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长成

作品数:34 被引量:265H指数:11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玉米
  • 8篇赤眼蜂
  • 6篇玉米螟
  • 6篇甜瓜
  • 6篇枯萎
  • 6篇枯萎病
  • 4篇生防菌
  • 4篇生防菌剂
  • 4篇镰孢
  • 4篇镰孢菌
  • 4篇木霉
  • 4篇木霉菌
  • 4篇防菌
  • 4篇防菌剂
  • 3篇钝化
  • 3篇生物防治
  • 3篇松毛虫
  • 3篇松毛虫赤眼蜂
  • 3篇甜瓜枯萎病
  • 3篇作物

机构

  • 34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瓦房店市农业...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新民市农业技...
  • 1篇岫岩县农业技...

作者

  • 34篇杨长成
  • 18篇高增贵
  • 15篇庄敬华
  • 13篇郑雅楠
  • 6篇张荆
  • 6篇王金玲
  • 6篇丛斌
  • 6篇唐树戈
  • 5篇付波
  • 4篇李可强
  • 4篇关昕
  • 4篇魏汉莲
  • 3篇毛竹
  • 3篇刘限
  • 3篇王传仕
  • 2篇陈捷
  • 2篇刘正远
  • 2篇呼汉卫
  • 2篇蔡明知
  • 2篇陈阿梅

传媒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玉米科学
  • 2篇种子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生物防治通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果树学报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2篇1995
  • 1篇1994
  • 5篇199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瓜类枯萎病菌粗毒素的致萎作用及其钝化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通过试验对瓜类枯萎病菌进行了产毒培养基的筛选,测定不同枯萎病菌菌株产毒能力,以及12种化合物对甜瓜枯萎病菌毒素的钝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理查培养液最适于枯萎病菌的生长,其粗毒素对幼苗的致萎作用最强,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不同枯萎病菌菌株粗毒素对甜瓜幼苗的致萎作用差异显著;KMnO4、ZnSO4、VB6、VB1、CuSO4、CaSO4和MnSO4等均可不同程度地钝化甜瓜枯萎病菌毒素使其毒性降低。
庄敬华杨长成高增贵毛竹唐树戈魏汉莲董会
关键词:瓜类枯萎病毒素
不同温度处理对柞蚕茧保藏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低温1~2℃、4~5℃恒温保藏和(1~2)℃+(14~15)℃变温保藏的方法,可使柞蚕茧有效保藏期达180 d,平均蛹质量仅下降0.53~0.68 g,羽化率可达78.5%~80.2%,雌蛾平均可用卵172.8~188.6粒,可用卵繁蜂结果表明,繁蜂质量不受任何影响。3种保藏方法以(1~2)℃+(14~15)℃变温保藏效果为优,采用此种方法保藏柞蚕茧,可随时提供柞蚕卵源,满足生产上繁蜂的需要。
杨长成丛斌郑雅楠
关键词:柞蚕茧保藏羽化率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的研究和生物防治应用进展被引量:26
2012年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是世界性检疫对象——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重要蛹期寄生性天敌,对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起到重要作用。自该蜂发现以来,围绕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育技术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证实其具有寄生率高、繁殖力强、雌性比大等优点,为一种优良的寄生蜂。特别是在该蜂的应用方面,目前已经摸索出一套成体系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种蜂繁育技术和林间释放技术,在各发生区均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在基础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工作,如在寄主识别与标记,作用于寄主的寄生因子及其对寄主发育的影响,寄生行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等方面还需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为该蜂的人工繁育质量及林(田)间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郑雅楠祁金玉孙守慧杨长成
关键词: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防治寄生
几种化学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化学种衣剂立克锈、黑穗净和福.克.腈在玉米播种前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进行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种衣剂对玉米出苗基本没有影响,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明显,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产量。其中福·克·腈的效果最好,相对防效达到73.16%,平均增产657.63 kg/hm2,增产幅度达7.72%;立克锈相对防效达71.16%,增产幅度达6.25%,黑穗净防效为64.40%,增产4.59%。
杨长成高增贵庄敬华王传仕付波
关键词:拌种玉米丝黑穗病
几种设施蔬菜根系浸提液对甜瓜的化感作用被引量:14
2009年
对几种设施蔬菜根系浸提液对甜瓜种子萌发以及甜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大葱、辣椒等作物对甜瓜种子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甜瓜枯萎病病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做为甜瓜种植的前茬作物;黄瓜、番茄作物根系除对甜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外,还可明显促进甜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因而不宜作为甜瓜种植的前茬作物。
庄敬华杨长成唐树戈魏汉莲高增贵
关键词:根系浸提液甜瓜化感作用种子萌发甜瓜枯萎病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持续效果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利用松毛虫赤眼蜂连续3年进行大面积防治玉米螟研究。结果表明:放蜂对当代玉米卵平均寄生率为75.1%,平均防效62.8%,玉米平均被害率减少62.3%。对二代玉米螟的持续效果为蛀孔率下降44.6%,折茎率下降51.9%,平均防效为48.3%。秋末虫量下降幅度在40.8%~49.0%,平均下降率为46.2%。在玉米螟一般发生年份,利用一代放蜂的持续效果可以控制玉米螟的危害。
杨长成王传士郑雅楠付波那成勇苏晓萌
关键词:赤眼蜂玉米螟危害率
长期利用赤眼蜂大面积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2
1990年
在辽宁省西丰县、岫岩县,通过17年来长期连续坚持利用松毛虫赤眼蜂大面积防治第1代玉米螟试验结果表明,发现自大面积放蜂治螟以来,玉米螟一代卵期赤眼峰的自然寄生率逐年提高,至今已达(?)O%左右;1、2代玉米螟幼虫和蛹的各种寄生性天敌的自然寄生率也逐年显著提高,由此使一代玉米螟的为害也逐年显著减轻,自80年代以来玉米被害率稳定于10%左右。测定玉米种籽和土壤样品表明:六六六、DDT和1605农药的残留量有所缓解,使天敌种群数量逐步回升,进而加强了这些天敌、对1,2两代玉米螟的自然控制作用,解决了玉米蝶的危害,促使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达到在较长时期内玉米螟种群数最相对稳定在较低的动态平衡水平上。
张荆王金玲杨长成张凤许宝民赵德山李铁汉赵希贵王贵钧
关键词:玉米螟赤眼蜂生态平衡
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配套防治技术研究
宋佐衡金国湛王淑华付波杨长成纪明山宋雅坤吕国忠赵奇王传士兰景春田本志张淑华程根武陈捷
根据玉米多种主要病虫害同步发生、混合为害的实际,改过去单虫、单病的模式为以玉米主要病虫害为对象,研究多病虫复合群体的发生规律,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以利用抗病虫品种为基础,应用种衣剂为前提生物或化学防治玉米螟为中心,系列保健...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
利用低温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技术研究被引量:22
1994年
通过恒低温和昼夜变温以及不同诱导始期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观察证明,人工可以成功地利用恒低温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赤眼蜂滞育虫态为予蛹.松毛虫赤眼蜂滞育适宜温度为10~13℃.引起赤眼蜂滞育是卵至于蛹期连续诱导效应,其中予蛹前期为滞育敏感期.滞育适宜诱导始期为卵期,滞育诱导历或为30~40d,引起赤眼蜂的滞育率为65.8%~86.1%以上.昼夜温度的变化对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无明显促进作用,其诱导滞育率与恒温诱导无明显差异.利用恒低温诱导赤眼蜂滞育方法简单,是人工诱导赤眼蜂滞育的好方法。
张荆王金玲杨长成丛斌
关键词:赤眼蜂滞育
一种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木霉菌株( Trichoderma viride )为母菌剂,以草炭粉、秸秆粉和树叶粉,硅藻土和轻质碳酸钙为载体制成生防菌制剂,并以微量杀菌剂恶霉灵作为...
郑雅楠魏汉莲杨长成高增贵李可强关昕庄敬华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