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艳敏

作品数:19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宫颈
  • 5篇子宫
  • 5篇宫颈癌
  • 4篇免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内膜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3篇表达及意义
  • 3篇病变
  • 3篇病理
  • 3篇病理特征
  • 2篇蛋白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子宫内膜样
  • 2篇组织化学

机构

  • 17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7篇杜艳敏
  • 14篇曾宪旭
  • 9篇班振英
  • 9篇张欢欢
  • 8篇张威
  • 6篇曹静
  • 4篇郝志伟
  • 4篇党秋红
  • 2篇吕志排
  • 2篇张欢
  • 1篇雷冬梅
  • 1篇楚天骄
  • 1篇闫广伟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鳞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Cripto-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24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ripto-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宫颈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上皮-间质转化标记物(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鳞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且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鳞癌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ripto-1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宫颈鳞癌患者Cripto-1蛋白表达阳性与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1、0.328,P均<0.05),与E-钙黏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68,P<0.05)。结论 Cripto-1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上调Cripto-1蛋白表达调控上皮-间质转化以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
班振英曾宪旭张威党秋红张欢欢杜艳敏
关键词:宫颈肿瘤上皮-间质转化
ING4、p53和p21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生长抑制因子蛋白家族成员4 (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memember 4,ING4)、p53和p21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30例)和子宫内膜样癌组(子宫内膜样癌组织60例)中ING4、p53和p21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比较20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NG4、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样癌组中ING4和p2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内膜样癌组中p5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均P<0.05)。在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组织中ING4、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NG4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均P<0.05),p53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结论 ING4及p21的表达在子宫内膜样癌中降低,p53表达则升高。ING4、p53及p2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有关。ING4-p53-p21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样癌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珍董杏宿晓晓杜艳敏张欢欢曾宪旭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癌ING4P53P21组织芯片
Snail及p-Akt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Snail和p-Akt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60例(其中CINⅠ级24例,CINⅡ-Ⅲ级32例)和慢性宫颈炎组织24例中Snail及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Snail及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增强,与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及p-Akt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9;P<0.01)。Snail及p-Ak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患者组织学分化无明显相关性,但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Snail=0.005,Pp-Akt=0.007)。p-Akt蛋白的表达也与临床分期有关(P=0.020)。结论:Snail及p-Akt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并且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班振英曾宪旭张威杜艳敏
关键词:SNAIL免疫组织化学宫颈癌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4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2024年
目的: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 cord tumor,UTROSCT)是发生于子宫体的罕见肿瘤。本研究旨在探讨UTROSC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治的4例UTROS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查结果,总结其病变特点。结果:4例患者年龄为44~59(中位数46.5)岁,3例因月经异常就诊,1例为体检发现。肿瘤直径为3.0~5.0(中位数4.1)cm,3例肿瘤位于黏膜下,1例位于肌壁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不均质低回声,2例行宫腔镜下黏膜肌瘤电切术,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4例患者随访2~42(中位数33.5)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片状、巢状、小梁状和条索状排列,3例肿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构成,细胞中等大小,细胞质中等或稀少,部分细胞质透亮,1例肿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和泡沫样细胞构成,其中泡沫样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丰富,2种肿瘤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较细,可见核仁。4例肿瘤细胞均形态温和,未见明确坏死、脉管内瘤栓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4/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CK)(3/4)、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4/4)、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4/4)、白细胞分化抗原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CD10)(3/4),并且至少表达2种以上性索源性标志[钙网蛋白(calretinin)(3/4)、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1,SF-1)(2/4)、白细胞分化抗原99(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99,CD99)(4/4)、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56,CD56)(4/4)、α-抑制素(α-inhibin)(2/4)、肾母细胞瘤基因1(Wilms’tumor gene 1,WT-1)(3/4)]。4例肿瘤细胞均表达肌源性标志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白忻如陈旭张佩张威杜艳敏杜艳敏曾宪旭
关键词:类固醇生成因子-1
宫颈鳞癌中EphB1和EphrinB1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Eph B1及其配体Ephrin B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ph B1和Ephrin B1在8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8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Eph B1和Ephrin B1高表达分别为44例(53.7%)和49例(59.8%),低表达分别为38例(46.3%)和33例(40.2%)。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鳞癌组织中Eph B1及Ephrin B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Eph B1及Ephrin B1的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Eph B1及Ephrin B1的表达差异与宫颈鳞癌的FIGO分期无关(P>0.05),Eph B1与Ephrin B1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684,P<0.01)。结论:Eph B1及Ephrin B1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对判断宫颈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意义。
曹静吕志排郝志伟班振英张欢杜艳敏
关键词:宫颈鳞癌免疫组化
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ING4、p53、Ki-67、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癌中生长抑制因子4(ING4)、p53、肿瘤增殖抗原(Ki-67)、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A组)、3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B组)及60例子宫内膜样癌(C组)组织中ING4、p53、Ki-67、ER、PR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ING4、ER、PR在子宫内膜样癌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且不典型增生组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53、Ki-67在子宫内膜样癌中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子宫内膜样癌中ING4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分级、浸润深度均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3、Ki-67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3)ING4与ER及PR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与p53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ING4、p53、Ki-67及ER、PR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董杏李珍宿晓晓林艳丽杜艳敏张欢欢曾宪旭
关键词:ING4P53KI-67组织芯片
宫颈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宫颈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宫颈病变筛查的8938例女性,均给予宫颈DNA倍体分析、TCT及阴道镜活检。统计不同宫颈病变筛查方法的结果;以阴道镜活检为金标准,比较宫颈DNA倍体分析、TCT单独及联合筛查对宫颈病变的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8938例女性脱落细胞的阴道镜活检结果显示,正常宫颈组织686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1091例,CIN 2级457例,CIN 3级392例,宫颈癌135例;宫颈DNA倍体分析结果显示,阴性6025例,阳性2913例;TCT结果显示,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6159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484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97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321例。8938例女性脱落细胞的阴道镜活检结果显示,阳性984例,阴性7954例;宫颈DNA倍体分析结果显示,阴性6025例,阳性2913例,阳性率为32.59%;TCT结果显示,阳性2779例,阴性6159例,阳性率为31.09%;联合筛查结果显示,阴性5944例,阳性2994例,阳性率为33.50%。宫颈DNA倍体分析、联合筛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T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筛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宫颈DNA倍体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DNA倍体分析联合TCT作为一种较可靠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较高,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检出率。
李迎宾白忻如张欢欢杜艳敏曾宪旭
关键词:宫颈病变筛查宫颈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活检
光学相干成像技术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宫颈癌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中国每年死于宫颈癌的人数近5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1-2]。宫颈癌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密切相关,SIL进展为宫颈癌需要数年的时间,有效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可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3]。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且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4]。传统宫颈癌筛查方法虽然提高了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但过程繁锁,耗时耗财。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出现可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宫颈癌筛查过程。
董杏李珍杜艳敏张欢欢刘艺璇田思齐王蕊杰周超曾宪旭
关键词:宫颈癌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2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2006~2012年收集的3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分析并随访,结合文献讨论。结果:3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9.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增大及子宫占位,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镜下肿瘤细胞与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相似,无明显异型性,肿瘤边界可见瘤组织呈蛇状或不规则岛屿状浸润临近子宫平滑肌束,瘤组织内有较多螺旋小动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2例ESS瘤细胞均表达CD10,28例瘤细胞表达Vimentin,24例表达ER,21例表达PR,仅4例表达Desmin;ESS中的螺旋小动脉均表达CD34,ESS瘤细胞Ki-67阳性指数较低。26例患者获得随访信息(16~96月),中位生存期61个月。其中1例在67月内死亡。结论:ESS在所有子宫恶性肿瘤较为罕见,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病史,并依据病理学特征及相关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综合判断而确诊,以外科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可减少患者的复发及延长生存期。
曹静吕志排郝志伟张欢杜艳敏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理特征
Aptima HPV E6/E7mRNA16,18/45基因型检测技术在ASCUS患者分流中的应用
2022年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有57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和3.11万新致死病例[1]。宫颈癌在我国发病率居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2]。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造成宫颈病变的首要因素,HPV16/18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HPV16/18联合感染患者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的概率更高[3]。随着细胞学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宫颈病变被发现,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异常结果中ASCUS最为常见。
闫广伟寇俊娜郝志伟张欢欢杜艳敏曹静曾宪旭
关键词:HPV16ASCUS宫颈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