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治国

作品数:60 被引量:71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9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储层
  • 15篇油气
  • 15篇盆地
  • 10篇山岩
  • 10篇火山
  • 10篇火山岩
  • 9篇勘探
  • 8篇砂岩
  • 7篇孔喉
  • 7篇孔隙
  • 7篇测井
  • 6篇地层
  • 6篇延长组
  • 6篇致密砂岩
  • 6篇火山岩储层
  • 5篇岩石
  • 5篇页岩
  • 5篇油气藏
  • 5篇石炭
  • 5篇石炭系

机构

  • 59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中国石油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勘探...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60篇毛治国
  • 39篇朱如凯
  • 26篇崔景伟
  • 15篇吴松涛
  • 12篇苏玲
  • 8篇白斌
  • 7篇罗忠
  • 6篇袁选俊
  • 6篇张忠义
  • 6篇王京红
  • 6篇侯连华
  • 6篇邹才能
  • 5篇高志勇
  • 5篇郭宏莉
  • 5篇冯佳睿
  • 4篇王君
  • 4篇谢然红
  • 4篇樊太亮
  • 4篇张斌
  • 3篇李士祥

传媒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岩性油气藏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石油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第四届中国石...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震沉积学应用——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A区为例被引量:15
2010年
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应用地震沉积学方法,通过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处理,进行地震属性趋势和钻井综合分析,研究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A区沉积岩岩性、沉积体系及其响应特征,确定沉积微相的边界与分布范围以及单砂体的体积、厚度与规模。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河流相发育,以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河漫滩、河漫湖泊等微相为主;不同频率对地震数据的相位等特性有不同响应,刻画地质体的横向不连续性能力也有所不同,频率为20~25 Hz时对河道砂体最敏感,在地层切片上完整清晰地刻画出河道边界、宽度、延伸长度及其平面几何形态。
毛治国樊太亮凌宗发孙伟李小江白斌沈武显蒋韧
关键词:高精度层序地层地层切片分频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黑色页岩形成环境及其对页岩油富集段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7
2021年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钻探的三叠系延长组7段全取心井冯75井的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黑色页岩形成环境及其对页岩油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行综合研究。自长73亚段到长71亚段黑色页岩中的有机碳含量从5.70%降至3.55%,氢指数从345 mg/g降至269 mg/g,而氧指数从6 mg/g逐渐增高至29 mg/g,指示长72亚段和长73亚段沉积时期为严重缺氧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出现规律性变化,在长73亚段深度为2753~2777 m的井段出现明显“拐点”,指示陆源有机质输入增多。但是,在“拐点”附近出现有机碳同位素组成负向漂移,偏差约为2%,与生物标志化合物结果矛盾。古秦岭地区陆上火山活动所引起的极热和缺氧事件是造成其邻近的鄂尔多斯盆地黑色页岩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负向漂移的主要原因。火山活动导致气温升高,空气污浊,引发极端天气,洪水增多,陆源有机质输入增多,同时形成极度缺氧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陆源有机质比水生有机质更有利于形成轻质油,是页岩油富集的重要“甜点”层段。
张斌毛治国张忠义袁懿琳陈小亮石雨昕刘广林邵晓州
关键词:黑色页岩三叠系缺氧事件页岩油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10—长9油层组沉积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是主要勘探目标之一。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露头剖面详细勘探为基础,结合前人成果,对岩性和岩石组合、沉积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10—长9油层组可划分9种岩相类型,发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曲流河相发育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及决口扇4种微相,曲流河三角洲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河口坝及远沙坝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2种微相;长10—长9油层组垂向上具有粗—细—粗的复合韵律特征;曲流河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场所。
户瑞宁操应长葸克来葸克来吴松涛毛治国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缘
中国沉积盆地火山岩储层特征与油气聚集被引量:20
2015年
在分析中国沉积盆地内火山岩发育构造背景与分布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统计和实验测试大量的火山岩储层岩心样品,分析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研究认为:中国沉积盆地内火山岩主要发育在石炭—二叠、侏罗—白垩和古近—新近等3套层系,主要形成于俯冲造山后伸展裂陷、克拉通地幔柱和断陷3种构造环境;不同岩性火山岩均可形成有效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以次生溶蚀孔、气孔、微裂缝为主,形成孔缝双介质储层;储层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基本不受埋深影响,以中—较高孔隙度、低—特低渗的Ⅲ类和Ⅳ类储层为主;火山岩储层邻近烃源岩发育,有利火山岩油气聚集成藏;中国东西部火山岩油气藏存在近源和远源2种聚集模式,东部断陷以近源聚集为主,火山岩与烃源岩互层,西部近源与远源均存在。该研究可为中国火山岩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毛治国朱如凯王京红苏玲都占海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油气聚集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
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有效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被引量:53
2011年
利用露头、岩心、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进行了综合研究,建立了利用风化指数识别风化壳结构的模型。火山岩风化壳具有土壤层、水解带、溶蚀带、崩解带和母岩5层结构,其中溶蚀带、崩解带储层物性最好。火山岩风化壳储层孔隙喉道半径分布概率呈现出双峰特征;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溶蚀孔隙型、孔隙-裂缝型、裂缝型和洞缝型4类,其中溶蚀孔隙是其主要储集空间,裂缝是其主要的渗流空间。在断裂不发育处火山岩风化壳有效储层厚度可达510m,在断裂发育处有效储层可深至风化面之下1 100m。火山岩风化壳储层主要分布于古地貌高部位、斜坡带和低部位的断裂发育处,其形成受控于古地貌、断裂和风化淋滤时间。
王京红靳久强朱如凯毛治国王志勇唐志奇
关键词: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
火山岩储层成储机理及中国东西部发育差异对比
针对中国沉积盆地发育的火山岩油气储层,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与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溶蚀试验等方法,分析其岩性、储集空间及物性特征,研究其成岩、成储机理及孔隙发育演化过程,认为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形成经历了固结成岩阶段...
毛治国朱如凯王京红郭宏莉赵霞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
一种人造砂岩岩心制备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造砂岩岩心制备方法,包括:对石英砂进行筛选,获得不同粒度的石英砂基材;分别利用所述不同粒度的石英砂配置不同等级基准砂;根据所述不同等级基准砂中第一基准砂的颗粒直径分布,确定粘结剂的第一用量,将所述...
毛治国陈俊飞崔景伟朱如凯袁选俊高志勇吴松涛冯佳睿张响响
文献传递
火山岩储层形成机理与天然气勘探
中国火山岩储层以多岩性、强非均质性为特征,发育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3类储集空间。储集空间的形成经历了固结成岩阶段的爆裂破碎、结晶分异、冷凝固结以及后生改造阶段的交代蚀变、充填、风化淋滤、地层流体溶蚀、构造等作用的改造...
朱如凯毛治国
关键词:天然气火山岩储层勘探潜力
文献传递
一种确定石油向下运移深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石油向下运移深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油藏储集层的孔喉半径以及生烃增压数据;根据所述孔喉半径以及生烃增压数据,利用向下运移深度计算模型确定所述待测油藏的石油向下运移深度,其中,...
毛治国崔景伟陈俊飞袁选俊朱如凯高志勇苏玲罗忠冯佳睿张响响
利用露头、自然伽玛、岩石地球化学和测井地震一体化综合厘定层序界面——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被引量:15
2010年
基于层序地层单元形成过程中古气候环境及其控制下的湖平面突变面,以及层序单元中岩石粘土矿物、微量元素、镜质体反射率等微观参数突变面具有良好响应的原理,通过开展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实测野外地质剖面、地震剖面、电测曲线等常规识别方法,结合野外自然伽玛数据测量、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微观综合识别层序界面方法,最终在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中识别出7个层序界面,据此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为减少层序地层研究中依靠人为经验识别层序界面的随意性,探索建立综合识别层序界面,对建立划分层序格架的精确方法提供新的尝试。
白斌邹才能朱如凯翟文亮刘柳红戴朝成张健杜红权毛治国
关键词:层序界面自然伽玛岩石地球化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