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挺

作品数:44 被引量:305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神经阻滞
  • 19篇超声
  • 17篇臂丛
  • 17篇超声引导
  • 15篇臂丛神经
  • 13篇臂丛神经阻滞
  • 11篇手术
  • 9篇麻醉
  • 7篇神经传导阻滞
  • 7篇锁骨
  • 7篇小儿
  • 6篇神经刺激
  • 6篇神经刺激器
  • 6篇介入
  • 6篇介入性
  • 5篇镇痛
  • 5篇坐骨
  • 5篇坐骨神经
  • 5篇超声检查
  • 4篇上臂

机构

  • 4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44篇李挺
  • 28篇徐旭仲
  • 16篇李军
  • 11篇吴道珠
  • 9篇黄品同
  • 9篇余微萍
  • 8篇连庆泉
  • 6篇南洋
  • 6篇金勉
  • 4篇杨琰
  • 4篇卢园园
  • 4篇马剑峰
  • 3篇施通
  • 3篇马剑锋
  • 3篇寿红艳
  • 3篇郭献阳
  • 2篇叶琦刚
  • 2篇吕夕明
  • 2篇刘若海
  • 2篇曹亲亲

传媒

  • 7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2006年浙...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浙江医学
  • 2篇海峡药学
  • 2篇2005年浙...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2006年浙...
  • 1篇第三届全国临...
  • 1篇第十一次长江...
  • 1篇第一届中华麻...
  • 1篇2012第二...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4篇2006
  • 9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自控肌间沟持续臂丛神经镇痛的效果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比较两种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自控肌间沟臂丛神经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拟行上臂或肩部手术患者50例,年龄18~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技术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并留置导管,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随机分成两组:0.1%罗哌卡因组(A组)与0.25%罗哌卡因组(B组),每组25例,无背景持续输注,单次PCA量为5 mL,锁定时间15 min,1 h限制剂量为20 mL。术后0.5、3、6、24 h(t1~4),评估患者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及运动阻滞程度,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与B组比较,A组静息和活动的疼痛VAS平均评分、平均运动阻滞评分较高(P<0.01)。静息状态下,A组t4时的疼痛VAS评分高于B组(P<0.01),活动状态下,A组t2~4时的疼痛VAS评分高于B组(P<0.01);A组患者患肢手部麻木感的病例多于B组(19:8,P<0.05),Horner综合征的病例少于B组(3:13,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用于自控肌间沟臂丛神经镇痛的效果优于0.1%罗哌卡因,但对颈交感神经的影响较大。0.1%罗哌卡因可满足静息状态下的镇痛,并保持一定自主活动功能。
李挺马剑峰刘若海南洋余微萍李军
关键词:臂丛神经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1年
背景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且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小儿区域麻醉。目的超声通过实时成像方法来定位目标神经,使麻醉医师在实施小儿神经阻滞时能够直视各种解剖结构,观察穿刺针进针深度及局麻药扩散情况,从而提高了小儿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减少了并发症。内容目前研究集中于超声引导下各种小儿神经阻滞的实施及超声成像特征,同时也要了解超声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小儿区域麻醉中应用的优势。趋向超声引导会成为区域麻醉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小儿麻醉开创新的方向。
南洋李挺李军
关键词:超声引导小儿麻醉区域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传统上神经阻滞需要借助于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针刺感觉异常及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技术寻找神经。但是,超声技术正使神经阻滞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麻醉医师已经能够通过超声成像技术直接观察神经及周围的结构,在实时的超声引...
徐旭仲李挺
文献传递
高频超声对臂丛神经的显像和定位的价值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臂丛神经显像和定位的价值。方法:采用10-14MHz超声探头对30例志愿者行臂丛神经检查,主要在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及腋下四个部位。在11例志愿者臂丛分布的四个部位上,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进针及定位神经...
吴道珠徐旭仲李挺黄品同黄福光吕夕明杨琰杨春鹏
文献传递
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8
2011年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来评价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价值,旨在探讨一种新的外周神经阻滞方法。方法:选择上肢前臂及手部、血管造瘘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超声引导锁骨上(SCB)和锁骨下(ICB)二组,每组各60例,各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阻滞,两组测定麻醉操作时间,分别记录腋神经、上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的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并发症,并评定麻醉效果。结果:高频超声能成功地引导到达靶神经,并能清晰地显示局麻药的扩散。SCB组和ICB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分别为(4.5±3.2)min,(3.9±1.6)min,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CB组的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起效时间分别为(8.3±3.1)min、(7.1±2.8)min和(3.8±4.1)min,ICB组分别为(4.1±2.0)min、(3.6±1.7)min和(8.5±1.8)min,SCB的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的起效时间较ICB组长,而桡神经的起效时间较短(P<0.05);两组麻醉完善率为100%。SUB组麻醉有效率86%,INF组有效率8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CB的组Horner`s综合征发生率为16%,ICB无并发症。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其能监测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可行的区域麻醉方法,尤其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更为安全有效。
吴道珠黄品同李挺徐旭仲余微萍杨琰
关键词:超声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的可行性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不同局麻药用量对感觉和运动阻滞程度的影响,探讨锁骨上臂丛神经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的可行性。方法:择80例行上肢手术的成人病人,ASAⅠ~Ⅲ级,体重50~80kg均行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
李挺吴道珠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超声
文献传递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小儿下肢手术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小儿下肢手术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应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可行性。方法:25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儿,入室后浅麻醉,患侧在上侧卧,通过髂后上棘作棘突连线的垂线,此线外1/4与内3/4交点做棘突连线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髂骨边缘向头端1cm处为腰丛穿刺点;分别作股骨大转子与髂后上棘的连线(股髂线)和股骨大转子与骶裂孔的连线(股骶线),通过股髂线的中点作垂线,此线与股骶线的交点为坐骨神经穿刺点,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分别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结果:25例患儿均成功诱导出相应的肌肉运动,均成功在浅全麻复合神经阻滞下完成手术,术后镇痛平均时间为(4.8±1.6)h,术中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变化,术后无尿潴留、呼吸抑制、躁动和呕吐等并发症。腰丛穿刺位置与患儿年龄和体重显著相关。结论:小儿腰丛和坐骨神经的穿刺位点在体表有固定的解剖关系,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好,可应用于小儿下肢手术。
寿红艳郭献阳李挺余微萍徐旭仲
关键词:小儿腰丛坐骨神经神经刺激器
术中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术中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15例腰椎骨折椎板减压、切复内固定患者实施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组,观察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经皮氧饱和度(SPO2)、心脏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的变化。记录降压前(T1)、降压后10min(T2)、20min(T3)、30min(T4)和停降压后30min(T5)的上述数据。记录插管后降压前(T1)、降压后30min(T4)和停降压后30min(T5)3个时间点的氧供(DO2)、氧耗(VO2)以及动脉乳酸浓度(La)的变化。结果心率T2和T3高于T1(P<0.05或0.01);CVPT2和T3低于T1(P<0.05或0.01);动脉乳酸浓度T2、T3较T1升高(P<0.05或0.01)。结论术中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时HR加快,CO无明显变化,动脉乳酸浓度升高,氧供和氧耗无明显变化。
余微萍徐旭仲金勉李挺楼文文连庆泉
关键词:氧消耗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血流动力学氧代谢乳酸浓度切复内固定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本文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超声技术的基础知识、神经及周围结构的超声回声表现、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论述。
徐旭仲李挺
关键词:临床麻醉神经阻滞超声引导
文献传递
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在分娩镇痛中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无产科及脊麻-硬膜外阻滞禁忌症的阴道分娩单胎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罗哌卡因+布托啡诺硬膜外腔给药用于分娩镇痛;对照组(50例),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观察两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例数、镇静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后VAS评分较镇痛前显著降低,观察组催产素使用例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在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给药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不良反应小。
卢园园李挺胡明品李军
关键词:硬膜外罗哌卡因布托啡诺分娩镇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