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栋兴

作品数:81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理学
  • 20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中子
  • 13篇重离子
  • 13篇U
  • 11篇子核
  • 9篇丰中子
  • 8篇探测器
  • 8篇丰中子核
  • 7篇晕核
  • 7篇加速器
  • 6篇微分截面
  • 5篇重离子碰撞
  • 5篇氩40
  • 5篇离子碰撞
  • 5篇角分布
  • 5篇核反应
  • 5篇核物理
  • 5篇放射性
  • 5篇AR
  • 4篇弹性散射
  • 4篇衰变

机构

  • 76篇北京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近...
  • 3篇兰州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81篇江栋兴
  • 47篇叶沿林
  • 35篇李智焕
  • 35篇李湘庆
  • 32篇华辉
  • 23篇庞丹阳
  • 22篇郑涛
  • 20篇王全进
  • 18篇陈志强
  • 17篇靳根明
  • 15篇张高龙
  • 14篇葛愉成
  • 14篇王佳
  • 14篇胡青元
  • 13篇钱兴
  • 13篇卢希庭
  • 12篇吴和宇
  • 11篇肖志刚
  • 11篇谭继廉
  • 11篇刘洪涛

传媒

  • 27篇高能物理与核...
  • 7篇原子核物理评...
  • 5篇核技术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4篇核电子学与探...
  • 3篇核物理动态
  • 3篇青岛大学学报...
  • 2篇第八届全国核...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第十次全国核...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物理学报
  • 1篇计算物理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2001全...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05年全...
  • 1篇第7届全国核...
  • 1篇全国核反应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12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7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5
  • 7篇1994
  • 3篇199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0MeV/A^(12)C轰击^(197)和^(209)Bi核的线动量转移被引量:1
1992年
用裂变碎片折叠角技术测得50MeV/A^(12)C轰击^(197)Au和^(209)Bi靶的线性动量转移分布,得到每个^(12)C核核子线动量转移的最可几值与靶核相关,其值分别为184和173MeV/c。在线动量转移分布中,0.3附近有一小的突起,似乎可以认为是相应于弹核的α集团转移。
江栋兴叶沿林刘洪涛卢希庭黄小临肖兵詹文龙诸永泰郭忠言冯恩普郗鸿飞刘冠华周建群尹淑芝祝翔王柄冯军
关键词:金197
25MeV/u ^(40)Ar+^(209)Bi裂变反应的断点激发能和裂变时标测量被引量:1
1999年
对25MeV/u40Ar+209Bi非完全熔合反应中形成的热核,测量了与裂变碎片相符合的α粒子能谱,用运动源模型分解α粒子能谱得到了裂变断前和断后发射α粒子多重性.由断后碎片发射α粒子多重性得到断点激发能约为172.5MeV.由断前α粒子多重性得到激发能在470—600MeV范围内的热核的裂变时标约为4×10-21S.
郑纪文邬恩九张纯肖志刚王素芳尹淑芝靳根明谭继廉金卫阳宋明涛李祖玉吴和宇贺智勇殷旭朋兴平江栋兴钱兴
关键词:断点激发能氩40
MeV原子团簇离子束的产生、鉴定及其与固体的作用
2002年
介绍了北京大学 2× 1.7MV串列静电加速器实验室开发能量为MeV/atom的原子团簇离子束的情况以及对这些团簇离子束的鉴定手段。应用这些团簇离子束 。
沈毅雄沈定予卢希庭江栋兴王雪梅聂锐
关键词:相互作用加速器
^(17)N+^(197)Au反应中碎片与中子的符合测量
2002年
在 3 3 .4MeV/u17N束轰击197Au靶产生的反应中 ,利用放置于不同角度组合的 1 7个中子探测器 ( 4°— 83°)和 1 4个半导体望远镜 ( 2 .3°— 9.0°)对反应产物碎片与中子进行了符合测量 .经对所得实验角分布积分得到Z =3— 6元素的同位素产额分布 .在参加者 -旁观者模型框架下 。
李湘庆华辉江栋兴叶沿林陈陶李智焕葛愉成王全进吴和宇靳根明段利敏肖志刚王宏伟李祖玉王素芳
关键词:中子丰中子核相对论平均场放射性核束核反应
近垒及垒下^(12)C+^(93)Nb的蒸发剩余核截面
1995年
使用离线γ测量技术在实验室系28.3MeV至45.7MeV的能区首次测量了12C+93Nb反应产生的8个核素及同质异能态的激发函数.使用包括非弹性激发和α转移道的简单耦合道模型,结合统计蒸发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能较好地重现强截面的中子蒸发道(xn)的激发函数.而对于弱的质子(xPyn)特别是α粒子(xαyn)蒸发道的截面,实验测量明显高于模型计算结果.α转移道与入射道耦合作为熔合反应的门庭态使垒下能区重离子熔合截面有很大的加强,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的比较表明对于12C+93Nb反应系统在垒下能区可能存在着很强的α转移截面.
钱兴江栋兴林俊松刘大鸣李泽
关键词:近垒重离子熔合
AMS系统中电离室计数望远镜对^(14)C粒子的探测与鉴别
1994年
为探测和鉴别来自加速器质谱计考古样品中的 ̄(14)C粒子,建造了一台分裂式阳极屏栅电离室计数望远镜。它可以清楚地将 ̄(14)C ̄(3+)离子与干扰离子 ̄(12)C ̄(3+)、 ̄(13)C ̄(3+)和 ̄(14)N ̄(3+)区分开,并实现对 ̄(14)C ̄(3+)离子的稳定计数。
刘洪涛江栋兴孙刚张如菊杨政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计^14C
重离子核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1996年
近年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开展了重离子特别是中能重离子核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江栋兴钱兴
关键词:重离子碰撞衰变
晕核~6He(25 MeV/u)在~9Be上的破裂反应
25 MeV/u 6He+9Be反应的实验中利用多个探测器望远镜对反应产物进行了测量,对实验中各个角度测量到的4He进行观察,将其中两个有高能峰成分的探测器划分成三部分,得到不同角度4He的单举能谱和破裂产生4He的微分...
王佳叶沿林江栋兴郑涛王全进李智焕李湘庆张高龙庞丹阳吴翠娥陈志强胡青元A.OzawaY.YamaguchiR.KanungoI.Tanihata
关键词:中子晕核微分截面
文献传递
25MeV/u^(40)Ar+^(159)Tb反应中等质量碎片的热核蒸发被引量:4
1996年
在20°至155°范围内测量了25MeV/u的40Ar轰击159Tb靶产生的单举中等质量碎片(3≤Z≤9)能谱.后角区中等质量碎片能谱具有明显的统计蒸发特性,不同元素的能谱可用相同参数的单个运动源模型很好地拟合.拟合提取的源速度和核温度等源参数与非完全熔合所形成热核的反冲速度和核温度近似一致,表明这些不同的中等质量碎片共同起源于热核的统计蒸发.使用统计程序GEMINI计算了碎片角分布和电荷分布.
钱兴江栋兴钱涛华辉林俊松邬恩九郑纪文靳根明尹淑芝谭继廉金卫阳宋明涛李祖玉贺智勇王素芳
关键词:中等质量碎片氩40
北京大学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运行及其应用
1993年
北京大学6MV串列静电加速器上建成4条束流输运线,加速~1H,^(12)C,^(16)O,^(19)F,^(35)Cl,^(79)Br等离子,并开展物理实验研究。首次利用D(^(12)C,p)^(13)C核反应建立起高灵敏度的氘分析法;利用共振核反应~1H(^(19)F,αγ)^(16)O分析材料中氢的深度分布;用重离子背散射分析超导材料YBa_2Cu_3O_(7-x);用35MeV^(35)Cl和45 MeV^(79)Br的弹性前冲分析不同材料中的轻元素及测定低能重离子的阻止本领等。
陈佳洱于金祥韦伦存李认兴巩玲华李坤卢希庭江栋兴刘洪涛
关键词:串列式加速器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