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涛

作品数:45 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心病
  • 13篇冠心病
  • 10篇动脉
  • 9篇心肌
  • 9篇心力衰竭
  • 9篇衰竭
  • 8篇他汀
  • 8篇介入
  • 8篇磺酸
  • 8篇磺酸钠
  • 8篇伐他汀
  • 8篇阿托
  • 8篇阿托伐他汀
  • 7篇细胞
  • 6篇心肌梗死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强心
  • 5篇强心胶囊
  • 5篇芪苈强心胶囊

机构

  • 44篇河北北方学院...
  • 10篇河北省人民医...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怀来县医院
  • 1篇华北油田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作者

  • 45篇徐涛
  • 28篇李方江
  • 12篇李会贤
  • 9篇宋郁珍
  • 8篇杨文粹
  • 8篇李跃
  • 8篇刘欣
  • 8篇陈立锋
  • 8篇张哲
  • 7篇袁桂莉
  • 7篇赵九安
  • 7篇王亚玲
  • 6篇石金铮
  • 5篇郭丽峰
  • 4篇梁海峰
  • 4篇秦少强
  • 3篇李清
  • 3篇王蕊
  • 3篇赵久安
  • 3篇张凡

传媒

  • 12篇河北医药
  • 10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2
  • 5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9
2012年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探讨其抗心力衰竭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苈强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2、0.6、0.3 g/(kg.d)],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4周开始灌胃给药,连续8周。检测血流动力学,心室指数,及血浆中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MMPs活性。结果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芪苈强心胶囊组较模型组心室指数、ET-1、Ang-Ⅱ和TNF-α水平下降,MMP-2、MMP-9活性下降,TIMP-1表达升高。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通过抑制MMPs活性、调节MMP/TIMP平衡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徐涛李方江陈立锋李会贤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心力衰竭心室重构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PPAR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力衰竭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苈强心胶囊高、中、低组(1.2、0.6、0.3g/kg),每组12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4周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8周。检测血流动力学,处死大鼠,测定血浆中ET-1、Ag-Ⅱ和TNF-α含量,取大鼠心肌组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模型组比较,芪苈强心胶囊组ET-1、Ag-Ⅱ和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0.0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或<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与上调PPARα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徐涛郭丽峰陈立锋李方江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心力衰竭PPARΑ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皮素1、脑钠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6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作为对照。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浆ET-1、BNP水平。将1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80例,观察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B组在观察A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疗程为3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浆ET-1、BNP水平。同时比较2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组血浆ET-1、BN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ET-1、BN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BNP水平与心功能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A组和观察B组ET-1、BN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B组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其机制与降低血浆ET-1、BNP水平有关。
田丰永王锦鹏徐涛刘欣张哲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内皮素1脑钠肽
IL-18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贝前列素钠干预后的表达趋势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脑钠肽(BNP)在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HLH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水平差异以及服用贝前列素钠后IL-18、BNP表达变化。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例行体检及诊治的86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PHLHD患者(PH-LHD组)1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104例。超声心动图法检测PH-LHD组及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且通过超声指标反映的肺动脉高压水平将PH-LHD组分成轻、中、重3组,检测各组中外周血IL-18及BNP的表达量;另外将PH-LHD患者分成贝前列素钠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同样检测各组中外周血IL-18及BNP的表达水平。结果 PASP、IL-18、BNP在PH-LHD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表达水平(P<0.001);IL-18、BNP的指标值表达为重度PH-LHD>中度PH-LHD>轻度PH-LHD(P<0.001);贝前列素钠干预后7~30 d间,PASP、IL-18、BNP的表达水平总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总体各干预时期之间表达差异显著(P<0.001),但个别体现在干预中后期差异不明显,无差异性显著表现(P>0.05)。结论经贝前列素钠干预后IL-18在PH-LHD患者中表达显著降低,提示贝前列素钠可能作为PH-LHD治疗中的一种靶向药物。
石金铮耿鹤群李方江徐涛李会贤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脑钠肽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刘欣徐涛张哲王锦鹏田丰永
该研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声等仪器全面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在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作用的基础上,采用Real time-PCR、Elisa等技术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角...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08年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微循环并防止微血栓形成。
任玉芳任翠莲李方江徐涛宋郁珍李会贤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丹参多酚酸盐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
miR-21靶向调控配体蛋白1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miR-21靶向调控配体蛋白1(Jagged-1)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心脏冠状动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分别心脏冠状动脉注射rAAV9-miR-21-inhibitors-NC病毒载体和rAAV9-miR-21-inhibitors病毒载体。采用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的方法来构建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比例,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测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跨膜融合蛋白1(Notch1)和配体蛋白1(Jagged-1)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的心肌梗死比例分别为0,(57.48±6.58)%,(56.88±7.08)%和(21.06±3.33)%;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分别为1.01±0.05,4.75±0.32,4.55±0.52和1.89±0.08;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99±0.08,7.82±0.18,7.85±0.14和2.15±0.26;α-SM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4,5.78±0.22,5.75±0.25和2.56±0.38;Notch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7,4.22±0.35,4.15±0.41和2.07±0.33;Jagged-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6,4.38±0.25,4.33±0.31和1.78±0.17。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iR-21可靶向调控Jagged-1的表达,抑制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纤维化。
徐涛王超
关键词:MIR-21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
芪苈强心胶囊对H_2O_2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PPAR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抗心力衰竭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30只H9C2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每组6只,采用100μmol/LH2O2处理6h造成心肌细胞损伤模型,5组给药后继续培养12、24、48h,测定细胞增殖率和LDH漏出率。5组给药孵育48h后,收集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PPARα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均能增加H9C2细胞增殖活性(P<0.05或<0.01),抑制LDH漏出率(P<0.05或<0.01),RT-RCR和Westernblot方法结果显示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PPARα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或<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通过上调PPARα的表达,发挥其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徐涛郭丽峰任峻青李方江陈立锋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H9C2细胞PPARΑ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抑郁障碍及心理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抑郁障碍情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5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抑郁障碍调查评分。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SDS评分分别为(36.54±4.25)和(46.17±6.42)(P<0.01),手术前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冠脉介入术后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5.6%,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抑郁障碍。
李方江张凡岳炳红王永丽徐涛宋郁珍李会贤杨文粹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干预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西孟旦,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NT-proBNP、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素-1(ET-1)、内皮源性一氧化氮(NO)]、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在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减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治疗组(P<0.05),2组患者的LVEF在治疗后均增高(P<0.05),同时观察组的LVEF升高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TnI、CK-MB、LDH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cTnI、CK-MB、LDH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ET-1均有所下降(P<0.05),NO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T-1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观察组的N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的血清IL-6、hs-CRP、PCT水平在治疗后均降低(P<0.05);经治疗,观察组的血清IL-6、hs-CRP、PCT水平比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在治疗后不同程度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用于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可有效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和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修复心肌损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杨志绢徐涛钱明月
关键词: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老年人左西孟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