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丽华

作品数:154 被引量:1,359H指数:23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生物学
  • 15篇医药卫生
  • 14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2篇放线菌
  • 17篇活性
  • 14篇微生物
  • 13篇多样性
  • 12篇植物
  • 11篇嗜盐
  • 11篇系统发育
  • 11篇链霉菌
  • 10篇内生放线菌
  • 9篇嗜盐放线菌
  • 8篇土壤
  • 8篇抗生素
  • 8篇发酵培养
  • 7篇肿瘤
  • 7篇系统发育分析
  • 7篇细菌多样性
  • 7篇菌株
  • 7篇发育分析
  • 6篇药用
  • 6篇生物活性

机构

  • 138篇云南大学
  • 12篇教育部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吉首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塔里木大学
  • 3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楚雄师范学院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云南盐化股份...
  • 2篇基尔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江苏食品职业...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154篇徐丽华
  • 80篇姜成林
  • 69篇李文均
  • 41篇唐蜀昆
  • 33篇赵立兴
  • 33篇姜怡
  • 30篇崔晓龙
  • 21篇彭谦
  • 16篇张玉琴
  • 14篇文孟良
  • 14篇陈华红
  • 13篇职晓阳
  • 13篇陈义光
  • 12篇柴丽红
  • 12篇李一青
  • 11篇李铭刚
  • 11篇王涛
  • 10篇徐平
  • 9篇赵国振
  • 9篇陈有为

传媒

  • 38篇微生物学通报
  • 28篇云南大学学报...
  • 22篇微生物学报
  • 5篇中国抗生素杂...
  • 4篇微生物学杂志
  • 3篇中国药物化学...
  • 2篇生物技术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2006中国...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药学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记者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16篇2008
  • 12篇2007
  • 22篇2006
  • 10篇2005
  • 21篇2004
  • 18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常球菌属的分类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6年
异常球菌属的菌株是一类对引起细胞致死效应的辐射有极强抵抗能力的细菌,这类菌株不形成内生孢子,细胞呈球形或杆状,不具运动性。1956年,Anderson从经过射线灭菌处理后的肉罐头中发现了第一个异常球菌属的菌株(Deinococcusradiodurans)R1,该菌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以期阐明其抗辐射机制。伴随着微生物分类技术的发展,异常球菌属菌株的分类地位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目前,该属已涵盖了20个有效发表种。也由于异常球菌属菌株耐受辐射的能力是大肠杆菌忍耐辐射能力的千倍之上,而使其应用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张玉琴李文均郝涤非徐丽华姜成林
高温放线菌属两菌株的化学分类和分子分类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从云南温泉和火山口分离出两株嗜热放线菌YIM60013和YIM60032。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以及16SrDNA序列进行了研究,并与高温放线菌的已知种进行了比较,初步认为这是高温放线菌属的两个新种,分别命名为白色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albussp.nov)和云南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yunnanensissp.nov)。两个新种在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上均产生单孢子,纯细胞壁和全细胞糖分析表明含meso DAP和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及少量的葡萄糖。菌丝体自溶或非自溶,气生菌丝白色或灰色,碳源利用类型有所不同。
李文均田勇强段若玲徐丽华张忠泽姜成林
关键词:高温放线菌属菌株化学分类分子分类
海洋放线菌分离方法被引量:20
2006年
海洋放线菌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介绍了样品采集及预处理,海水使用,培养基组成,抑制剂使用及微囊化方法分离海洋放线菌的方法。
姜怡唐蜀昆唐蜀昆王永霞李文均
关键词:海洋放线菌
新疆塔里木盆地可培养嗜盐放线菌系统发育多样性被引量:25
2008年
应用纯培养手段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从塔里木盆地高盐环境土壤样品中分离的18株可培养嗜盐放线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8株嗜盐放线菌可归为3个科(Glycomycetaceae、Pseudonocardineae和Nocardiopsaceae),在有效发表的5个属的嗜盐放线菌中有4个属的嗜盐放线菌被分离到。多数菌株属于Actinopolyspora属(38.9%)、Nocardiopsis属(27.8%)和Streptomonospora属(22.2%),是塔里木盆地高盐环境中嗜盐放线菌的优势类群。这些分离菌株中,菌株YIM 92370与最近种的相似性为92%,在Glycomycetaceae科内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极有可能代表Glycomycetaceae科的一个新属。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高盐环境中存在有较为丰富的嗜盐放线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并且潜藏着新类型的放线菌资源。
关统伟吴晋元唐蜀昆徐丽华李文均张利莉
关键词:嗜盐放线菌RRNA系统发育分析塔里木盆地
云南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资源研究
徐丽华李文均秦盛李洁赵国振姜怡赵立兴职晓阳唐蜀昆姜成林
在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国际合作等项目的资助下,项目组从云南不同地区采集了180多种药用植物,深入系统地开展了云南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资源的研究,揭示了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生物活性...
关键词:
关键词:药用植物
滇西热泉中9个16S rDNA克隆的分析被引量:8
2003年
用免培养法 (Culture independentapproach)从腾冲大滚锅和龙陵大沸泉两个高温热泉中获得的 1 6SrDNA ,经克隆筛选 ,测定了其中 9个克隆的 1 6SrDNA插入片段的近全序列 ,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9个克隆中有 4个是Thermus属、 2个是Bacillus属、1个是Hydrogenobacter属、 1个是Pseudomonas属 ,还有 1个在Thermodesulfobacteriaceae科 ,介于Geothermbacterium属和Thermodesulfobacteria属之间。
王涛柴丽红郭春雷崔晓龙徐丽华彭谦姜成林
关键词:热泉免培养法克隆
肉色链孢囊菌和桔橙指孢囊菌发酵液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2010年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利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对放线菌肉色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 carneum)与桔橙指孢囊菌(Dactylosporangium aurantiacum)发酵液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从肉色链孢囊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嘌呤核苷(1),2′-脱氧腺苷(2),5,7,4′-三羟基异黄酮(3)。从桔橙指孢囊菌发酵液中也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嘌呤核苷(1),5,7,4′-三羟基异黄酮(3),2′-脱氧尿嘧啶核苷(4)。
杨亚滨杨雪琼刘超曹艳茹赵立兴徐丽华丁中涛
关键词:化学成分
一种新四聚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新的四聚肽化合物,其特点是通过发酵培养保藏登记号为CCTCCM2013728的一株链霉菌菌株(Streptomycessp.)YIMR8,再从其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提取物,得到分子式为C<Sub>30</Sub...
李一青戎贺赵立兴徐丽华
文献传递
放线菌生物活性物质的高通量筛选被引量:9
2004年
放线菌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最多的一类微生物.最近3年,我室从云南省采集土样,分离到3000多株放线菌、真菌,选择其中2600株,进行发酵,制备成提取物,利用自建的抗氧化、抑制乙酰胆碱酶、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AGE等模型和高通量筛选系统进行了筛选,筛选到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菌株.对高通量筛选的有关问题及初步筛选结果进行了讨论.
姜怡杜冠华孙秋彭云霞李凌枫徐丽华
关键词:放线菌生物活性物质高通量筛选药物开发发酵乙酰胆碱脂酶
大水面放养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大水面放养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分别对云南滇池紫根水葫芦放养区(ZW)、野生型普通水葫芦放养区(PW)、未放养水葫芦对照区(CK)水体中细菌进行分离,并对其16S r R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从ZW、PW、CK 3种水体分离得到54、49、40株菌落形态差异的细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17、3.07、2.73,细菌数量分别为1.35×107、8.35×106、2.70×106 CFU/L。16S r RNA序列分析表明,ZW、PW、CK 3种水体可培养细菌主要包括变形菌门α亚群(Alphaproteobacteria,35.1%、32.4%和4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8.9%、32.4%和20%)、变形菌门β亚群(Betaproteobacteria,13.5%、5.9%和16.0%)、变形菌门γ亚群(Gammaproteobacteria,13.5%、14.6%和12.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3.5%、8.8%和8.0%)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2.7%、5.9%和4.0%)。在属的水平上,3种水体仅有鞘氨醇盒菌属(Sphingopyxis)、红细菌属(Rhodobacter)、黄色杆菌属(Xanthobacter)、新鞘脂菌属(Novosphingob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链霉菌属(Steptomyce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10个属的细菌为共有菌属。【结论】大水面放养水葫芦提高了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改变了细菌的群落结构。
郑有坤刘凯熊子君苗翠苹陈有为徐丽华赵立兴
关键词:水葫芦富营养化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