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培林

作品数:14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栓塞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脏器
  • 2篇脏器功能
  • 2篇衰竭
  • 2篇重症
  • 2篇综合征
  • 2篇腺炎
  • 2篇慢性
  • 2篇老年
  • 2篇呼吸机
  • 2篇呼吸窘迫
  • 2篇急性呼吸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多脏器
  • 2篇多脏器功能

机构

  • 8篇内蒙古医科大...
  • 4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12篇段培林
  • 4篇田婧
  • 1篇周丽华
  • 1篇贺力萍
  • 1篇张卿
  • 1篇黄志民
  • 1篇张爱枝
  • 1篇朱淑芬
  • 1篇张利鹏
  • 1篇王亚平
  • 1篇贺利平

传媒

  • 4篇临床肺科杂志
  • 3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方法通过近两年来ICU病房28例ARDS患者的治疗体会,总结经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8例ARDS患者,治愈21例,死亡7例;结论 ARDS患者应及早给予机械通气,以肺的保护措施为主;要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要避免肺机械性损伤。
段培林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ARDSICU病房抗感染治疗
肺血栓栓塞症26例诊断及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对26例PTE病人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PTE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发热、晕厥和心悸等;88.5%有低氧血症,92.3%D-二聚体增高;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的诊断准确率达100%;溶栓和抗凝治疗总有效率92.3%。结论 PTE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CTPA是确诊PTE的重要方法,溶栓抗凝在治疗中起关键作用。
段培林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率临床表现不典型螺旋CT肺动脉造影溶栓抗凝D-二聚体
导致主动脉夹层急诊误诊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内的血液通过动脉内膜的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而形成的血肿,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大动脉疾病。该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易漏诊和误诊。发病率为(0.5~1.0)/10万,男女比例为(2-3):1,90%患者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或Marian综合征,
黄志民段培林贺力萍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误诊急诊大动脉疾病动脉中层动脉内膜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浆脑钠肽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意义
2015年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PTE)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肌钙蛋白Ⅰ(c Tn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0例PTE患者经溶栓或抗凝治疗前、后血浆BNP、c TnⅠ水平及动脉氧分压(Pa O2),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PTE组在溶栓或抗凝治疗前血浆BNP和c TnⅠ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a O2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TE组患者经溶栓或抗凝治疗1周后,其血浆BNP、c TnⅠ水平下降明显,而Pa O2则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血浆BNP与c TnⅠ水平的动态变化对诊断PTE和分析治疗转归具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段培林田婧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血浆脑钠肽
凝血功能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和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病情判断的作用。方法:将62例AP患者分为轻症(MAP)组和重症(SAP)组,同时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按是否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再次分为SIRS阳性组和SIRS阴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各组血PT、APTT、FIB、D-D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MAP组比较,SAP组患者血PT、APTT、FIB和D-D水平均有显著升高(均P<0.05),MAP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值有轻度升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FIB、D-D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均P<0.05);SIRS阳性组PT、APTT、FIB及D-D值均较SIRS阴性组有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SAP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其对评估AP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段培林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凝血纤溶
不同模式通气治疗对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在统一初始通气治疗6-8h后,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31例,分别再给予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实验,Ⅰ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而Ⅱ组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肺复张策略(LRM)模式;实验期分别对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参数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过程中,在相同PEEP水平下,两组间在MAP、PaCO2及PH值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采用ASV+LRM模式的Ⅱ组患者在RR、CVP、PIP、Pplat及Qs/Qt水平较Ⅰ组患者降低(P〈0.05),在PaO2/FiO2、PaO2则较Ⅰ组患者增高(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通气治疗中,ASV+LRM模式与SIMV模式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同,但ASV+LRM模式下人机协调性好,在预防肺气压伤及改善氧合方面具有优势。
田婧段培林
关键词:颅脑损伤通气治疗ARDS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机械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
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的综合疗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均给予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5%葡萄糖500 m 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APACHEII评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APACHE评分、VAP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照组(P<0.05)。结论呼吸机与乌司他丁联合应用治疗ARDS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段培林
关键词:乌司他丁呼吸机PEEP多脏器功能障碍氧输送
老年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相关的可能因素,为指导该类型疾病治疗决策和预后判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 年8月本院救治的70 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MOF 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以60 岁为界) ,根据病死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统计感染病原体分布,总结重症肺炎并发MOFE 的临床特点,分析APACHE Ⅱ 评、CPIS 评分、受损器官数目、体重指数(BMI) 、红细胞比容(Hct) 、白蛋白水(Alb) 、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等潜在危险因素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70 例纳入病例,病死26 例,病死率为37 .14%;经病原学诊断本组病例感染源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44 .3% ) ,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14 .3% ) 、H1N1 感染(12 .86% ) 、柯萨奇病毒(8 .57% ) 、巨细胞病毒(8 .57% )及真菌感染(7 .14% );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存活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 P > 0 .05);死亡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低于存活组(P < 0 .05);CPIS 评分≥ 6 分及APACHE Ⅱ 评分≥ 30 分者死亡率均显著增高( P > 0 .05) ;受损器官数目对老年肺炎合并MOFE 患者死亡率有重要影响,死亡组受损器官数目明显较存活组受损器官增多(P> 0 .05);2 组的BMI 、Hct 及Alb 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MOFE 有较高的病死率,其APACHE Ⅱ 评分、CPIS 评分、受损器官数目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与预后相关.
段培林田婧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因素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肾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HF)合并心肾综合征(CRS)的发病特点及其临床高危因素。方法:收集年龄> 60岁慢性HF患者167例的临床资料,按照血肌酐(Cr)水平分为CRS组(42例)与非CRS组(12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方法评价慢性HF患者合并CRS的临床高危因素。结果:与非CRS组比较,CRS组患者中既往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基础病以及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者较多,急性感染患病率和脑血管意外患病率升高(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感染、血尿酸(UA)、血Cr、既往糖尿病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老年慢性HF合并CR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慢性HF合并CRS存在自身特征性,急性感染、血Cr升高、UA升高、既往糖尿病史及hs-CRP升高是老年慢性HF合并CRS的临床高危因素。
段培林田婧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心肾综合征高危因素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联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2例CKD中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透析及透析模式进行分组,非透析(ND)组19例、腹膜透析(PD)组22例和血液透析(HD)组21例,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各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FGF2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钙(Ca)、血磷(P),并计算Ca×P值,同时记录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分数(CaS),分析CKD冠状动脉钙化发生情况与FGF23的关系。结果 62例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为59.68%,PD组和HD组患者的冠状动脉CaS评分明显高于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明显升高,CKD患者的组内比较中,血清FGF23水平依ND组、PD组、HD组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FGF23与CaS评分呈正相关(r=0.402,P<0.05)。结论CKD中晚期患者存在血清FGF23水平高表达的状况,高水平FGF23与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及不良预后有关,FGF23可能是反映CKD冠状动脉钙化有意义的指标。
段培林张爱枝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慢性肾脏病冠状动脉钙化超敏C反应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