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均

作品数:189 被引量:1,40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9篇生物学
  • 19篇农业科学
  • 17篇医药卫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3篇放线菌
  • 25篇多样性
  • 19篇活性
  • 17篇嗜盐
  • 17篇系统发育
  • 15篇微生物
  • 14篇植物
  • 13篇发育分析
  • 12篇嗜盐放线菌
  • 12篇系统发育分析
  • 11篇基因
  • 10篇菌株
  • 8篇代谢产物
  • 8篇系统学
  • 8篇链霉菌
  • 7篇药用
  • 7篇木聚糖
  • 7篇菌属
  • 6篇药用植物
  • 6篇木聚糖酶

机构

  • 117篇云南大学
  • 63篇中山大学
  • 29篇中国科学院新...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教育部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河南师范大学
  • 6篇吉首大学
  • 5篇塔里木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河北大学
  • 4篇贵州医科大学
  • 4篇南方海洋科学...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九江学院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广东轻工职业...
  • 2篇南阳理工学院

作者

  • 189篇李文均
  • 69篇徐丽华
  • 56篇姜成林
  • 50篇唐蜀昆
  • 26篇职晓阳
  • 18篇姜怡
  • 17篇张玉琴
  • 13篇崔晓龙
  • 12篇张永光
  • 10篇李丽
  • 10篇赵立兴
  • 9篇田新朋
  • 9篇徐平
  • 9篇陈华红
  • 8篇文孟良
  • 8篇陈义光
  • 7篇明红
  • 6篇李铭刚
  • 6篇陈国忠
  • 6篇高磊

传媒

  • 42篇微生物学报
  • 37篇微生物学通报
  • 19篇云南大学学报...
  • 11篇微生物学杂志
  • 5篇中国抗生素杂...
  • 5篇生物资源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纪念中国微生...
  • 2篇2006中国...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草药
  • 1篇编辑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2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12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14篇2006
  • 10篇2005
  • 17篇2004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高温木聚糖酶菌株选育、稳定性研究及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聂国兴王俊丽明红张建新曹香林聂鑫琳刘凯张玲李文均张峰
本项目是在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饲用木聚糖酶稳定性研究及稳定剂开发”、“耐高温木聚糖酶产酶菌株的选育”、“固定化木聚糖酶的理性设计与生产技术研究”和“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液体发酵工艺体系的建立”的共同支持下,主持...
关键词:
关键词:木聚糖酶菌株选育颗粒饲料鱼类饲料
链霉菌分类方法学研究近展被引量:6
2002年
链霉菌是重要的资源微生物 ,由于具有重要的商业及学术价值而被广泛研究。但链霉菌属内的分类关系仍未能很好解决。主要介绍了当前链霉菌的分类方法研究状况 ,强调了运用基因型和表型相结合多相分类方法对链霉菌进行分类的重要性。
徐平李文均姜成林
关键词:系统进化指纹图谱
稀有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方法被引量:41
2007年
为了设计稀有放线菌的分离方法,对噬菌体S7,S3,重铬酸钾、萘啶酮酸、利富平、硫酸庆大霉素、柱晶白霉素、放线酮、制霉菌素等抑制剂及几种碳源进行了试验,设计或改良了几种培养基,研究它们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效果.发现噬菌体能有效降低常见链霉菌的出菌率,重铬酸钾抑制真菌、细菌的效果好,MOPS、海藻糖、丙烯酰胺和乙二胺四乙酸能提高稀有放线菌的出菌率.推荐海藻糖-脯氨酸培养基、改良高氏2号、改良脯氨酸培养基作为稀有放线菌分离培养基.还提供了一些分离稀有放线菌的经验.
彭云霞姜怡段淑蓉李文均徐丽华
关键词:稀有放线菌培养基
1株具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放线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2
2004年
从云南河口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稀有放线菌YIM30243T.该菌株具有很强的抑制一氧化氮(NO)合成酶活性.通过对其进行的包括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以及16SrDNA序列等方面的多相分类研究,确定其为诺卡氏菌属的1个新种,我们将其命名为白色诺卡氏菌(Nocardiaalbasp.nov.).该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气生菌丝呈黄白色至粉红白色,基内菌丝黄白至黄褐色.气生菌丝、基内菌丝均呈不规则断裂.
李文均姜怡王栋Reiner M Kroppenstedt徐丽华姜成林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成酶诺卡氏菌稀有放线菌RDNANOS
未/难培养微生物可培养策略研究:机遇与挑战被引量:2
2023年
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众多、功能多样,虽体积微小但功能强大,关乎人类的安全健康和生态的稳定发展,在整个地球生命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7世纪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努力获得、了解和利用这些微生物,然而目前分离方法的局限性使得环境中绝大部分微生物仍不能被纯培养,严重阻碍了我们对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因此,如何分离获得这些仍未被培养出来的“暗物质”是微生物研究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本文分析了环境中制约微生物分离培养的因素,综述未/难培养微生物可培养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论述优化的传统培养方法及网络导向培养、膜扩散培养、微流控分选培养和细胞分选培养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探索多技术联合使用策略,为未/难微生物资源的挖掘及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李斌斌吴丹妮聂国兴周宇光周宇光蔡曼
关键词:分离培养方法
青海两盐湖细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2
2004年
用DGGE法和纯培养法 ,对青海柯柯盐湖、茶卡盐湖底泥及周边土壤样品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两个盐湖存在大量的未知细菌 ,分离到的纯培养仅占实有细菌的小部分。采用多相分类方法 ,鉴定了 1 2株纯培养细菌 ,属 5个可能的新种 ,另有一株菌可能成立一个新属。认为提出新思路、设计新程序 ,从自然极端环境取样 ,分离未知菌 。
柴丽红崔晓龙彭谦徐丽华姜成林王涛李文均段若玲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DGGE
CRISPR/Cas工具——分子遗传研究的新刃被引量:1
2017年
遗传与变异体现着生命之美和生命之奥妙,前人在不断探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谨的体系和科学的方法——遗传学。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基因编辑工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发现的CRISPR/Cas系统作为基因编辑工具箱中的新刃,以其特异性强、靶向性好、适用性广的特点迅速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并且,在探索生命暗物质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新的CRISPR/Cas系统被发现并应用在遗传研究等领域。为此,本文综述目前CRISPR/Cas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力图从其系统多样性、分子工作机制及遗传研究应用等方面,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系统了解CRISPR/Cas系统及其研究现状的窗口,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李文均田野
关键词:基因调控表观遗传学
鱼类肠道菌群影响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9年
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健康、促进肠道发育、抵抗病原入侵、调节机体能量吸收和脂质代谢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在鱼类学研究中,由于种类繁多、食性差异大、生存环境复杂多变,导致鱼类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在总结常见鱼类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鱼类饵料组成、水环境因子、物种、基因型、发育阶段、养殖模式及投喂策略对鱼类肠道菌群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以期为鱼类肠道菌群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孟晓林李文均李文均
关键词:鱼类肠道菌群水环境因子
云南大学放线菌资源研究历史回顾、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被引量:5
2013年
放线菌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自1980年云南大学省微生物研究所放线菌研究组成立以来,30余年不图急功近利,始终坚持放线菌资源与利用研究,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使我国"放线菌资源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形成目前有15名博士参与的云南大学"放线菌资源与利用"省级创新团队.作者全面介绍了云南大学放线菌资源研究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其发展现状给予理性分析,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的放线菌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李文均徐丽华姜成林
关键词:放线菌多样性生态学分类学
三株杀粘虫放线菌的分类鉴定被引量:16
2004年
菌株YIM31331、YIM31333、YIM3135 5是从云南省丽江、中甸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具有产杀粘虫活性物质菌株。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 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 ,认为菌株YIM 31331属于链霉菌属的Streptomycessubrutilus,YIM31333属于指孢囊菌属Dactylosporangiumaurantiacum ,YIM3135 5属于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 angiumvulgare。
吴文龙段淑蓉李文均段若玲徐丽华姜成林
关键词:粘虫链霉菌属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