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中毒
  • 2篇气胸
  • 2篇急诊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炎
  • 1篇动脉
  • 1篇对心
  • 1篇心肺复苏后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性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化应激反应
  • 1篇医师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杰宾
  • 8篇丁宁
  • 7篇杜庆霞
  • 5篇王宇
  • 1篇曹秋梅
  • 1篇朱捷
  • 1篇王勇
  • 1篇秦超
  • 1篇尹雪莲
  • 1篇张萌
  • 1篇田玮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22例诊治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以提高本病诊断率。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22例AA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表现为上腹和(或)右上腹疼痛,10例因高龄、一般情况差及手术影响上腹疼痛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例伴右肩部放射痛、皮肤巩膜黄染、腹膜炎体征及高热,15例伴腹胀、恶心、呕吐.12例可触及肿大胆囊。术前误诊5例,误诊率22.73%。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坏疽14例(穿孔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8例,均未发现胆囊结石。18例切除胆囊,其中3例同时行胆道探查引流;4例行胆囊造口术。全组死亡2例。结论:AAC多有伴随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穿孔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杜庆霞曹秋梅丁宁李杰宾
关键词:无结石性胆囊炎误诊肠穿孔肠梗阻
不同类型急性乙醇中毒所致心脏损害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乙醇中毒所致心脏损害特点。方法:193例中毒者分为白酒、红酒及啤酒组,观察其心电图(ECG)及全血肌钙蛋白T定量(TNT)变化。结果:白酒组较红酒组、啤酒组ECG异常率及TNT增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饮用白酒所致急性中毒者可能更易发生心脏损害,临床工作中需加以注意并及时治疗。
李杰宾田玮丁宁杜庆霞
影响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断时间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急诊危急重症之一,也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临床表现多样化、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特点.因为AAD临床表现不仅与心血管疾病,还与许多其他疾病相似,易于误诊,有些患者因延误诊断,而失去了宝贵的急救时间.AAD的快速诊断及早期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据报道,发病后如不给予干预治疗,48 h内病死率每小时递增1%[1-2],一周后的病死率为70% [3-4].但如及时诊治生存率在90%以上[5],快速诊断和早期治疗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为了进一步了解加强对本病的理解和掌握,今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的96例A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这一急危重症在急诊的诊断现状,并分析延迟诊断的原因,为以后工作提出建议.
杜庆霞王宇丁宁李杰宾王勇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相关危险因素急诊AD患者AORTIC
不同类型急性酒精中毒所致代谢紊乱的特点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所致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94例重度酒精中毒者分为饮用白酒、红酒及啤酒组,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糖、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白酒组与红酒组、啤酒组比,代谢性酸中毒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12h后,多数患者代谢指标恢复正常。结论饮用白酒所致急性重度中毒者可能更易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临床工作中需加以注意。
李杰宾丁宁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代谢紊乱
急诊医师应用床旁超声诊断创伤性气胸的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急诊医师应用床旁超声诊断创伤性气胸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多发伤患者112例,入选患者在3h内完成床旁超声、X线及胸部CT检查.记录超声、X线及CT诊断气胸的部位、数量及耗时,以CT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和X线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并比较超声与X线诊断气胸的效能.结果 23例(26侧)经CT诊断为气胸,应用床旁超声诊断气胸24侧,误诊1侧,漏诊3侧;应用X线诊断气胸14侧,漏诊12侧.超声诊断气胸结果与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25),X线诊断气胸结果与C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对创伤性气胸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优于X线[88.5%(95%置信区间:68.7% ~ 96.9%)比53.8%(95%置信区间:33.7% ~ 72.9%),98.2%(95%置信区间:97.3% ~99.9%)比94.6%(95%置信区间:91.7%~97.6%),98.5%(95%置信区间:95.3%~99.8%)比94.3%(95%置信区间:90.0% ~ 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位于前胸部的气胸12侧,其中超声漏诊3侧,X线全部漏诊.超声诊断耗时明显少于胸部X线及CT[(6.8±1.6) min比(23.2±5.1)、(32.8 ±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诊医师应用床旁超声检查对创伤性气胸的诊断效能与CT相似,且敏感度、准确率优于胸部X线。
李杰宾朱捷王宇杜庆霞丁宁
关键词:创伤性气胸超声急诊
AIS-APS评分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估AIS.APS评分(acuteischemic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core)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7d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连续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应用AIS—APS评分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入选的30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评分,根据患者7d内SAP的发生率,分析AIS-APS评分法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SAP的作用。并检测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总计有12.9%(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罹患肺炎。依据AIS-APS评分法:极高危组28~35分、高危组21-27分、中度危险组14-20分、低危险组7~13分和极低危险组0-6分的患者7d内发生SAP的比率分别是90.8%、66.5%、23.5%、8.32%、3.85%。量表和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结构效度检测结果与量表理想的结构相一致。结论AIS-APS评分法是一种操作性强的,能对卒中者SAP罹患风险进行分层评价的工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利用AIS-APS评分法有助于临床工作中快速筛选出SAP高危患者,对SAP患者可予及早诊断和早期干预。
杜庆霞丁宁李维轶李杰宾尹雪莲张萌秦超王宇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
右美托咪定对心肺复苏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DEX)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氧化应激反应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仅给予麻醉、气管插管和血管穿刺,不行窒息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组(CPR组)和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EX组),均采用窒息法制备大鼠心搏骤停模型,行标准心肺复苏,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DEX组即刻给予DEX 50μg/kg缓慢静脉注射,CPR组即刻给予与DEX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分别在基础状态下及ROSC后3 h、12 h、24 h抽取大鼠动脉血,并测定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结果 S组大鼠均存活至24 h;CPR组大鼠经复苏后有11只恢复自主循环,其中9只存活至24 h;DEX组大鼠经复苏后有10只恢复自主循环,且均存活至24 h。3组大鼠在基础状态下MDA水平和SOD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CPR和DEX组大鼠复苏后其MDA水平逐渐增高,而SOD活性逐渐减低,均于12 h达到最高(低)值。DEX组大鼠在复苏后3 h、12 h、24 h其MDA水平明显低于CPR组大鼠[3 h:(5.56±1.19)nmol/ml比(8.54±1.44)nmol/ml,12 h:(8.13±1.93)nmol/ml比(13.60±2.97)nmol/ml,24 h:(6.36±1.17)nmol/ml比(9.82±1.38)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EX组大鼠在复苏后3 h、12 h、24 h其SOD活性明显高于CPR组大鼠[3 h:(152.50±13.59)U/ml比(135.09±12.97)U/ml,12 h:(124.30±14.58)比(95.45±17.79)U/ml,24 h:(132.50±11.61)比(106.63±9.34)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大鼠心肺复苏后氧化应激反应,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DA产生、上调SOD活性实现的。
李杰宾杜庆霞丁宁王宇
关键词:心肺复苏右美托咪啶丙二醛超氧化物岐化酶
肺部超声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超声不能用于含气脏器的诊断,所以一直以为肺部是超声诊断的盲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1-3,18]应用超声诊断气胸、肺水肿、肺不张、肺实变等,尤其在气胸和肺水肿的应用报道最多.因此本文重点介绍超声在气胸及肺水肿的应用进展,为临床医师开展肺部超声检查提供借鉴.
李杰宾
关键词:气胸肺水肿危重患者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心肺复苏后早期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心肺复苏后早期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插管、血管穿刺,不进行窒息及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均采用窒息法制备大鼠心脏骤停模型,行标准心肺复苏,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右美托咪定组即刻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50 μg/kg,心肺复苏组即刻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在基础状态及ROSC后3、12、24 h抽取3组大鼠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均存活至ROSC后24 h;心肺复苏组大鼠经复苏后有11只恢复自主循环,其中9只存活至ROSC后24 h;右美托咪定组大鼠经复苏后有10只恢复自主循环,10只大鼠全部存活至ROSC后24 h.3组大鼠在基础状态下TNF-α、IL-1β、ICAM-1及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大鼠复苏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均增高,但右美托咪定组大鼠ROSC后3、12、24 h的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低于心肺复苏组[TNF-α,3 h:(23±5)ng/L比(40 ±6) ng/L,12 h:(39±9) ng/L比(84±10) ng/L,24 h:(49±9) ng/L比(92±9) ng/L; IL-1β,3 h:(65±24) ng/L比(101 ± 24) ng/L,12 h:(95±25) ng/L比(162±46) ng/L,24 h:(120±42) ng/L比(212±42)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美托咪定组大鼠在复苏后24 h的ICAM-1和VCAM-1水平明显低于心肺复苏组大鼠[(7.9±2.3)μg/L比(18.6±6.3)μg/L,(9.9 ±3.7)μg/L比(20.5±7.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抑制大鼠心肺复苏后早期炎性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减轻全身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李杰宾杜庆霞丁宁王宇
关键词:心肺复苏炎性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