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霞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行政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翻译
  • 2篇翻译理论
  • 1篇动态对等
  • 1篇对等
  • 1篇对等翻译
  • 1篇语法
  • 1篇生成语法
  • 1篇破缺
  • 1篇转换生成语法
  • 1篇奈达
  • 1篇奈达翻译
  • 1篇奈达翻译理论
  • 1篇家族相似
  • 1篇功能对等
  • 1篇功能对等翻译
  • 1篇汉英翻译
  • 1篇范畴化

机构

  • 3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李红霞
  • 1篇刘华文

传媒

  • 1篇探求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动态—功能对等”翻译的合理性及其破缺——奈达翻译理论一瞥被引量:4
2004年
在动态-功能对等的翻译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本文对奈达关于“译文必须让读者理解并达到透彻境地”的动态对等观的合理性作了说明,同时也论及了它的问题和不足。
李红霞
关键词:动态对等功能对等
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转换生成语法片论
2004年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吸收了有限状态的语法、短语结构的语法的精华,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观点,是考察不同语言为什么能够相互翻译的一个重要视角。转换生成语法、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理论的创立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李红霞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翻译理论
汉英翻译中再范畴化的认知特征被引量:24
2005年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范畴理论帮助人们认识翻译再范畴化这一认知机制。源语范畴及其对应的目的语范畴都处于各自的范畴体系或图式框架之内,并且这两个范畴图式体系在翻译过程中被译者整合为一个整体。由于两个跨语范畴之间的对应并不一定就是等级的,因而会发生错级对应现象。但这种错级对应并不是在无序中发生的,而是遵循着翻译再范畴化的认知规律。我们借助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这一语言哲学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基准范畴理论或扫描理论等.可以发现阚限性、层级性、寄生性和双向优选性等认知特征贯穿着汉英翻译的再范畴化这一认知过程。
刘华文李红霞
关键词:汉英翻译家族相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