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晶晶

作品数:43 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经济管理
  • 11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22篇创业
  • 11篇企业
  • 6篇创业机会
  • 6篇创业者
  • 5篇大学生
  • 5篇身份
  • 4篇大学生创业
  • 4篇叙事
  • 4篇学生创业
  • 4篇社会
  • 4篇失败恐惧
  • 4篇实证
  • 4篇实证研究
  • 4篇绩效
  • 3篇大学生创业者
  • 3篇业绩
  • 3篇社会责任
  • 3篇身份建构
  • 3篇企业家
  • 3篇企业社会

机构

  • 41篇安徽财经大学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天津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滑铁卢大学

作者

  • 42篇杜晶晶
  • 15篇王晶晶
  • 5篇丁栋虹
  • 3篇胡登峰
  • 1篇夏凡
  • 1篇黄紫微
  • 1篇张海心
  • 1篇陈忠卫
  • 1篇兰玉杰
  • 1篇陈雪
  • 1篇郑方
  • 1篇刘伟

传媒

  • 4篇管理案例研究...
  • 3篇科技进步与对...
  • 3篇外国经济与管...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2篇研究与发展管...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科研管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企业经济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商学院学...
  • 1篇教育与现代化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时代金融
  • 1篇管理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调查研究
2017年
为了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高等教育"双一流"背景下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效果,文章运用访谈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国际企业管理》课程进行调查,从培养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安排、考试与作业、教学评价和课外拓展六个方面内容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教学改革的针对性措施。
杜晶晶王晶晶
关键词:国际企业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叙事取向的创业研究:创业研究的另一种视角被引量:6
2018年
叙事取向的创业研究是在"语言学转向"的背景下,强调语言和语言生成,以话语、故事分析为方法论工具的创业研究。作为与实证主义相对的一种研究范式,它为探究创业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尝试和手段。在总结回顾了创业叙事的缘起、研究范围、重要立场后,本文选择了5个在创业领域有较高影响力期刊的34篇文章进行梳理和总结,回顾了叙事取向创业研究的主要研究脉络与研究方法,并从方法及内容上对未来叙事取向创业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对于系统梳理创业叙事这一前沿研究领域,了解和发扬叙事取向的创业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杜晶晶王晶晶王晶晶
关键词:叙事故事身份
数字化环境下中小企业社会责任重构研究——基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思考被引量:12
2020年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主动响应和解决社会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识。中小企业由于基础差、底子薄,面临重大突发事件的冲击,抗风险能力不足,在社会责任承担问题上一直备受争论。数字技术影响下,企业间的强连接性、共生长性,使得数字化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内在一致性与高度匹配性。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出目标内生性、利益相关者绑定性、技术前瞻性、战略能动性等新特点。本文结合这一变化趋势,从数字化赋能理论出发,以重大突发事件为研究情境,论述了数字化赋能、主动性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小企业“反脆弱性”成长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理念更新和实施路径两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重构的展望。并从战略重构、机制重构、结构重构以及能力重构方面提出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以“命运共同体”视角搭建中小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必要性。研究结论在丰富数字化环境下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实现商业和社会的双重价值创造,促进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杜晶晶胡登峰张琪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社会责任重大突发事件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创业机会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被引量:10
2014年
创业机会"发现观"与"创造观"差异的背后反映的是不同本体论立场。近些年来,理论界对机会的关注已由本体论上升到认识论层面,开始讨论创业者与创业机会的深层匹配问题。建构主义思想为这方面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在系统回顾建构主义机会研究代表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进展与不足,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建构主义思想在机会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杜晶晶丁栋虹王晶晶
关键词:创业机会创造观建构主义
经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素质构成及其管理启示——基于涉外岗位分析的研究
2017年
本文基于经管专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性,就企业各种涉外岗位以及联合国系统各类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及人员素质要求展开分析,结合胜任素质冰山模型,全面展示经管类国际化人才的面貌轮,并对我国高校经管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启示。
杜晶晶王晶晶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
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交互式教学效果探析--以超星“学习通”使用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出发,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超星“学习通”App构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实证检验交互式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交互式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主动性与知识习得性等多元目标体现出来。学生对移动教学平台的感知效能、感知学习贡献与动机均显著影响交互式教学学习效果,其中,感知学习贡献与动机在感知效能与交互式教学学习效果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杜晶晶吴非非
关键词:建构主义技术接受模型交互式教学
企业家叙事能力、资本获取与创业绩效框架模型研究
2015年
企业家叙事能力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隐性知识实践能力,在创业成功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回顾叙事、故事在创业研究中独特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家叙事能力的内容,从资本获取层面构建了企业家叙事能力对创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在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共同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家利用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完善了概念模型,深化了叙事分析在创业研究中的应用。
杜晶晶丁栋虹
关键词:企业家创业绩效叙事能力社会资本
创业失败恐惧的来源与差异性分析
2022年
失败恐惧既可抑制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亦可激励创业者付诸更大努力以取得成功。创业失败恐惧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的复杂性,限制了其理论发展和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创业失败恐惧来源,认为前者更多关注创业者内部,即以自我为核心评价失败可能给自身带来不利后果而产生恐惧;后者侧重从外部人际关系考虑,即以他人为中心,强调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联结变化带来的恐惧。此外,聚焦内源性和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从个体和外部环境层面出发,进一步分析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表现。基于此,需要理性认识和全面分析创业失败恐惧,化恐惧为激励自身的力量,同时启发创业教育者等针对性地关注创业失败恐惧。
涂玉琦郝喜玲杜晶晶
关键词:创业认知创业行为自我决定理论
高管团队心理契约、集体创新与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通过对212位高管团队成员的实地访谈和有效问卷,揭示了高管团队心理契约、集体创新和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心理契约与集体创新、团队绩效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管团队心理契约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是通过集体创新这一中介变量表现出来的。集体创新在高管团队交易型心理契约与团队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关系型心理契约与团队绩效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王晶晶杜晶晶
关键词:高管团队心理契约团队绩效
战略转型背景下组织身份构建与最优区分——基于企业“高端”再定位的多案例研究
2023年
组织身份作为组织核心、独特、持久的特征,其可塑性在战略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四家“高端”再定位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在战略转型中如何通过新身份构建确立“最优区分”。研究表明,战略转型中的企业面临“双重最优区分压力”,从场域竞争的空间维度来看是与其他组织相比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从场域竞争的时间维度来看是与过去身份相比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企业继而采取两类身份工作开展身份构建:差异化集体类别宣称和合法化领导地位宣称。其中,新身份构建与场域环境密切相关,在高“双重最优区分”压力下,通过“空间维度属性增加”与“空间维度地位提升”的补偿协奏机制拓宽场域边界,实现最优区分;而在低“双重最优区分”压力下,利用“时间维度属性缩减”与“时间维度地位提升”的整合协奏机制重塑场域结构,实现最优区分。本文丰富了战略转型中企业利用身份构建来获取竞争优势的研究,拓宽了“最优区分”理论的适用范围,为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差异化定位、战略性延伸和创造新类别提供了指引。
杜晶晶Wenyao G.Zhao郝喜玲刘运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