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姝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家蝇3龄幼虫纤维素酶的检测
- 研究背景昆虫可以通过纤维素酶消化环境中植物纤维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而在陆生植物纤维素的生态循环和生物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蝇属于双翅目昆虫,目前双翅目昆虫中黄杨木潜叶虫、毛蠓科和大蚊科等已有纤维素酶活性的相关报道。...
- 胡蓉张姝吴建伟国果付萍
- 关键词:家蝇纤维素酶活性
- 文献传递
- 家蝇幼虫消化器官中纤维素酶的组成及酶活性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采用DNSA法研究家蝇3龄幼虫各消化器官中纤维素酶的组成及特性。结果表明,家蝇各消化器官均含有内切β-1,4-葡聚糖酶(endo-β-1,4 glucanase,EC 3.2.1.4,EG)、外切β-1,4-葡聚糖酶(exo-β-1,4-glucanase,EC3.2.1.91,CBH)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EC 3.2.1.21,BG)。家蝇消化器官中EG、CBH和BG的最适反应时间均为60min,最适反应温度为50℃,这些酶在体外的热稳定性较好,在50℃以下处理1h能保持较高的活性。这三种纤维素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配比关系和活性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中肠的酶活性最高,在最适反应条件下,EG、CBH和BG的酶活性分别达到1.02±0.033IU/mg、1.57±0.070IU/mg和1.2±0.048IU/mg。
- 张姝胡蓉吴建伟国果付萍
- 关键词:家蝇纤维素酶消化器官酶活性
- 家蝇取食粗纤维后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是昆虫降解纤维素起关键作用的限速酶,在糖原降解和糖类代谢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用粗纤维含量不同的饲料饲养家蝇Musca domestica,分为对照组(粗纤维含量为30%)、实验组1(粗纤维含量为40%)和实验组2(粗纤维含量为50%)。分别在家蝇发育的不同时期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DNSA法检测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果显示,β-葡萄糖苷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酶活性随家蝇的个体发育逐渐提高(P<0.05),并且与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呈正相关(P<0.05)。实验组1β-葡萄糖苷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提高了1.7~2.4倍,酶活性提高了1.04~1.37倍;实验组2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提高了3.1~5.0倍,酶活性提高了1.19~2.25倍。这些结果表明取食粗纤维对家蝇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量及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
- 张姝胡蓉吴建伟国果付萍
- 关键词:家蝇个体发育Β-葡萄糖苷酶粗纤维
- 家蝇3龄幼虫石蜡切片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探讨适合家蝇3龄幼虫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并通过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家蝇3龄幼虫的组织结构及其多糖和糖蛋白的分布。实验结果显示,Carnoy固定液或加入TritonX-100的多聚甲醛固定液都适合家蝇3龄幼虫的固定,固定后切除部分表皮是保证脱水和包埋成功的关键。实验成功获得家蝇3龄幼虫石蜡切片,清楚地显示了家蝇3龄幼虫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排泄系统、血细胞、呼吸系统、表皮、肌肉和脂肪体的组织结构,在骨骼肌纤维、表皮细胞和脂肪体细胞的胞质中均见糖原颗粒,在中肠和马氏管上皮腔面有纹状缘分布。研究结果为蝇类的分类和防治提供了较系统的形态学资料,并为进一步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位功能分子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 胡蓉张姝吴建伟国果付萍
- 关键词:组织学形态学石蜡切片幼虫家蝇
- 家蝇纤维素酶的检测及酶活性与其发育的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解家蝇能否降解利用纤维素,采用DNSA法检测家蝇幼虫纤维素酶活性及酶学特性;并进一步研究纤维素酶活性与家蝇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家蝇都具有滤纸酶活性,活性范围为0.85(±0.035)IU mg-1至10.45(±0.050)IU mg-1;家蝇纤维素酶的组成包含3种酶,即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内切β-1,4-葡聚糖酶(Endo-β-1,4 glucanase,EG)和外切β-1,4-葡聚糖酶(Exo-β-1,4-glucanase,CBH).在pH 5.6的条件下,这3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和60 min,在体外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50℃放置1 h后仍可保持较强的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随着家蝇的发育逐渐增高(P<0.05),卵的酶活性最低,成虫的酶活性最高,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成虫BG、EG和CBH的活性分别为(7.96±0.065)IU mg-1、(9.76±0.080)IU mg-1和(10.86±0.091)IU mg-1.这3种酶的活性在家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均是CBH最高,BG最低.增加家蝇幼虫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3龄幼虫的纤维素酶活性明显提高(P<0.05),而平均体重和体长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家蝇具有完整的降解利用植物纤维素的酶系,其纤维素酶活水平与家蝇的发育密切相关.
- 胡蓉张姝吴建伟国果付萍
- 关键词: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酶活性发育家蝇
- 家蝇β-葡萄糖苷酶基因时空表达差异
- 研究背景:家蝇(Musca.domestica),蝇科、家蝇属,属于双翅目,孳生环境多样,繁殖力极强,饲养家蝇后的饲料比饲养前的质地松软,且饲养后的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较饲养前显著降低,经检测家蝇能够产生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
- 张姝胡蓉吴建伟国果付萍
- 关键词:家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Β-葡萄糖苷酶MRNA
- 文献传递
- 家蝇Ⅲ龄幼虫消化系统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组织定位和表达差异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以家蝇Ⅲ龄幼虫为研究对象,探讨家蝇(Musca domestica)消化系统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的组织分布、表达差异和器官功能定位。方法用原位杂交鉴定家蝇β-葡萄糖苷酶mRNA的组织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纤维素酶的组织定位。分离家蝇Ⅲ龄幼虫消化系统组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家蝇β-葡萄糖苷酶mRNA在消化系统各器官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原位杂交显示,中肠、前肠和唾液腺上皮细胞是家蝇β-葡萄糖苷酶mRNA表达的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唾液腺、前肠和中肠上皮细胞是家蝇幼虫产生和分泌纤维素酶的主要部位。DNS法测定结果显示,家蝇幼虫唾液腺、前肠、中肠和后肠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为(0.80±0.06)、(0.38±0.02)、(1.20±0.05)和(0.26±0.02)IU/mg,各部位间酶活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中肠的酶活性较高,占总酶活性的(45.45±1.27)%,后肠的酶活性最低,为(9.85±0.88)%。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家蝇β-葡萄糖苷酶mRNA只在前肠、中肠和唾液腺中表达,中肠的表达量约为前肠的5倍,唾液腺的表达量约为前肠的3倍,3者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肠未见该基因的表达。结论家蝇Ⅲ龄幼虫前肠、中肠和唾液腺均能分泌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唾液腺和中肠为主要分泌器官。
- 胡蓉张姝吴建伟国果付萍
-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家蝇
- 家蝇β-葡萄糖苷酶在Ⅲ龄幼虫消化系统以外器官的表达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家蝇Ⅲ龄幼虫消化系统以外的器官是否产生β-葡萄糖苷酶。方法解剖显微镜下分离马氏管、气管、脂肪体和体壁等器官组织,反转录PCR检测β-葡萄糖苷酶基因是否在这些组织中表达;用原位杂交鉴定β-葡萄糖苷酶mRNA的组织分布;用纤维素酶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纤维素酶的组织定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β-葡萄糖苷酶在各器官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反转录PCR显示,Ⅲ龄幼虫马氏管、气管和体壁组织有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扩增产物;原位杂交显示,马氏管、气管和体壁上皮细胞内有β-葡萄糖苷酶mRNA分布;免疫组化结果与原位杂交定位基本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β-葡萄糖苷酶mRNA表达量,马氏管>体壁>前肠>气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蝇Ⅲ龄幼虫马氏管、体壁和气管皆能分泌β-葡萄糖苷酶。结合家蝇消化系统多器官也具有分泌β-葡萄糖苷酶的特点,以家蝇β-葡萄糖苷酶为靶点的生物防治措施将有望成为减少家蝇传播人类疾病的新方法。
- 胡蓉张姝黄悦苏敏李红国果付萍吴建伟
-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家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