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动脉
  • 9篇主动脉
  • 8篇腔内
  • 7篇主动脉瘤
  • 7篇腹主动脉
  • 7篇腹主动脉瘤
  • 6篇动脉瘤
  • 6篇修复术
  • 6篇血管
  • 6篇植入
  • 6篇腔内修复
  • 6篇腔内修复术
  • 4篇血管假体植入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血管外科
  • 2篇血管外科手术
  • 2篇症状
  • 2篇肾动脉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南开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威海市中心医...

作者

  • 13篇段琛
  • 13篇郭伟
  • 10篇贾鑫
  • 10篇贾森皓
  • 10篇刘杰
  • 7篇熊江
  • 7篇刘小平
  • 5篇张敏宏
  • 4篇张佳
  • 4篇张宏鹏
  • 4篇葛阳阳
  • 3篇裴楠楠
  • 3篇许永乐
  • 3篇马晓辉
  • 3篇冯燕
  • 3篇孙国义
  • 2篇宋玉祥
  • 2篇卫任
  • 1篇陈峰
  • 1篇李悦

传媒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治疗超重及肥胖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早期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治疗超重及肥胖腹主动脉瘤患者(AAA)的早期疗效.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71例AAA超重及肥胖患者(24 kg/m2≤体重指数< 28 kg/m2定义为超重,体重指数≥28 kg/m2定义为肥胖),其中男性61例,女性10例.17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开放组),54例采用腔内修复治疗(腔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腹主动脉瘤分型及瘤径大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均获得成功.腔内组手术时间[(449±174) min比(140 ±36) min]、术中出血量[(1.8±1.9)L比(1.7±1.2)L]、输血量[(5.3±5.2)单位比0]、静脉补液量[(3.3±1.6)L比(1.6±1.6)L]、吸氧时间[(26.2±10.6)h比(2.3±1.4)h]、术后ICU时间[(5.2±1.3)d比(1.4±0.5)d]及住院时间[(17±9)d比(7±3)d]均低于开放组(F =9.932 ~44.816,均P<0.05).围手术期开放组6例、腔内组9例发生并发症,开放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腔内组(x2=9.572,P=0.008).围手术期开放组死亡2例,腔内组无死亡病例.随访期间开放组发生伤口感染2例,伤口撕裂2例,腹部疝2例;腔内组发生Ⅰ型内漏4例,Ⅱ型内漏3例.结论 针对超重及肥胖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术是目前相对较好的治疗方案.
段琛贾森皓刘杰郭伟刘小平
关键词:超重血管外科手术假体和植入物
腔内修复术治疗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结果比较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比较有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和无症状性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30例进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非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症状性腹主动脉瘤43例(18.7%),男性40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9±10)岁;无症状性腹主动脉187例(81.3%),男性162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71±9)岁.于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主要研究内容是围手术期全因死亡,次要研究内容是手术相关数据、主要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结果 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在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症状组瘤径较无症状组更大[6.00(1.97)cm比5.10(1.70)cm,Z=2.51,P=0.01].围手术期全因病死率分别为0和1.1%(P=0.66),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两组均为100%,其他手术相关数据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含死亡的主要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和2.1%(P=0.43).结论 腔内治疗有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和无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结果相似,但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比较中长期结果.
刘杰葛阳阳贾鑫贾森皓宋玉祥段琛郭伟
关键词:血管假体植入
腔内修复术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疗效研究:单中心十年结果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AA)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71 1例接受EVAR治疗的AAA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612例,女性99例,平均年龄(69±13)岁.主要研究结果是全因死亡率,次要研究结果是介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二次干预率和手术相关数据.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远期生存率和介入相关并发症累积风险,应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远期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74.8%的患者完成有效随访,最长随访时间10.4年,平均随访时间(3.8±3.5)年.共140例患者死亡,全因死亡率为19.7%,介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3%,二次干预率为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为78%(95% CI:74%-82%),10年累积生存率为67% (95% CI:61%-74%);术后5年累积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为10.5%(95% CI:7.3% -13.7%),10年累积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为19.3%(95% CI:11.9% -26.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Ⅲ或Ⅳ级、吸烟、糖尿病会增加远期死亡风险(P<0.05);高血压可降低远期死亡风险(P<0.05).结论 EVAR治疗AAA的远期结果较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可进一步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刘杰贾森皓贾鑫张敏宏孙国义冯燕裴楠楠张佳段琛吴忠隐熊江张宏鹏马晓辉刘小平郭伟
关键词:血管假体植入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2月血管外科收住入院并行外科干预的4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均因发热并腰部或腹部疼痛入院,根据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CTA)、血培养和白细胞升高等,确诊为感染性腹主动脉瘤。2例采用外科手术,2例采用腔内修复术。外科手术组1例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4 d死亡,腔内修复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3例存活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其中1例腔内治疗15个月后因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本组共死亡2例,病死率为50%。结论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案尚不完善,腔内修复术近期疗效满意,为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简便的术式选择,但需密切随访。今后还需进行更多的相关研究和长期随访以提高诊治水平。
刘杰贾森皓贾鑫郭伟葛阳阳吴忠隐段琛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6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临床特点及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治疗效果。方法肾动脉狭窄患者65例中动脉粥样硬化型50例,大动脉炎型7例,肌纤维发育不良型8例;合并1~3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61例;均行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或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术中造影显示65例肾动脉狭窄程度达70~90(81.5±11.3)%,其中位于肾动脉开口处病变54例,肾动脉中段病变8例,肾动脉全段狭窄3例;59例顺利完成腔内治疗,其中行经皮肾动脉成形术13例,行经皮肾动脉支架植人术46例,余6例因。肾动脉狭窄程度重,术中扩张狭窄段出现较强球囊扩张抵抗而未完成腔内治疗;术后患者血压((130.5士12.9)/(79.8±9.1)mmHg)较术前((178.9±27.7)/(113.7±25.8)mmHg)明显下降(t=15.307,P〈0.01),高血压治疗有效率62.3%,术后肾功能改善率和稳定率分别达到9.4%和86.8%。结论肾动脉狭窄主要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临床应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腔内治疗方法。
王博葛阳阳段琛张佳张敏宏郭伟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
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围手术期结果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比较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EVAR)与开放手术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VAR组(40例)和开放手术组(26例).EVAR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47 - 78岁,平均年龄(71±7)岁.开放手术组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45 - 87岁,平均年龄(72±9)岁.采用Х^2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ICU时间、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二次干预率的差异.结果 EVAR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数量、ICU时间、病死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开放手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2 ±44) min比(384±108) min,t=-10.59,P=0.00;(0.4±0.8)单位比(1.1±1.8)单位,t=-2.19,P=0.03;(3.0±1.8)d比(8.5±5.1)d,t=-6.34,P=0.00;20.0% (8/40)比46.2% (12/26),Х^2 =5.10,P =0.02;25.0% (10/40)比53.8% (14/26),Х^2=5.67,P =0.02].2组术中输注冰冻血浆数量、二次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1.98,P=0.05;Х^2=0.49,P=0.48).结论 EVAR较开放手术可降低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但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吴忠隐熊江贾森皓段琛李悦卫任陈峰刘杰刘小平贾鑫许永乐张宏鹏张敏宏郭伟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血管假体植入血管外科手术
覆膜Cheatham-platinum支架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 探讨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治疗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3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5例Co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13~56岁,平均27.7岁。共16处病变,其中15处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以远,1处位于左颈总动脉起始部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之间。根据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覆膜CP支架和BIB(balloon in balloon)球囊,在透视引导下,顺序扩张内、外球囊,将覆膜CP支架准确置于病变部位,记录跨缩窄段收缩压压差及缩窄程度改变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跨缩窄段收缩压压差由术前(58.1±19.5)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为术后即刻(6.2±5.6)mm Hg,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由术前73.8%±12.8%下降为术后即刻16.7%±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83,P=0.000;t=15.631,P=0.000)。患者穿刺点愈合良好,无穿刺点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及明显皮下血肿发生,患者术后48 h内均可下床适度行走。住院时间为6~18 d,平均11.1 d。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1个月,平均29.7个月。患者头晕症状均明显减轻,运动耐量明显改善;上、下肢动脉收缩压压差均〈20 mm Hg;末次随访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7.725,P=0.000;t=3.451,P=0.000)。主动脉造影示支架位置正常,形态良好,无夹层及动脉瘤形成,无再缩窄发生。结论 采用覆膜CP支架治疗青少年及成人CoA的近中期疗效良好,并发症率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贾森皓段琛郭伟贾鑫熊江许永乐刘杰张韬宋玉祥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覆膜支架腔内介入治疗并发症
腘动脉陷迫综合征外科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腘动脉陷迫综合征(popliteal artery entrapment syndrome,PAE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4例PAE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20~54岁,平均35.5岁。左侧4例,右侧9例,双侧1例。10条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5条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踝肱指数0.51±0.07。病程2周~12个月,平均5.2个月。根据PAES不同诊断及分型对9例患者行腘动脉周围异常组织松解术及腔内治疗术,余5例腘动脉功能性陷迫行保守治疗。结果 1例行肌切除、闭塞动脉取栓动脉成形术者,术后5 d腘动脉再次闭塞,行插管溶栓术后再通。其余患者经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后踝肱指数上升至0.93±0.2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4,P=0.000),跛行症状均缓解。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81个月,平均29.7个月。8例行腘动脉松解术后下肢活动正常,腘动脉血流通畅;1例介入下行球囊扩张术后11个月腘动脉再狭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保守治疗后症状未见反复。5例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后下肢活动正常,腘动脉血流通畅。结论 PAES患者早期确诊并及时外科干预能获较好近、中期临床疗效。
段琛吴忠隐刘小平贾鑫郭伟
关键词:踝肱指数外科治疗
电解可脱弹簧圈联合微弹簧圈治疗宽基底肾动脉瘤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1病例介绍 患者 女,70岁。2013年3月因腰部疼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发现右肾动脉瘤,大小20 mm×20 mm×20 mm(图1)。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正常,无家族性肾动脉瘤病史。
段琛熊江王立军郭伟
关键词:电解可脱弹簧圈微弹簧圈
腔内修复术治疗80岁以上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80岁以上患者肾下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80岁以上EVAR治疗的96例AAA患者进行随访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为全因死亡,次要研究结果包括介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二次干预率和手术相关数据。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远期生存率和介入相关并发症累积风险,应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远期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76例(79.2%)患者完成最终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63年,最长随访时间为10.34年。随访期间共发生27例死亡,远期全因死亡率为28.1%。随访期间共发生介入相关并发症8例(8.3%),并发症包括内漏、脊髓缺血症状等。随访期间共发生二次干预6例,再干预次数6次,二次干预率为6.3%。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为64%(95%CI:0.53~0.78),术后10年累积生存率为35%(95%CI:0.15~0.84)。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ASA评分Ⅲ级和Ⅳ级(HR=8.45,95%CI:1.26~56.55,P〈0.05)、吸烟(HR:2.08,95%CI:0.70—2.63,P〈0.05)、脑血管疾病(HR=2.96,95%CI:1.06~8.25,P〈0.05)显著性增加EVAR治疗AAA远期死亡的风险,高血压显著性降低EVAR治疗AAA远期死亡风险(HR=0.25,95%CI:0.10~0.66,P〈0.05)。结论EVAR手术对于高龄患者是安全的,但术前个体化评估非常重要。
王志浩刘杰贾鑫贾森皓张敏宏孙国义冯燕裴楠楠张佳段琛吴忠隐张宏鹏熊江马晓辉刘小平郭伟
关键词:老年人主动脉瘤血管假体植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