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闻
- 作品数:173 被引量:864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动脉栓塞术治疗蓝橡皮大疱痣综合征所致消化道出血无效
-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 Bean 综合症伴发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病例:患者男性,21岁。主诉臀部肿物21年,便血15年,加重2年。患者于1980年8月出生时即发现臀部多个血管瘤,行手术切除。因术后复发而多次再手术。19...
- 李闻王时峰王茂强杨云生江华黄启阳程留芳
- 文献传递
- 常规内镜切除困难的消化道良性病变新治疗模式探索
- 背景常规内镜切除困难的消化道良性病变,如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十二指肠黏膜下层病变、结直肠巨大腺瘤性息肉等,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目的探索常规内镜切除困难的消化道良性病变内镜治疗的新模式。方法常规内镜切除困难的消化道良性病变定...
- 李闻孟江云焦国慧吴丽丽贾宝庆刘荣
- 文献传递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技师培训方法探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配合技师的培训方法。方法对学员进行理论讲课、技能培训、综合考核,就培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学员能顺利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管取石术、胰胆管支架置入术、鼻胆引流术的配合工作,合格率100%。结论经过规范化培训后的技师可以顺利完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诊疗的配合工作。
- 孟江云彭丽华孙刚杜红王向东王红斌蔡逢春李闻令狐恩强杨云生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技师
- 治疗ERCP对胆管低位梗阻致胆囊切除术后T管不能拔出诊疗价值
- 目的探讨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对胆管低位梗阻致胆囊切除术后T管引流不能拔除的病因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 杨杰令狐恩强杨云生李闻蔡逢春杜红王向东孟江云王红斌
- 文献传递
- 胆汁中IgA的形成和作用被引量:7
- 2012年
- 人体胆汁中含有大量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其能通过胆汁转运到肠道并参与局部免疫反应。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研究者开始从事胆汁IgA的研究,以尝试找出IgA在胆道中的形成途径和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就胆汁中IgA的形成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肖雪李闻
- 关键词:IGA胆汁
- 内镜急诊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合并感染性休克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总结内镜早期介入治疗对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收治的54例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经急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微创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以休克指数评价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变化。结果内镜治疗均在入院24h内进行,镜下操作时间平均为(23.8±12.5)min;54例均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其中行鼻胆管引流术46例,胆管内支架置入术7例,1例因切口出血转外科手术;无1例死亡,术后并发胰腺炎1例、肺部感染2例。术前血培养阳性率为46.9%(15/32),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休克指数内镜治疗前为1.250±0.200,内镜治疗术后2h降至0.950±0.11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术后1d恢复至正常(0.598±0.099)。结论早期积极内镜下胆道减压、引流胆汁,是治疗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的关键,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 王小鹏黄平王雅青赵婷蔡逢春李闻
- 关键词:胆管炎休克脓毒性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急诊处理休克指数
- 自然腔道内镜外科经胃路径两种造瘘术的对比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对比研究自然腔道内镜外科(NOTES)中PEG胃造瘘术及针刀胃造瘘术在操作过程、并发症及瘘口愈合方面的差异.方法 实验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每只犬胃前壁分别行内镜下PEG胃造瘘及针刀胃造瘘(两瘘口相距2 cm),瘘口长1.5 cm,内镜进入腹腔进行探查,后均以3个内镜夹闭合瘘口;记录操作耗时、术中并发症;第一组实验犬在操作完成后即刻进行剖腹探查并取胃在体外进行胃抗压测试(0 d组);其他3组实验犬分别在术后第3天(3 d组)、7天(7 d组)及14天(14 d组)处死,进行腹腔探查,观察瘘口愈合、腹腔内粘连情况,并进行瘘口抗压测试.结果 实验动物均完成了两种胃造瘘术,虽然PEG胃造瘘术在操作耗时方面长于针刀胃造瘘术[(8.4±2.2)min比(5.3±1.5)min,P<0.05],但其术中出血的并发症明显减少(6.2%比37.5%,P<0.01);在瘘口抗压测试方面,0 d组、3 d组及7 d组PEG胃造瘘口和针刀胃造瘘口的平均突破阈值分别为(12.3±2.3)mm Hg比(11.4±2.6)mm Hg(P>0.05)、(32.4±6.7)mm Hg比(23.7±7.7)mm Hg(P<0.05)和(76.8±9.6)mm Hg比(52.4±8.8)mm Hg(P<0.05);14 d组实验动物两种方法胃造瘘口受压均超过160 mm Hg而末发生瘘口破裂.大体病理观察显示,相同时间点PEG方法所形成的瘘口具有更好的愈合表现;所有存活动物无腹腔内出血、周围脏器损伤或感染表现.结论 与针刀胃造瘘术相比,PEG胃造瘘术虽操作耗时略有延长,但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术后瘘口愈合更快的明显优势.
- 张修礼唐平孙刚李闻杨竟张汝钢廉万元Hyder Q杨云生
- 关键词:内窥镜外科手术自然腔道内镜外科胃造口术
- 常规内镜切除困难的消化道良性病变新治疗模式的探索
- 目的:探索常规内镜切除困难的消化道良性病变内镜治疗的新模式。方法:常规内镜切除困难的消化道良性病变定义为——1、胃固有肌层间质瘤,或黏膜下层病变累及固有肌层;2、十二指肠巨大息肉(根部直径>1.5cm),或者黏膜下肿瘤,...
- 李闻孟江云贾宝庆焦国慧吴丽丽刘荣
- 关键词:内镜切除术消化道肿瘤良性病变
- 经阴道软式内镜胆囊切除术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软式内镜切除胆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5月,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例,行经阴道软式内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取截石位,经阴道后穹窿开口失败后转前穹窿开口(2.5cm)入腹腔,同时置入多弯曲双孔道内镜(GIF-2TQ260M,Olympus)及一个5mm戳卡,建立气腹。镜下经戳卡送入1把抓钳,协助显露胆囊。经内镜活检通道送入IT刀,逆行游离胆囊。胆囊三角分离困难,遂经上腹部布置2个5mm戳卡,在内镜协助下分离和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经内镜双通道用2把异物钳抓住胆囊,与内镜一并自阴道取出。阴道切口用可吸收线缝合,腹部小切口不缝合。结果阴道入路耗时1h,切除胆囊耗时1h。术中无明显出血。患者术后无任何疼痛,术后第1天进食并下床活动,第2天出院。结论经阴道软式内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内外科医师间的配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李闻赵恩峰孟江云刘荣
- 关键词: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胆囊切除术
-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4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肠疾病检查新方法——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操作、诊断效果、适应证等问题。方法 应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13例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别从口侧或肛侧进镜,利用外套管、内镜前端的双气囊交替充气、放气和交替滑进,推进小肠镜进入小肠检查。记录检查范围、时间、耐受性及病变等。结果 13例患者共行小肠镜检查19例次(11例次接受了口侧进镜,8例次接受了肛侧进镜),每侧进镜术程平均80 min。从口侧进镜均达第3-6组小肠,从肛侧进镜达4-6组小肠。发现空肠良性间质瘤1例、空肠淋巴瘤1例、回肠溃疡狭窄及憩室2例、空肠息肉2例、宅肠糜烂2例。口侧进镜患者,术中多数出现恶心、消化液自口及外滑管口溢出,偶尔出现一过性轻微腹痛;肛侧进镜患者无明显不适及反应;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是一种新型小肠疾病检查手段,平均2-3 h可检查完所有小肠.进镜迅速。于操作直视下观察病变,通过活检对病变进行定性检查。病变检出率明显优于小肠钡剂造影,具有安全、可控性、直视、图像清晰等优点,适用于无肠粘连及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小肠疾病患者。
- 杨云生孙刚李闻令狐恩强程留芳王志强杜红范开春王向东汪鸿志
- 关键词: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小肠疾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