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宁烨

作品数:30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病毒
  • 7篇艾滋病
  • 6篇细胞
  • 5篇人胚
  • 5篇人胚肝
  • 5篇体外
  • 5篇基因亚型
  • 5篇感染者
  • 5篇艾滋病病毒
  • 4篇人类免疫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 4篇人胚肝细胞
  • 4篇胚肝细胞
  • 4篇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
  • 4篇免疫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病毒
  • 4篇耐药
  • 4篇肝细胞

机构

  • 28篇广西壮族自治...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贵港市疾病预...
  • 3篇南宁市疾病预...
  • 2篇柳州市疾病预...
  • 2篇桂林市疾病预...
  • 2篇钦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防城港市疾病...
  • 1篇河池市疾病预...
  • 1篇南宁市第四人...
  • 1篇百色市疾病预...
  • 1篇北海市疾病预...
  • 1篇崇左市疾病预...
  • 1篇贺州市疾病预...
  • 1篇玉林市疾病预...
  • 1篇梧州市疾病预...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30篇方宁烨
  • 15篇李剑军
  • 11篇梁淑家
  • 10篇冯向阳
  • 9篇沈智勇
  • 7篇熊绮梦
  • 7篇蓝光华
  • 6篇张鸿满
  • 6篇唐振柱
  • 5篇周崇兴
  • 5篇王斌
  • 5篇王江伟
  • 4篇蒋解花
  • 4篇朱秋映
  • 4篇庞贤武
  • 3篇岑平
  • 3篇陆华湘
  • 3篇朱金辉
  • 3篇葛宪民
  • 3篇曾高峰

传媒

  • 8篇应用预防医学
  • 5篇中国艾滋病性...
  • 5篇中华卫生杀虫...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第24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唐振柱李剑军林玫张鸿满梁淑家刘伟朱秋映朱金辉方宁烨周崇兴王斌王江伟
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为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课题背景:广西艾滋病流行形势非常严峻,部分市县疫情严重,性途径传播比例逐年增大。截至2010年12月31日,累计报HIV/AIDS63127例,累计报告数排名...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分子流行病学
4种杀虫剂对南宁市致倦库蚊幼虫的毒效测定
目的:研究4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南宁市5城区致倦库蚊幼虫的LC50毒效进行测定。 方法:采用WHO幼虫浸液法。 结果: 4种杀虫剂对5城区幼虫LC50依次为敌敌畏(0.984 1~1.295 6 mg...
蒋解花冯向阳谭毅熊绮梦方宁烨
关键词:杀虫剂致倦库蚊氯氰菊酯残杀威
文献传递
广西HIV-1分子流行病学20年被引量:13
2017年
1996年广西报告首例本地居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1]。广西艾滋病疫情从开始的以静脉吸毒传播、局部地区流行为主,随后发展到以异性传播为主并蔓延到广西各县市。许多学者用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其毒株来源及其演变规律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发现随着疫情扩散蔓延、传播主要方式的变化,广西HIV-1流行毒株、亚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对广西20多年来HIV-1分子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李剑军方宁烨张鸿满沈智勇唐振柱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HI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吸毒传播流行毒株艾滋病疫情
HIV/AIDS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前后病毒学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成人HIV/AIDS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后病毒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007~2009年在南宁、柳州市3个治疗点开始接受HAART且年满18岁的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定期随访截止2010年12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6、12、24、36个月时采集抗凝全血,采用EasyQ方法检测血浆HIV-1病毒载量。结果 (1)本文共招募了415例成人HIV/AIDS,在治疗前病毒载量的中位数为74 200copies/mL,其中<50为0%;50~为2.2%;1 000~为9.1%;10 000~为41.7%;100 000~为45.8%;≥1 000 000为1.2%。(2)在治疗后第6、12、24、36个月时,病毒抑制率分别为95.0%、96.8%、97.3%和98.6%。与治疗前的病毒抑制率比较,各治疗时间的病毒抑制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良好依从性等规范化治疗条件下,3个治疗点HAART治疗效果显著,绝大部分病人可持续抑制病毒复制。
李剑军唐振柱江河方宁烨王斌王江伟张鸿满
关键词:病毒载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2018年广西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估及基因型耐药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了解广西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ART)8~15个月的治疗效果和基因型耐药情况,为广西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2018年7-10月,运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纳入297例接受抗病毒治疗8~15个月的广西HIV-1感染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采集血液样本,分离血浆用于病毒载量测定,对病毒载量> 1 000拷贝/mL的样本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 297例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8~15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病毒治疗失败率为4.0%(12/297,病毒载量> 1 000拷贝/mL)。至少出现一种抗病毒基因型耐药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2.4%(7/297)。病毒抑制失败人群中耐药发生率为53.8%(7/13)。7例发生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其中6例有高度耐药,其主要耐药突变位点为M184V;有6例发生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全部为高度耐药,主要突变位点为K103N和Y181C。结论广西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8~15个月后耐药率低,属于低流行状态,绝大部分病人病毒得到有效抑制,病毒抑制失败的病人有一半以上由高度耐药造成。
梁娜唐凯玲方宁烨李剑军梁冰玉庞贤武何芹周崇兴沈智勇蓝光华梁淑家叶力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耐药
4种杀虫剂对致倦库蚊幼虫的毒效测定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测定4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南宁市5城区致倦库蚊幼虫的毒效。方法采用WHO幼虫浸液法。结果4种杀虫剂对5城区致倦库蚊幼虫的LC50敌敌畏为0.9841~1.2956mg/m^3,残杀威为0.0061~0.0209mg/m^3,氯氰菊酯为0.0019~0.0032mg/m^3,双硫磷为0.0012~0.0024mg/m^3。结论从4种杀虫剂对致倦库蚊幼虫的毒效来看.以双硫磷最好,残杀威、氯氰菊酯对幼虫毒效次之,敌敌畏毒效最差.
蒋解花冯向阳谭毅熊绮梦方宁烨
关键词:杀虫剂致倦库蚊毒效测定
茶多酚对体外培养人胚肝细胞生存率及DNA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茶多酚对体外培养人胚肝细胞(L-02细胞)生存率及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采用50、100、250、500、1000mg/L浓度的茶多酚分别干预12、24、36、48h,用倒置显微镜观...
刘丹丹方宁烨肖德强曾高峰贾亮邓祥发王志清鲁力
文献传递
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分析
2023年
目的 分析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14个城市2020年1至6月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程度。结果 共615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 3种主要亚型的构成比分别为57.4%(353/615)、17.1%(105/615)和22.4%(138/615)。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NRTI(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发生耐药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8例(1.3%)、18例(2.9%)和0例。NRTI和NNRTI位点突变率最高的分别为M184V(0.7%)和K103N(1.8%)。22例(3.6%)至少对任意一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药,其中,对NRTI耐药4例(0.7%)、NNRTI耐药14例(2.3%),同时产生耐药4例(0.7%);对蛋白酶抑制剂未产生耐药。NNRTI治疗前耐药率高于NRTI(2.9%比1.3%;χ^(2)=3.929,P=0.047)。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替诺福韦、阿巴卡韦、利匹韦林、依非韦伦、奈韦拉平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治疗前耐药所占比例分别为0.8%、0.3%、0.7%、1.0%、1.3%、2.8%、2.9%和0。结论 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为2020年广西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主要流行毒株,其治疗前耐药仍处于低度流行水平。
方宁烨韦文翠李剑军岑平冯献湘阳冬唐凯玲梁淑家邵玉兰陆华湘江河孟琴刘帅凤朱秋映陈欢欢蓝光华阳世雄周丽芳莫靖林葛宪民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亚型
0.5%氟虫腈杀红火蚁饵剂防治城市绿地红火蚁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0.5%氟虫腈杀红火蚁饵剂对城市绿地的红火蚁的现场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单蚁巢表面施药方法施药。每巢按10 g^l5 g的剂量施药,施药后每次观察时段对仍有活蚁的活动蚁巢进行补充施药。观察7 d、15 d、30d、45 d、60 d和75 d的杀灭效果。结果 0.5%氟虫腈杀红火蚁饵剂对现场的红火蚁杀灭效果良好,试验区施药7 d后红火蚁活动蚁巢明显减退,施药15 d、30 d的活动蚁巢校正减退率分别为64.8%和95.1%,施药60 d后活动蚁巢减退率均达到100.0%,工蚁校正减退率为100.0%,达到控制效果;75 d观察未发现新的活动蚁巢。结论 0.5%氟虫腈杀红火蚁饵剂单独使用能快速控制城市绿地的红火蚁。
冯向阳方宁烨黄永幸冯东王勇
关键词:红火蚁氟虫腈饵剂
2.5%吡虫啉居美杀蟑胶饵防制宾馆德国小蠊效果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2.5%吡虫啉居美杀蟑胶饵在宾馆现场防制德国小蠊的效果。方法在广西4个城市的7所宾馆约1.2万m2面积,按0.1~0.4g/m2的剂量施药,首次施药后的第3、7、15、30、45天对德国小蠊进行密度监测,并根据胶饵消耗情况适当补充。结果施药后3天德国小蠊密度明显下降,下降率为81.5%~95.4%之间,第45天密度下降率为97.8%~100%之间。连续施药无拒食现象。结论2.5%吡虫啉居美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适口性好、杀灭率高、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适用于各种宾馆内对德国小蠊的连续防制。
段润宁冯向阳方宁烨熊绮梦马彦国
关键词:杀蟑胶饵德国小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