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启仕

作品数:127 被引量:779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专利
  • 4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5篇污染
  • 38篇土壤
  • 34篇污染土
  • 34篇污染土壤
  • 21篇重金
  • 21篇重金属
  • 20篇污染物
  • 19篇土壤修复
  • 17篇降解
  • 12篇地下水
  • 12篇重金属污染
  • 12篇金属污染
  • 10篇生物修复
  • 10篇重金属污染土...
  • 10篇稳定化
  • 10篇污染地下水
  • 10篇金属污染土壤
  • 9篇电场
  • 9篇原位修复
  • 6篇电动力学

机构

  • 95篇上海市环境保...
  • 26篇清华大学
  • 22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东华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上海格林曼环...

作者

  • 127篇罗启仕
  • 43篇张长波
  • 31篇杨洁
  • 31篇王旌
  • 31篇高洁
  • 28篇朱杰
  • 23篇李青青
  • 23篇王慧
  • 22篇李忠元
  • 20篇孟梁
  • 20篇喻恺
  • 19篇张锡辉
  • 18篇林匡飞
  • 15篇朱悦
  • 13篇郭琳
  • 13篇卢聪
  • 13篇廖志强
  • 12篇朱江
  • 12篇李小平
  • 12篇李炳智

传媒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7篇环境科学
  • 5篇上海环境科学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环境化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土壤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污染治理...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第二届全国环...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2007中国...
  • 1篇第三届全国环...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1篇2015
  • 18篇2014
  • 28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1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锤式桨叶的单滚轴式多功能污染土壤异位修复实验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锤式桨叶的多功能污染土壤异位修复实验设备。它包括多功能破碎搅拌单元和配套多模式容器单元;前者包括调速电机、电机转速控制器、联轴器、电机轴、传动机构、轴承、支架、破碎搅拌轴、多通道管道;多个锤式桨叶沿...
张长波罗启仕杨洁李忠元
文献传递
非均匀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5
2004年
非均匀电动力学技术是正在发展中的环境修复技术 ,其特点之一是不破坏原有的环境系统。通过小型实验研究了非均匀电动力学及其运行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分析了非均匀电动力学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 ,同时研究了非均匀电动力学系统的能耗和运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合适的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壤原有的特征 ,降低能量消耗 ,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罗启仕张锡辉王慧钱易
关键词:土壤自然环境
秸秆类生物质热解的热重-红外联用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在氮气气氛下,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来自上海市金山区的两种秸秆类生物质(水稻秸秆和芦苇秸秆)热解过程中的失重特性和气体产物释放特性进行了实时在线分析。结果表明,升温速率的增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热滞后现象,热裂解过程向高温侧移动;采用积分法对两种秸秆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秸秆类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参数,水稻和芦苇秸秆的热解反应是一级反应;两种秸秆的热解产物主要为H2O、CO2、CO、CH4;水稻秸秆热解的DTG曲线及CO2的析出峰为单峰,而芦苇秸秆热解的DTG曲线及CO2的析出峰为双峰;气体析出规律的差异与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比例有关。
侯静文王瑞斌孟梁罗启仕华诚
关键词:秸秆生物质热解
直流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机理被引量:2
2008年
电场作用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效率密切相关。文章利用改进的PCR-DGGE(多聚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不同电场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变化,分析了直流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与电场条件有关,合适的电场条件有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电场形式、强度和施加方式不当则会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受到明显影响。电场作用下土壤性质的变化、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的迁移作用和致死效应.以及微生物对环境压力的生理响应等是电场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机制。为了避免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不利影响,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时需要采用合适的电场条件。
沈根祥罗启仕周海花赵庆节刘芳梁丹涛
关键词:直流电场根际土壤微生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一种苯系物降解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系物降解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所述筛选方法包括取污染土壤样品于密闭血清瓶中,经驯化、分离和纯化后获得,首次对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高效降解苯进行了系统性研究;AL‑5菌能在10h内完...
崔长征张磊李莹莹陈欣张峰王震沈佳敏金嘉璐吕树光林匡飞罗启仕
文献传递
土壤电动修复中电极切换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通过细菌计数和Biolog方法,研究了在3.0V·cm-1的电压梯度下,不同电场切换周期(24h、5h、10min和1min)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梯度为3.0V·cm-1的电场作用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但会轻微地降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电场切换不能改变这种电场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长时间的电场处理下,电极反应对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多样性损害严重,切换电场电极能有效消除电极效应,电场电极切换周期≤5h时,可保护电极附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当切换周期≤10min时,不仅可保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保护微生物数量。研究结果说明了电场电极切换能有效降低电极反应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揭示了电场电极切换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规律,为电场电极切换方法在污染土壤电动强化生物修复技术中的深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赵庆节沈根祥罗启仕刘芳梁丹涛顾海蓉
关键词:电场土壤修复BIOLOG微生物多样性
活性炭纤维负载的基于NaBiO<Sub>3</Sub>的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利用其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纤维负载的基于NaBiO<Sub>3</Sub>的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利用其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方法。制备方法:活性炭纤维先后用氨水、硝酸、丙酮与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待用;将NaBiO<Sub>3...
喻恺罗启仕张长波朱杰高洁
文献传递
直流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机理被引量:20
2008年
电场作用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效率密切相关。利用改进的PCR-DGGE方法研究了不同电场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变化,分析了直流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与电场条件有关,合适的电场条件有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电场形式、强度和施加方式不当则会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受到明显影响。电场作用下土壤性质的变化、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的迁移作用和致死效应,以及微生物对环境压力的生理响应等是电场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机制。为了避免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不利影响,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时需要采用合适的电场条件。
沈根祥周海花罗启仕赵庆节梁丹涛刘芳
关键词:直流电场根际土壤微生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HDTMA改性蒙脱土对土壤Cr(Ⅵ)的吸附稳定化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以钠基蒙脱土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为改性剂,制备了系列有机蒙脱土改性材料,并将其用于Cr(Ⅵ)污染土壤的稳定化处理研究.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阳离子交换量以及电动电位等表征结果表明,随着HDTMA投加量的增加,蒙脱土层间距从1.25 nm增加到2.13 nm,表面粗糙度下降,比表面积从38.91m^2·g^(-1)降低到0.42 m^2·g^(-1),可交换的阳离子数量从62 cmol·kg^(-1)降低到9.9 cmol·kg^(-1),且表面电性由-29.1 m V升高到5.59m V.毒性浸出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的有效性与土壤初始Cr(Ⅵ)浓度、蒙脱土的投加量、养护时间以及HDTMA的改性量均有关.随着HDTMA改性量的增加,有机改性蒙脱土对Cr(Ⅵ)的物理吸附作用下降而对污染物的静电作用增强,静电吸附作用是改性蒙脱土对土壤Cr(Ⅵ)的稳定化效果增强的主要原因.
蒋婷婷喻恺罗启仕吉敏林匡飞
关键词:有机蒙脱土土壤稳定化
活性炭纤维与电动力学协同净化饮用水方法及装置
活性炭纤维与电动力学协同净化饮用水方法及装置,涉及一种净化饮用水的方法及设备。本发明是在活性炭纤维滤料上施加电场,使电流直接通过活性碳纤维滤料;然后使待净化水通过活性碳纤维滤料,在电场和流场作用下使水得到净化。由于施加了...
张锡辉朱帅罗启仕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