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平

作品数:112 被引量:3,018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7篇营养
  • 27篇儿童
  • 20篇肥胖
  • 15篇膳食
  • 14篇健康
  • 11篇儿童肥胖
  • 10篇少年
  • 10篇摄入
  • 10篇食物
  • 9篇血脂
  • 9篇饮食
  • 9篇营养与健康状...
  • 9篇儿童少年
  • 8篇营养与健康状...
  • 8篇超重
  • 7篇饮食行为
  • 7篇肥胖症
  • 6篇早餐
  • 6篇摄入量
  • 6篇体重

机构

  • 109篇中国疾病预防...
  • 11篇北京大学
  • 5篇卫生部疾病预...
  • 5篇卫生部疾病控...
  • 4篇卫生部
  • 4篇辽宁省疾病预...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3篇广州市疾病预...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省疾病预...
  • 3篇北京市崇文区...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黑龙江省疾病...
  • 2篇北京汇文中学

作者

  • 112篇李艳平
  • 94篇马冠生
  • 74篇胡小琪
  • 39篇崔朝辉
  • 37篇刘爱玲
  • 31篇杨晓光
  • 22篇栾德春
  • 20篇潘慧
  • 17篇翟凤英
  • 14篇王京钟
  • 13篇张倩
  • 13篇郝利楠
  • 13篇杜松明
  • 12篇孔灵芝
  • 8篇何宇纳
  • 7篇段一凡
  • 7篇周琴
  • 6篇李林中
  • 6篇韩军花
  • 6篇宋军

传媒

  • 14篇中国慢性病预...
  • 1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2篇营养学报
  • 1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0篇中国食物与营...
  • 6篇中华预防医学...
  • 6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国外医学(卫...
  • 4篇中国营养学会...
  • 3篇营养健康新观...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卫生监督...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2007饮料...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2篇2010
  • 20篇2009
  • 14篇2008
  • 18篇2007
  • 11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物频率问卷法评估人群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的准确性验证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食物频率问卷法(FFQ)问卷评估人群膳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方法:使用3d称重法(WFR)和FFQ收集北京市130名35~49岁健康成人食物摄入资料,计算出其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并加以比较。结果:由食物WFR计算到的研究对象能量摄入为9.6MJ/d,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摄入分别为82.1、87.5和269.7g/d。由FFQ得到的能量摄入量为9.7MJ/d,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摄入量分别为88.3g/d、113.9g/d和248.8g/d,两种方法调查的膳食能量、蛋白质及其供能比无显著性差异,FFQ显著高估膳食脂肪摄入量(高估27.2%),碳水化物摄入量则被低估(低估10.8%)。FFQ得到的膳食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普遍高于WFR,但低估维生素E、铁和硒的摄入量。由FFQ得到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除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视黄醇当量外,均与WFR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2~0.51之间,但在调整年龄、性别和膳食能量摄入量的影响后,FFQ对膳食脂肪、维生素B1、钠和磷摄入量的估计与WFR相关的显著性消失。结论:FFQ可以用于评估膳食能量、蛋白质、碳水化物、维生素A、维生素B2、尼克酸、钾、钙、锌和硒的摄入量,但FFQ不适于评估膳食脂肪、视黄醇当量、胡萝卜索、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钠、铁和磷的摄入量。
李艳平宋军潘慧姚漫江胡小琪马冠生
关键词:FFQ营养素
中国成年居民食用油消费现状
目的分析我国成年居民食用油消费现状,为指导居民合理消费食用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家庭食物称重记账法的数据,对23 336户,共50 423名18岁及以上居民食用油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
马冠生郝利楠李艳平何宇纳杨晓光孔灵芝
文献传递
BOD POD体成分测量仪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被引量:5
2003年
BODPOD是一种新型的可以在大范围、各种类型试验对象中快速、安全地进行体成分测试的一种方法。可靠性验证试验表明 ,同一测量员在同一天、不同日及不同测量员之间用BODPOD测量体成分的重复性都非常好 ;利用水下称重法、双能X线法及多组分模型的测定结果作为标准 ,对BODPOD进行的有效性验证试验都表明 ,BODPOD测量人体体成分的准确性非常好。
李艳平马冠生
关键词:可靠性有效性
我国成人膳食多样化与营养素摄入充足状态的关系被引量:31
2009年
目的以膳食多样化评分(DDS)为评价指标,了解我国18~59岁城乡居民膳食多样化现状,及其与营养素摄入状态的关系。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3 d的24 h膳食回顾调查数据,计算膳食多样化总评分(DDS)以及不同食物种类组内DDS,分析与17种营养素摄入充足比(NAR)和平均充足比(MAR)的关系。结果农村地区居民DDS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膳食中蔬菜多样化分值高于城市,而鱼、蛋、肉、乳及水果DDS较低;我国居民膳食中最易缺失的食物品种是乳制品,其次是水果和鱼类。MAR值随DDS的增加而增加;DDS与MAR显著正相关(r=0.27~0.43),各类食物的组内多样化与MAR亦显著正相关,肉类、蔬菜和豆制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25和0.22,肉类食物对MAR的贡献最大。DDS与能量、蛋白质、脂肪、钙、磷、钾、钠、镁、锌、铁、硒、维生素A、E、C、尼克酸、硫胺素、核黄素的NAR以及NAR-N均显著正相关。结论城市居民膳食多样化程度高于农村,我国城乡居民膳食中最易缺少的食物品种是乳制品;膳食多样化与营养素摄入的充足状态显著相关。
金瑛李艳平胡小琪崔朝辉何宇纳马冠生
关键词:营养素
正常体重和超重高中生对肥胖少年的看法和态度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体重正常和超重高中生对肥胖少年的看法和态度,探讨反对肥胖歧视的切入点,为卫生及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北京市某中学高中各年级中随机选取体重正常学生106名和超重学生21名,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对肥胖少年的看法和态度。结果有超过1/3的学生认为肥胖少年实在、性格随和、喜好交友、待人温和、身体敦实、胃口好、食量大。赞同肥胖男生才思敏捷、受人赏识、易衰老的超重学生比例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学生;超重学生认为肥胖女生受歧视和被取笑,而正常体重学生不这样认为;超重学生对肥胖女生将来就业难的关注程度更高。学生体重指数与对肥胖女生受人赏识的评价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中生充分表现了对肥胖少年的宽容和理解,但有些信息并没有传达给肥胖的学生,对肥胖少年应投注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李艳平任浩徐永俊马冠生
关键词:体重肥胖症
膳食和体力活动对成年人肥胖的相对影响
目的探讨膳食结构和体力活动与肥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危险因素以及肥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城区随机抽取3个城区,再从中随机抽取24个居委会,收集在该居委会居住2年以上的35-50岁...
崔朝辉李艳平高树军胡小琪潘慧马冠生
文献传递
食品中钙的强化水平上限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确定食品中微量营养素强化上限水平的方法;以钙为例,提出食品中钙的强化水平上限建议值。方法基于风险评估基本原则,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探讨应用强化水平上限计算模型,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年龄、性别分层分析,得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的食品中钙强化水平上限,将其中的最低值作为强化水平上限的初步建议值。结果大城市、一类农村及中小城市各年龄组居民食品中钙强化水平上限(MSFL)均低于全人群相应年龄组水平。一类农村18岁以上年龄组的MSFL是相应年龄组的最低值,2~7岁、11~18岁的MSFL的最低值来自大城市。各年龄组中,18~50岁年龄组的食品中钙强化水平上限最低,为262mg/1000kJ。结论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食品强化标准某些指标值的比较分析,认为该模型可用于提出有UL值的一类营养素的强化水平上限建议值。
李晓瑜李艳平王竹天刘秀梅
关键词:食品强化
我国城市儿童少年看电视时间的研究被引量:39
2002年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少年看电视时间 ,为指导儿童少年看电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 4城市随机选取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家长 9464名作为调查对象 ,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收集儿童少年看电视的时间等相关信息。结果 城市儿童少年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少于 1h、 1~ 2h、 2~ 3h和超过 3h的比例分别为 3 2 5 %、 46 0 %、 15 4%和 6 1%。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看电视 (2h/d的比例分别为 2 6 9%、 2 1 0 %和 17 4% ;男生、女生每天看电视超过 2小时的比例分别为 2 3 1%和 19 9% ,城区和近郊区分别为 19 5 %和 2 4 0 %。结论 我国儿童少年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应加强对儿童少年进行看电视的指导 。
马冠生李艳平胡小琪马文军潘慧杨育林居建云徐留臣刘兵
关键词:看电视时间儿童少年城市
早餐食用频率和食物种类与儿童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发生率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哈尔滨等6城市抽取2-5年级6-12岁小学生7009名进行问卷调查.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的测量探讨早餐的食用频率和食物种类与儿童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病的关系发现不经常吃早餐或早餐食物种类单一均会增加儿童患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风险,保质保量的早餐能为儿童提供更加均街的营养素摄入.
尚现文李艳平刘爱玲张倩郝利楠房红芸徐海泉段一凡胡小琪马冠生
关键词:早餐食物种类慢性病儿童
中国居民吸烟行为的现状分析被引量:259
2005年
目的分析我国居民吸烟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167063名(男76556人,女90507人)15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行为,包括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平均吸烟量、吸烟类别、戒烟率、戒烟成功率、复吸率及被动吸烟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我国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4.0%,男性(50.2%)明显高于女性(2.8%),现在吸烟率为23.6%,男性(49.6%)明显高于女性(2.8%)。98.8%的男性及几乎全部女性吸烟者为现在吸烟者,95.1%的男性及92.9%的女性现在吸烟者为常吸烟者,46.0%的男性及21.4%的女性现在吸烟者为重型吸烟者。农村居民上述指标均高于城市居民。我国18岁及以上吸烟者中81.3%主要吸有过滤嘴香烟,11.9%主要吸手卷烟或旱烟,4.2%主要吸无过滤嘴香烟,2.3%主要吸烟斗或水烟袋,0.3%主要吸雪茄。结论我国居民中吸烟率仍然很高,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烟草的消费。
马冠生孔灵芝栾德春李艳平胡小琪王京钟杨晓光
关键词:吸烟吸烟率被动吸烟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