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跃速

作品数:21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文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文学
  • 5篇小说
  • 3篇生命
  • 3篇现代主义
  • 2篇当代先锋小说
  • 2篇虚构
  • 2篇虚构世界
  • 2篇中国当代先锋...
  • 2篇人文
  • 2篇人文主义
  • 2篇伍尔夫
  • 2篇西方现代主义
  • 2篇先锋小说
  • 2篇现代主义文学
  • 2篇荒谬
  • 2篇加缪
  • 2篇反抗
  • 1篇敌人
  • 1篇新古典
  • 1篇新古典主义

机构

  • 7篇江南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晋东南师范专...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19篇武跃速
  • 1篇刘象愚
  • 1篇蒋承勇

传媒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珠海教育学院...
  • 2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国外文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东方论坛(青...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追寻“永久”:“终极”映照下的人生在世──冯至《昨日之歌》解读被引量:1
1999年
冯至的早期诗集《昨日之歌》,蕴含着诗人对永久至美境地的无限渴望。这种渴望在各种内在、外在场景中成为一种最高价值参照,映照出人生在世的许多失落与伤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个体生命对永恒的不断感悟与不息追求。
武跃速
关键词:《昨日之歌》个体生命
20世纪西方战争文学中的“毁坏”意识被引量:2
2011年
在20世纪西方战争文学中,大多没有了传统的英雄叙事品格,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战争结束的和平生活中,无论是死难者还是幸存者,到处显露的是生命与灵魂的被毁坏,"毁坏"意识已然代替了英雄主义题旨。现代作家站在战争之上审视战争本身,在毁灭性经验中反思人类理性和文明的本质,质问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20世纪的西方战争文学实质上成为地道的"反战文学"。这是20世纪有关人类争端的新认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鲜明的纪念。可以说,"反战文学"已经成为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是西方文学史上沉重的伤痕之花,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西方传统文化信念和现代人的裂解痛苦。
武跃速蒋承勇
浪漫主义:缘起与衰微过程的文化价值探析
2011年
西方浪漫主义虽然是一种过时的文学思潮,但其核心价值观念早已融入西方文化传统,而且由于其所拥有的普遍性意义,在历史文化的变革中总是不断引起各种思潮和理论的关注。因此从浪漫主义的缘起、主要精神、新人文主义的批判以及浪漫主义余绪四个角度进行审视,阐述其产生、发展和被人类文化接受和扬弃的历史必然,其中蕴涵了诸多的矛盾性、合理性以及人性中个体与社会对立统一的普泛性。
武跃速
关键词:浪漫主义个体性新人文主义现代主义
论奥尼尔悲剧的终极追寻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认为 ,在奥尼尔的悲剧中存在着一个飘忽的家园。它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宗教意义上的精神得救。二、人性意义上的情感诉求。三、无限意义上的“天边外”。由于悲剧中来自人本身和生存本身否定力量的巨大 ,所以家园显得飘忽而微弱。但它的存在毕竟给悲剧带来亮光 ,同时表达了奥尼尔对终极价值的执着态度。
武跃速
关键词:奥尼尔悲剧
存在意义上的焦虑:论尤奈斯库的戏剧被引量:2
2009年
武跃速
关键词:荒诞派戏剧尤奈斯库焦虑《潘金莲》持续时间艺术视野
论加缪的人生价值态度被引量:5
2002年
在加缪的写作中 ,“荒谬”和“反抗”是一对中心概念。前者概括了他对人在世界、存在面前无能为力的清明意识 ,是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自信观念的一种解构 ;后者表明了面对如此存在的人应该具备的人生态度 ,即西西弗斯的方式 ,又是对传统人文思想中关于人的尊严、人性道德追求的一种重构和现代阐释。在现代虚无主义的浪潮中 ,加缪的思考是对价值人生的一种坚守 ,同时也是对 2 0世纪人类精神文化资源的贡献。
武跃速王守义
关键词:加缪荒谬反抗坚守
乐园·失乐园·复乐园——莎士比亚新论
1992年
乐园,作为人类美好向往的象征,在不少文学大家笔下出现过,他们程度不同地以各种方式描写它的建造、它的丢失,以及由此引起的希冀与失落,展示了人类不屈不挠的亘古追索。莎士比亚,这位在剧坛创造了一个人类世界的上帝,虽然从未直接写过有关乐园题目的作品,但他却颇有气度地将人生的欢乐与痛苦、现实与想象铺垫成一条漫长途程,从历史剧出发,经由喜剧的明朗乐观,悲剧的灾难痛苦,最后到达传奇剧的和谐终点,恰好显示出人类欢居乐园、失去乐园、复得乐园的完整过程。但丁写过《地狱》、《炼狱》、《天堂》,弥尔顿写过《失乐园》。
武跃速
关键词:莎士比亚失乐园奥赛罗传奇剧弥尔顿
人与世界的和谐乐章——论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价值取向
2007年
文章立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维度,分析了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理性价值立场及其艺术得失。从人的主体性来看,它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狂欢的一种矫正,同时也是西方文学史上一次别具一格的人的退却。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用悲剧和喜剧的方式,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上,共同谱写了一曲人与世界的和谐乐章。
武跃速
“荒谬”中的“反抗”-论加缪思想中的人生价值态度
2001年
在加缪的思想中,“荒谬”和“反抗”是一对中心概念,前者概括了他对人在世界,存在面前无能为力的清明意识,是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那种关于人的力量自信观念的一种解构,后者表明了面对如此存在的人应该具备的积极人生态度,即西西弗斯的方式,又是对传统人文思想中关于中的尊严,人性道德追求的一种继承和现代阐述。在现代虚无主义的浪潮中,加缪的思考是对价值人生的一种坚持,同时也是对20世纪精神思想领域的贡献。
武跃速王守义
关键词:加缪荒谬反抗人文思想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接受
2002年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在特定的精神文化背景上,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展现出一个荒诞的虚构世界,成为当代文坛上的一道奇特景观。
武跃速
关键词:先锋小说现代主义文学虚构世界文学观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