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志祥

作品数:182 被引量:770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2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0篇肠癌
  • 39篇肿瘤
  • 33篇细胞
  • 28篇胃癌
  • 28篇病理
  • 25篇结肠
  • 25篇大肠
  • 23篇内镜
  • 21篇大肠癌
  • 20篇基因
  • 18篇免疫
  • 15篇肠肿瘤
  • 14篇瘦素
  • 14篇癌组织
  • 13篇结肠癌
  • 12篇蛋白
  • 12篇溃疡
  • 10篇组织化学
  • 10篇消化道
  • 9篇凋亡

机构

  • 159篇武汉大学
  • 22篇湖北医科大学
  • 6篇湖北省肿瘤医...
  • 5篇武汉市儿童医...
  • 3篇黄石市第五人...
  • 3篇安徽省黄山市...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大冶铁矿
  • 1篇黄山市人民医...
  • 1篇武汉钢铁
  • 1篇厦门市第一医...
  • 1篇北京垂杨柳医...

作者

  • 182篇沈志祥
  • 101篇罗和生
  • 54篇谭诗云
  • 52篇于皆平
  • 51篇沈磊
  • 19篇周晶
  • 15篇郭洁
  • 14篇余保平
  • 12篇孙军
  • 10篇滕小军
  • 9篇王颖
  • 9篇赵亮
  • 9篇李海霞
  • 7篇邓涛
  • 6篇冯志强
  • 6篇耿伟
  • 6篇王根和
  • 6篇王晓玲
  • 5篇沈磊
  • 5篇曹歌

传媒

  • 17篇胃肠病学和肝...
  • 16篇中华消化杂志
  • 13篇武汉大学学报...
  • 1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0篇胃肠病学
  • 8篇中国内镜杂志
  • 8篇中华消化内镜...
  • 6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癌症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5篇2006
  • 19篇2005
  • 16篇2004
  • 19篇2003
  • 18篇2002
  • 30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5
  • 7篇1994
  • 1篇1991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
目的旨在探讨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月5 年间发现病灶范围大于1.0cm 的37例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其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18~81 岁,平均46.5岁,发...
沈磊罗和生沈志祥于皆平
文献传递
胃癌组织中记忆T细胞与TNM分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研究CD45RA、CD45RO在正常胃粘膜及胃癌中的表达,探讨记忆T细胞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方法:正常胃粘膜组20例,胃癌组75例,按TNM分期分为Ⅰ、Ⅱ、Ⅲ、Ⅳ组,标本以SABC免疫组化法染色,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正常胃粘膜组CD45RO表达率为100%,阳性细胞数为125.7±14.7/HP;胃癌组CD45RO表达率为44%,阳性细胞数为83.7± 26.7/HP,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CD45RO表达率为80.9%,Ⅱ组为500%,Ⅲ组为18.2%,Ⅳ组为10.0%;Ⅰ组与Ⅱ组间、Ⅱ组与Ⅲ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CD45RO阳性细胞数为107.5 ± 8.5/HP,Ⅱ组为86.5±12.6/HP,Ⅲ组为70.3±13.3/HP,Ⅳ组为41.3±9.6/HP;Ⅰ组与Ⅱ组间、Ⅱ组与Ⅲ组间、Ⅲ组与Ⅳ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记忆T细胞表达率及阳性细胞数下降。当TNM分期上升时,其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故记忆T细胞可以反映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状态,从而判断机体预后。
王根和沈志祥沈磊章恒雄汪露祥
关键词:T淋巴细胞肿瘤分期细胞免疫
瘦素及其受体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瘦素及其受体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并就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组织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0例肝癌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率分别为83.33%(50/60)和76.67%(46/60),癌旁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率分别为23.33%(14/60)和33.33%(20/6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瘦素及其受体以双重表达方式存在于肝癌组织中,可能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早期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
徐连根周晶雷伟沈志祥
关键词:瘦素瘦素受体肝癌
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对腹水涂片中良恶性细胞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旨在探讨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腹水患者 75例 ,其中癌性腹水 32例 ,良性腹水 43例。将腹水离心、沉淀、涂片 ,分别行细胞学检查和胶质银染色。胶质银染片行颗粒计数和形态观察。结果 :良性腹水与恶性腹水细胞核Ag-NOR计数存在显著差异 (1.6 4± 0 .2 8,4.5 2± 1.13 ,P<0 .0 1)。恶性腹水细胞核核仁显著增大 ,形态不规则。Ag -NOR计数特异性为 88.37% ,敏感性为71.88% ,其敏感性显著高于细胞学 (31.2 5 % ) (P <0 .0 1)。结论 :胶质银染技术能有效鉴别良恶性腹水 。
谭诗云蒋琳罗和生沈志祥于皆平
关键词:腹水核仁组成区
恶性组织细胞病误诊为消化系疾病的临床分析
2008年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预后极差。异常组织细胞除累及肝、脾、淋巴结、肺、肾脏、皮肤等组织器官外,还可浸润消化道黏膜下肌层及浆膜层。但不一定累及所有器官,如病程早期病变以肝、脾、消化道损害为主时,常易误诊为消化系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17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并误诊为消化系疾病的恶性组织细胞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误诊的常见原因,旨在为及早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积累经验。
王琼玉沈志祥
关键词:恶性组织细胞病消化系疾病误诊消化道损害组织器官消化道症状
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一例
2004年
周晶沈志祥
关键词:间质瘤恶性十二指肠包块黑便结肠黏膜
胃癌组织中记忆T细胞与TNM分期关系的研究
2002年
王根和沈志祥章恒雄汪露祥
关键词:胃癌记忆T细胞TNM分期
大鼠急性酒精性脂肪肝造模方法的改进被引量:41
2003年
目的:为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模型。方法:采用高浓度酒每日灌胃,同时改进饲料配方,增加食物中脂肪含量、增加铁剂的方法。结果:造模2wk后可见肝脏轻微脂肪沉积,3wk后呈中度脂肪肝,4wk后为重度脂肪肝病变;与对照组相比,肝指数明显增大(模型组4.9±1.1;对照组4.0±0.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造模方法与人类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类似,方法简单易行、实验周期短,结论明确,一般实验室均可进行。
冯志强沈志祥谭诗云罗和生漆楚波郭洁李海霞
关键词:造模方法动物模型
凋亡调控通路P^(53)-MDM_2-P^(14)ARF对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03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3 6例正常结肠组织、 2 8例结肠腺瘤及 42例结肠癌组织中凋亡调控蛋白P53、 MDM2 、 P1 4 ARF三者的表达。P53和 MDM2 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 ( P <0 .0 5 ) ,P1 4 ARF在结肠腺瘤和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结肠组织 ( P<0 .0 5 )。P53和 MDM2 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 ( P >0 .0 5 ) ,而 P1 4 ARF在低分化及 C期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及 A期结肠癌 (P <0 .0 5 )。三者的相关分析提示 ,P53与 MDM2 之间为正相关 ( r =0 .63 3 9) ,与 P1 4 ARF之间为负相关 ( r =-0 .9169) ,MDM2 与 P1 4 ARF之间亦存在负相关 ,但相关不显著 ( r=- 0 .3 2 68)。认为 P53、 MDM2 和 P1 4 ARF在人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肠癌的多种生物学行为有关 。
郭洁沈志祥谭诗云
关键词: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必需磷脂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必需磷脂(易善复)对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1组为脂肪肝模型组,2~3组为治疗组,4组为空白对照组。1~3组大鼠均按15ml/kg用52%,v/v二锅头白酒灌胃,喂以特制饲料。所有大鼠均以腹腔注射方式给药,1组用5ml/kg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3组各按10mg/kg、30mg/kg给予易善复;4组以15ml/kg生理盐水灌胃,喂以普通饲料。第4周末所有大鼠称重,处死动物,取全肝,检测血浆、肝匀浆SOD、MDA、GSHPx;肝匀浆ATPase;取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病理组织学所见:1组:4周后出现典型脂肪肝病变。2组:表现为轻度脂肪肝,少数炎性细胞浸润;3组:轻微脂肪沉积;4组:肝小叶及肝细胞结构正常。生化指标:1组与2~4组相比,血清、肝匀浆SOD、MDA、GSHPx、肝匀浆ATPase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与3组间,上述指标亦有差异(P<0.05)。结论易善复能抑制AFL的形成,且成量效关系。
冯志强沈志祥谭诗云漆楚波
关键词:酒精脂肪肝易善复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