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查清华

作品数:55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7篇唐诗
  • 24篇诗学
  • 14篇明代
  • 11篇诗歌
  • 11篇唐诗学
  • 11篇格调
  • 10篇格调论
  • 8篇文学
  • 6篇性灵
  • 5篇性灵论
  • 5篇晚明
  • 4篇代文
  • 4篇都市
  • 4篇审美
  • 4篇文化
  • 3篇都市文化
  • 3篇意象
  • 3篇唐代
  • 3篇接受学
  • 3篇记忆

机构

  • 55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55篇查清华
  • 1篇徐樑
  • 1篇汪惠民
  • 1篇王洪

传媒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文学遗产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中学语文教学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3篇古代文学理论...
  • 2篇求是学刊
  • 2篇学术界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人文杂志
  • 2篇学术月刊
  • 2篇都市文化研究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江海学刊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代格调论唐诗学向神韵论演化的轨迹被引量:4
2019年
神韵一开始就孕育在格调论诗学本身,随着格调论面临困境的加深,也随着士人精神的走向内敛,而在理论上不断发育成长。明代格调论者在标举“格调”时,也都注意到范型诗歌所具有的风神韵味。但既从体格声调的审美中介入手,难免易忽略更高层次的神情韵味。这已引起“前七子”之何景明、王廷相,“后七子”之谢榛等人强烈关注。此后经晚明格调论者屠隆、胡应麟、许学夷、谢肇淛、邓云霄等人的努力,至陆时雍已完成明代诗学由格调向神韵的转化,从而与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接轨。
查清华
关键词:格调神韵诗学明代
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对日本白居易诗学的研究
2018年
白居易作为日本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诗人,对日本文学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学者才真正对日本白居易研究进行深入考察,虽起步较晚,但至今成果丰硕,涵盖白集在日本的版本、校勘、辑佚、考证及传播、接受和影响等方面.日本学者多从自身理解和需要出发,对白居易诗进行选择性阐发和借鉴,这就使得白居易诗的接受带上日本的民族文化特色,从而丰富了唐诗学的意义.
聂改凤查清华
关键词:白居易诗学接受学
唐诗记忆:江南都市的商业场域
江南区域的城市体系在唐代得以丰满并迅速发展,与商业经济的发展分不开。唐诗正存留了此时江南都市商业场域的公共经验和文化记忆。从商业基础、商业活动到商业主体,从市场空间、经营规制到商业伦理,唐诗以艺术的形式记录了处于王朝政治...
查清华
关键词:唐诗都市文化
明代“唐人七律第一”之争被引量:7
2001年
南宋严羽裁定“唐人七律第一”的得主,由此引发出明人的论争。他们各抒己见,体现了诗歌审美观念的时代变迁,突出地表现在评判标准以艺术而不是以政教为中心,且不是凌虚于无迹可求的“兴趣”,而是坐实于“体格声调”,由对体格声调的合理接受和娴熟把握,进而领会深层的兴象风神。论争还生动地体现了明代格调派审美接受理论渐趋深化、渐趋精微的发展轨迹,也暴露了中国诗学领域一个传统的困惑,那就是“兴趣”和工力在走向艺术终极目标时难以协调的矛盾。
查清华
关键词:七律兴象中国诗学诗歌审美政教
唐诗中江南商人与商人妇的抒写
2010年
以商品经济发展为条件,江南地区的城市体系在唐代得以丰满并迅速发展。由此带来的变化不断改变着社会的生活方式,并与区域传统交会碰撞,逐渐形成新的文化结构,进而影响到文学的生产。作为"诗的唐朝",涉及江南商人及商人妇的诗歌正体现了这一新的文化结构。诗中对他们生存状态与情感空间等的抒写,既彰显着这一区域的人文传统个性与现实政治生态,也昭示出江南城市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与文化精神结构的新变化。
查清华
关键词:唐诗商人商人妇
李维桢对明代格调论的突破与创新被引量:2
2000年
明代以七子派为代表的格调论者主张师法汉魏盛唐的高格逸调,侧重形体风格摹拟,导致诗人性情的普遍失落。万历年间兴起的性灵思潮,对格调派产生了巨大冲击。李维桢受到性灵思潮的影响,对格调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从创作主体、表达方式、作品客体和接受典范诸方面作了新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明代的格调论。
查清华
关键词:诗学性灵格调
名山文化与江南意象的历史生成——以庐山诗歌为对象
2013年
名山文化是诗歌意象的重要来源。庐山是山水结合得最默契的中国名山,又是最早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江南名山之一,它的美在不断被发现的同时也培育了诗人的审美情怀。庐山独特的自然风物以及由此生发的人文物事是构成庐山诗歌意象的基本元素。从诗人直觉式思维方式看,它们是心物交感的起点,是诗人感物兴情的触媒;而从反省式的运思途径看,它们又是诗人观物取象的直接对应物,是假象见意的最终依托。这些自然物象或人文形象有的逐渐凝固为一种集体记忆,有的则呈现出历史的层积性,但都被诗人即时的情思激活,充当鲜活的性情载体,由此而成为诗歌意象。对世俗功利的超越,对生命本真的重视,对独立人格的坚守,对审美自由的追寻,是庐山诗歌意象的独特意味,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特征。在诗人笔下,庐山常作为城市缺陷的理想参照,作为解救都市人精神困境的世外桃源。这些,都是江南地域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查清华
关键词:诗歌意象
东亚唐诗学资源的开发空间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在东亚的日、韩等国,从8世纪至近世,唐诗以各种形式广泛传播,学唐、崇唐的风气长盛不衰。这既扩大和深化了唐诗的既有传统,亦汇聚了丰富的审美经验,传递着多方面的文化信息,甚至影响到东亚各民族传统的承继和新变。东亚的唐诗接受活动主要涉及辑校、编选、注释、评论、翻译与创作等形式,其间蕴藏着丰富的唐诗学资源,有待清理、总结、开发和利用,可为今天的唐诗研究提供新的基础材料和理论参考,亦可为当下东亚汉文化圈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富有效用的历史资源。
查清华
关键词:唐诗学
唐诗学研究的继往与开来——“唐诗学书系”出版座谈暨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16年
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的一次唐代文学学会年会上,傅璇琮先生向学界倡议开展唐代文学学术史的研究,随后在学会会刊《唐代文学研究》第一辑刊发陈伯海先生《唐诗学史之一瞥》的长文,由此启动了上海师范大学由陈先生领衔的“唐诗学建设工程”,至今30余年从未中辍,历三代共30多位学者前后接力,最终完成8种专书,形成960多万字规模的“唐诗学书系”。该书系日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套推出。2016年6月11日,“唐诗学研究的继往与开来——唐诗学书系出版座谈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来自各地的60余名专家与会研讨。
查清华
关键词:诗学研究唐诗学学术史唐代文学研究
无锡华氏家族与嘉靖文坛被引量:1
2015年
嘉靖年间,无锡华氏人才辈出,形成特殊的家族文学群体。该群体在家族内部的人文熏陶中习得家世传统,在与无锡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文士的交流中接受地方经验,在与"唐宋派"和"后七子"领袖人物的交谊中平视文坛主流,并获得超越区域的影响力。他们的文学作品带有家族传统和地域文化特色,也烙上嘉靖文坛的时代印记,成为明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查清华
关键词:江南文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