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方江

作品数:151 被引量:710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7篇动脉
  • 36篇心肌
  • 28篇冠状
  • 28篇冠状动脉
  • 24篇心病
  • 23篇冠心病
  • 22篇介入
  • 21篇心肌梗死
  • 21篇梗死
  • 15篇蛋白
  • 15篇心力衰竭
  • 15篇衰竭
  • 15篇缺血
  • 15篇慢性
  • 15篇介入治疗
  • 15篇冠脉
  • 14篇综合征
  • 12篇心脏
  • 12篇血管
  • 11篇血清

机构

  • 133篇河北北方学院...
  • 43篇河北北方学院
  • 6篇张家口医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怀来县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北油田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长春市心理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50篇李方江
  • 48篇王晓元
  • 43篇李会贤
  • 32篇杜美玲
  • 30篇李飞星
  • 29篇张爱爱
  • 28篇徐涛
  • 25篇张鹏祥
  • 19篇张文婷
  • 19篇秦少强
  • 18篇石金铮
  • 17篇王蕊
  • 17篇李跃
  • 16篇王亚玲
  • 15篇张占帅
  • 14篇袁桂莉
  • 13篇李清
  • 11篇赵九安
  • 11篇要彤
  • 11篇杨文粹

传媒

  • 10篇中国老年学杂...
  • 10篇河北北方学院...
  • 10篇河北北方学院...
  • 8篇河北医药
  • 6篇中国循证心血...
  • 5篇张家口医学院...
  • 4篇医学综述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4篇山东医药
  • 4篇心脑血管病防...
  • 4篇中国医药
  • 4篇神经药理学报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天津医药

年份

  • 8篇2023
  • 9篇2022
  • 17篇2021
  • 15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7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PPAR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力衰竭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苈强心胶囊高、中、低组(1.2、0.6、0.3g/kg),每组12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4周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8周。检测血流动力学,处死大鼠,测定血浆中ET-1、Ag-Ⅱ和TNF-α含量,取大鼠心肌组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模型组比较,芪苈强心胶囊组ET-1、Ag-Ⅱ和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0.0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或<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与上调PPARα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徐涛郭丽峰陈立锋李方江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心力衰竭PPARΑ
疑似急性心肌梗死胃体大弯侧间质瘤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
2020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61岁,于2019-05-0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大汗、上腹部间歇性胀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02次/min,Ⅱ、Ⅲ、aVF导联Q波、ST段低平、T波低平(图1),考虑“急性下壁心肌梗塞”,静脉点滴多巴胺3μg·(kg·min)^-1后血压132/70 mmHg,转入我院。
师玥齐宁李方江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急性心肌梗死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HD患者分为CHD并Hp阴性组48例,CHD并Hp阳性未抗Hp治疗组(NAHp)32例及CHD并Hp阳性抗Hp治疗组(AHp)40例,其中AHp组包括Hp根除组(EHp)28例、Hp未根除组(NEHp)12例。所有患者给予CHD药物常规治疗,包含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二级预防,Hp治疗采用14 d四联法。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脂及炎症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前,与CHD并Hp阴性组比较,NAHp组和AHp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EHp组、NEHp组及NAHp组的TC、TG、LDL-C、ox-LDL、CRP、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4周治疗后,与NEHp组比较,EHp组中TC、TG、LDL-C、ox-LDL、CRP、Hcy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NAHp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根除Hp治疗有助于改善CHD患者脂质异常和炎症反应,进一步优化控制CHD的危险因素。
谭俊晖王晓元杜美玲张爱爱李飞星易梦阳李方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冠心病血脂炎症C反应蛋白
不稳定型斑块炎症标记物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炎症反应参与不稳定型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到破裂全过程,炎症因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金属蛋白酶、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等与不稳定性斑块密切相关。该文对与不稳定型斑块相关的炎症标记物做一综述。
王晓元赵薇李方江杜美玲秦少强李会贤张占帅李飞星张爱爱梁丽芳
关键词:炎症标记物炎症反应
IL-18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贝前列素钠干预后的表达趋势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脑钠肽(BNP)在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HLH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水平差异以及服用贝前列素钠后IL-18、BNP表达变化。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例行体检及诊治的86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PHLHD患者(PH-LHD组)1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104例。超声心动图法检测PH-LHD组及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且通过超声指标反映的肺动脉高压水平将PH-LHD组分成轻、中、重3组,检测各组中外周血IL-18及BNP的表达量;另外将PH-LHD患者分成贝前列素钠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同样检测各组中外周血IL-18及BNP的表达水平。结果 PASP、IL-18、BNP在PH-LHD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表达水平(P<0.001);IL-18、BNP的指标值表达为重度PH-LHD>中度PH-LHD>轻度PH-LHD(P<0.001);贝前列素钠干预后7~30 d间,PASP、IL-18、BNP的表达水平总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总体各干预时期之间表达差异显著(P<0.001),但个别体现在干预中后期差异不明显,无差异性显著表现(P>0.05)。结论经贝前列素钠干预后IL-18在PH-LHD患者中表达显著降低,提示贝前列素钠可能作为PH-LHD治疗中的一种靶向药物。
石金铮耿鹤群李方江徐涛李会贤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脑钠肽
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超氧化物歧化酶酶蛋白活力浓度、丙二醛浓度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丙二醛(manlondialdehyde,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side dismutase,SOD)酶蛋白活力浓度的影响。方法 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n=8),采用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复灌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动脉下仅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直接恢复再灌注;缺血后适应组:缺血后30 min即刻给予3轮复灌30 s/缺血30 s作为后适应,再灌注120 min。检测3组MDA浓度、SOD酶蛋白活力浓度。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较假手术组外周血MDA浓度明显升高(P<0.01),SOD酶蛋白活力浓度明显降低(P<0.01);缺血后适应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外周血MDA浓度明显降低(P<0.01),SOD酶蛋白活力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兔外周血MDA浓度升高,SOD酶蛋白活力浓度降低;缺血后适应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外周血MDA浓度,提高SOD酶蛋白活力浓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李方江张文婷王晓元
关键词:缺血后适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任玉芳陈勇项峰陈艳梅胡晓燕刘晓明汤建华李方江张斌
课题以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集聚率、P 选择素及改善微循环方面的影响,以阐明其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微循环和防止微血栓形成的作用机...
关键词: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心绞痛血小板功能
血清IL-18水平与慢性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慢性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H-LHD)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100例PH-LHD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积极干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18水平。随访1.5年,根据随访结果将PH-LHD患者分为死亡或心脏移植组、无移植存活组,比较两组血清IL-18水平。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血清IL-18最佳诊断界值,并根据血清IL-18最佳诊断界值分为高IL-18(>45 ng/L)、低IL-18≤45 g/L)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清IL-18与PH-LHD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100例PH-LHD患者经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死亡或心脏移植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水平均高于无移植存活组(P均<0.01)。高IL-18组心功能分级Ⅱ~Ⅲ级、右心室射血分数≥35%、无移植存活率分别为41.51%、49.06%、62.26%,低IL-18组心功能分级Ⅱ~Ⅲ级、右心室射血分数≥35%、无移植存活率分别为68.09%、74.47%、82.98%,两组比较,P均<0.05。血清IL-18水平、心功能分级、右心室射血分数是影响PH-LHD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PH-LHD患者血清高IL-18水平与近期预后差有关。
石金铮耿鹤群李月琴魏娟李方江李会贤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肺动脉高压
介入治疗371例冠心病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在本院心内科于 2 0 0 2 .9~ 2 0 0 4 .5月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 371例的主要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科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共 371例 ;总并发症发生率5 .12 % ,冠状动脉痉挛 1.6 2 %、急性闭塞 0 .2 7%无再流 1.0 8% ,室颤 0 .2 7%、冠状动脉夹层1.35 %、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 0 .5 4%等。结论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介入器械的改进 ,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但仍应引起介入医师的重视。
李方江徐涛赵九安王亚玲杨文粹梁海峰李跃王建琴张强李清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心病并发症冠状动脉
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Bcl-2和Bax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17年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中心区、半暗带区的病理变化分别主要为坏死、凋亡,其引发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Bcl-2家族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近年来,相关医学研究表明,辛伐他汀一方面能够促进胆固醇的降低,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凋亡进行积极抵抗等,在动物缺血前给药及离体灌注实验中能够将良好的前提条件提供给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减轻。
李会贤李方江石金铮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BAX表达辛伐他汀离体灌注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