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平

作品数:145 被引量:1,168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7篇建筑科学
  • 7篇水利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污染
  • 20篇土壤
  • 19篇营养化
  • 19篇富营养化
  • 18篇水质
  • 16篇水体
  • 15篇石膏
  • 15篇脱硫
  • 15篇脱硫石膏
  • 13篇淀山湖
  • 11篇烟气
  • 11篇烟气脱硫
  • 11篇烟气脱硫石膏
  • 11篇气脱
  • 10篇盐碱
  • 10篇营养物
  • 10篇藻类
  • 10篇河道
  • 10篇
  • 9篇湖泊

机构

  • 103篇上海市环境保...
  • 78篇华东师范大学
  • 15篇东华大学
  • 12篇上海大学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华东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应用技术...
  • 3篇同济大学
  • 3篇玉溪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科技馆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大理洱海...
  • 1篇上海建科建设...
  • 1篇杭州植物园

作者

  • 145篇李小平
  • 33篇陈小华
  • 29篇孙从军
  • 26篇程曦
  • 12篇赵振
  • 12篇罗启仕
  • 11篇刘晓臣
  • 10篇陈漫漫
  • 9篇张利权
  • 9篇王菲菲
  • 8篇李青青
  • 8篇耿春女
  • 8篇毛玉梅
  • 7篇孙远军
  • 6篇梁霞
  • 6篇陈无歧
  • 6篇谌伟
  • 6篇李丹
  • 6篇季兆友
  • 6篇贺坤

传媒

  • 10篇上海环境科学
  • 8篇湖泊科学
  • 6篇环境科学
  • 5篇生态学报
  • 5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环境工程技术...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给水排水
  • 2篇土壤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15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18篇2009
  • 27篇2008
  • 17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中氮、磷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为了评价周丛藻类系统对受污染景观河道水体氮、磷污染物处理效果,以及最佳污染物去除浓度,通过设置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并模拟藻类自然生长条件,于2006年夏秋之季,对该周丛藻类系统的水质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标准培养液条件下20%的平均去除率,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中TN、NH4+-N去除率分别可达30%和50%以上,其中TP平均去除率则相对较低(<10%);②系统最大氮污染物去除率(TN>65%,NH4+-N>80%)出现在进水TN浓度约11.0mg.L-1条件下,而TP去除率则随进水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③试验期间,系统中周丛藻类生物量增加54%,Chl-a浓度增加58.2%,同时藻类群落由试验初期的颗粒态硅藻、绿藻为主,演替为以丝状和颗粒状蓝、绿藻为主.
梁霞李小平史雅娟
关键词:周丛藻类污染物水质净化
我国第三级阶梯湖泊富营养化特征的区域差异性
2012年
为了探明位于我国地形地貌第三级阶梯内不同湖泊区域富营养化特征的区域差异性,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地形地貌第三级阶梯内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并探讨不同湖泊区域受这些自然地理因素影响程度及机理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与经度、纬度、年均温、多年平均降水量呈二次( 三次) 函数关系,曲线的顶点是东北平原-山地和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点。三个湖泊区域浮游植物生物量(Chl-a浓度)对营养物TN和TP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长江中下游平原Chl-a浓度对TN和TP的响应程度较华北平原高,导致长江中下游平原TN和TP浓度平均值和离散程度较华北平原低,但其Chl-a浓度平均值和离散程度却较华北平原高。东北平原-山地TN、TP和Chl-a浓度平均值及离散程度均最低,但浮游植物对TP的响应程度却是最高的,说明对TP的利用效率最高。
曹金玲许其功席北斗李小平杨柳燕江立文魏自民
关键词:总氮总磷叶绿素A
农业流域的河流生态护坡技术研究被引量:34
2006年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区为例,研究农业流域的河流生态护坡技术。针对农业流域的生态环境特征,重点研究土壤生物工程这一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在机场镇生态河道示范区内尝试应用多种土壤生物工程护坡技术。2004年春季示范区的河流生态护坡工程全部竣工后,对生态护坡工程的生态效果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工程护坡技术非常适用于农业流域的河流坡岸,河岸植被群落得到了良好恢复,河流的坡岸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陈小华李小平
关键词:农业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
基于SD模型的洱海TN、TP削减策略研究
通过建立洱海流域社会环境经济耦合模型,在洱海水环境承载力基础上,结合洱海流域'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设置不同情境,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预测分析未来10年洱海流域TN、TP入湖量情况,得出比较合理的流域协调发展综合方案...
刘晓臣李小平陈小华程曦王菲菲陈无歧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总氮含量总磷含量
文献传递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相关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为探明我国湖泊营养物浓度及富营养化状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曲线拟合方法分析了我国湖泊的TN浓度和TP浓度,浮游植物生物量(Chl-a浓度)以及湖泊营养状态指数(TLI)与湖泊所处地理位置指标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关系(文中数据未含港澳台)。结果发现,我国湖泊TN浓度和TP浓度与经度和纬度显著正相关,与海拔显著负相关;但纬度对TN浓度和TP浓度变化的解释度仅为3.0%和3.7%,小于经度和海拔对TN浓度和TP浓度变化的解释度。Chl-a浓度和TLI随经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与纬度的相关性较弱。
曹金玲许其功席北斗李小平杨柳燕江立文魏自民吴献花
关键词:总氮总磷叶绿素A营养状态指数
农业流域的河流生态护坡技术研究
农业流域河流的护坡植被在控制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区为例,研究农业流域的河流生态护坡技术。针对农业流域的生态环境特征,重点研究土壤生物工程这一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在机...
陈小华李小平
关键词:农业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
文献传递
SD模型在洱海流域营养物削减策略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洱海富营养化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洱海流域营养物输运转移特征的基础上,应用VENSIM-DSS构建了洱海流域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SD耦合模型.模型由7个子系统组成,确定了一套适用于洱海流域的耦合模型特征参数.对入湖TN、TP进行追根溯源,模拟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入湖TN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生活污水子系统和干湿沉降子系统,以上4大子系统占入湖TN的88%;入湖TP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生活污水子系统和水土流失子系统,以上4大子系统占入湖TP的89%.以此为基础通过设置4种不同的营养物削减情景,模拟未来10年入湖TN、TP的变化,并通过构建的政策评价子系统和DILLON模型定量评价不同削减方案的可行性,提出最优洱海流域营养物削减方案.
刘晓臣李小平陈小华程曦王菲菲陈无歧
关键词:洱海SD模型
HACH替代试剂测定低COD浓度水样的实验研究
2007年
为节省测试费用,选择HACH的替代试剂对水样进行消解,而后用反应管在HACH分光光度计上比色测定,产生的误差较大.对消解样品改用滴定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与传统回流法一致,两者的相对误差在5%之内,另外用该方法对4组标准水样进行测定,相对偏差均小于10%,准确度也0.04%~3.35%的范围内.该替代方法具有试剂用量少、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在室内进行批量测试.
孙远军李小平黄廷林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HACH替代试剂
基于GABI软件的碳钢产品喷涂工艺生命周期评价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采用GaBi 6.0软件提供的CML2001方法对小风灯生命周期过程进行分析,挑选CML2001方法中重要的五类环境影响指标,即全球变暖(GWP)、富营养化(EP)、酸化(AP)、臭氧损耗潜势(OD...
姜雪李小平董珑丽
关键词:碳钢喷涂工艺生命周期评价
文献传递
生态水景社区的景观湖补水方案及水质控制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针对上海郊区一大型生态水景社区景观湖工程,研究其湖体补水方案和水质控制技术方案。景观湖的补水方案主要采用社区雨水收集和外围河道引水。水质控制方案主要采用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潜流湿地处理技术以及水动力循环、生态浮床、曝气增氧、生物栅等湖内水质净化技术来控制内源污染,并采用生物截流设施等分散式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湖滨植被缓冲带以及入湖雨水排放口生态过滤系统控制社区雨水径流可能引起的外源污染。
陈小华孙从军李小平
关键词:补水水质控制雨水收集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