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兰

作品数:20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6篇胶原
  • 5篇肿瘤
  • 4篇亚群
  • 4篇细胞亚群
  • 4篇淋巴
  • 4篇记忆T细胞
  • 4篇胶原凝胶
  • 4篇肝细胞
  • 3篇皮下
  • 3篇胃癌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淋巴细胞亚群
  • 3篇癌患者
  • 3篇T淋巴细胞
  • 3篇T淋巴细胞亚...
  • 2篇胰腺
  • 2篇体外
  • 2篇晚期
  • 2篇胃癌患者

机构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张兰
  • 8篇徐迎新
  • 7篇刘巨超
  • 7篇李则学
  • 6篇赵云山
  • 6篇张博峰
  • 4篇李力
  • 4篇李荣
  • 4篇刘海亮
  • 3篇李沛雨
  • 3篇梁凯
  • 3篇梁文涛
  • 2篇吴欣
  • 2篇郭振华
  • 2篇徐飞
  • 1篇周芬
  • 1篇卫勃
  • 1篇郗洪庆
  • 1篇康生朝
  • 1篇向大伟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坤泰胶囊对于慢性盆腔炎不孕女性抗炎作用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对于慢性盆腔炎不孕女性抗炎作用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联合坤泰胶囊治疗。所有患者治疗3周,随访1年。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妊娠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变化,统计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83%(55/58)显著高于对照组79.31%(46/58)(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58.62%(34/58)高于对照组的41.38%(24/58)(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雌二醇(estradiol,E2)、AM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E2、AM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4%(14/58)与对照组的13.79%(8/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在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寇晋丽杨潇林云张兰袁湘娟杨建宇
关键词:坤泰胶囊慢性盆腔炎卵巢储备功能炎性反应
免疫细胞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初步研究免疫细胞治疗对胃癌患者免疫记忆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2月在我院普通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253例患者按照是否经过树突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治疗分组,其中免疫治疗组72例,对照组181例,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4^+T(CM)(CD4^+CD45RO^+CD62L^+)、CD8^+T_(CM)(CD8^+CD45RO^+CD62L^+),CD4^+T_(EM)(CD4^+CD45RO^+CD62L^-)及CD8^+T_(EM)(CD8^+CD45RO^+CD62L^-)比例,分析晚期胃癌患者免疫记忆状态,并进一步分析免疫细胞治疗对免疫记忆形成的影响。结果胃癌患者中CD4^+T细胞中以T_(CM)为主,为54.52%±12.76%;而CD8^+T细胞中以T_(EM)为主,为24.49%±11.39%。相比对照组,免疫治疗组外周血中CD8^+T_(CM)比例显著降低(对照组31.59%±9.29%,免疫治疗组24.26%±7.71%,P=0.025),CD4^+T_(CM)比例显著降低(免疫治疗组47.86%±11.77%,对照组60.00%±11.05%,P=0.006),CD8^+T_(EM)显著升高(对照组20.00%±8.43%;免疫治疗组29.93%±12.40%,P=0.013)。结论记忆T细胞可以有效评价胃癌患者抗肿瘤特异性免疫状态,且免疫细胞治疗可以有效重建胃癌患者抗肿瘤免疫记忆。
李则学张兰李沛雨
关键词:胃癌T淋巴细胞亚群记忆T细胞免疫细胞治疗
褪黑素在治疗慢性痛-抑郁共病中的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疼痛和抑郁是对许多有害刺激最常见的神经反应,两者互为彼此的危险因素,疼痛与抑郁的共病关系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寻求一种兼具镇痛、抗抑郁的药物是当前临床管理疼痛与抑郁的迫切目标。松果腺分泌的褪黑素(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镇静和镇痛。褪黑素作为一种止痛剂和抗抑郁药的高效性、安全性以及基本无毒副作用已经在各种疼痛动物模型中得到证实,这使得褪黑素在不同的病理条件下以及在手术患者中得到了临床应用。褪黑素介导的镇痛、抗抑郁作用可能涉及炎性因子、星形胶质细胞、蛋白激酶C(PKC)/N-甲基-D-天冬氨酸(NMDA)通路。然而,目前国内关于褪黑素在疼痛综合征与抑郁中的作用机制报道较少,故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归纳分析了褪黑素镇痛、抗抑郁的作用机理,为推广褪黑素在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曹国定李旭升刘军裴豫琦刘鹏李鹏张兰
关键词:褪黑素慢性痛抑郁共病
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普通外科14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6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取外周血1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以荧光标记抗CD4、CD8、CD45RO和CD62L 4种抗体染色,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4^+中央型记忆T细胞(CD4^+T_(CM),CD4^+CD45RO^+CD62L^+)、CD8^+中央型记忆T细胞(CD8^+T_(CM),CD8^+CD45RO^+CD62L^+)比例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CD3^+CD4^+CD25^+FOXP3^+)比例,比较胃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及T_(CM)和Treg比例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胃癌组CD4^+T_(CM)显著升高(43.32%±9.86%vs 36.97%±6.72%,P=0.022),平均CD8^+T_(CM)比例显著升高(16.79%±9.43%vs 11.41%±4.67%,P=0.028),外周血平均Treg细胞比例显著升高(1.19%±0.24%vs 0.18%±0.09%,P=0.000),三者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结论胃癌患者在荷瘤状态下体内呈现为免疫抑制状态,但存在一定数量的抗肿瘤预存免疫。
李则学张兰李沛雨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记忆T细胞调节性T细胞
抗肿瘤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8+记忆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索建立晚期肿瘤的免疫评估方法,并初步研究抗肿瘤治疗特别是免疫治疗对免疫记忆的影响。方法将31例晚期肿瘤患者按治疗与否分为未治组(17例)与经治组(14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4+中央型记忆T细胞(TCM)、CD8+TCM、CD4+效应型记忆T细胞(TEM)及CD8+TEM比例,分析晚期肿瘤患者免疫记忆特征及免疫治疗对免疫记忆的影响。结果 CD4+T细胞中以TCM为主,而CD8+T细胞中TCM、TEM比例相当。与未治组比较,经治组外周血中CD4+TCM和CD8+TCM比例显著降低(P<0.01,P<0.05),CD8+TEM显著升高(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免疫治疗次数和患者CD8+TCM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747,P=0.002)。结论记忆T细胞可有效评价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且免疫治疗可以有效纠正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耗竭状态。
张兰李则学刘海亮梁文涛梁凯李力徐迎新
关键词:进展期肿瘤记忆T细胞
用新生大鼠肝细胞体外构建工程化肝组织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在供体肝短缺的情况下,构建可植入的工程化肝组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验尝试以新生大鼠肝细胞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工程化肝组织,以期进一步的体内植入。方法:实验于2007-04/08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出生24h以内的雄性SD新生大鼠。②实验过程:采用胰酶消化法获取新生大鼠肝细胞;以2×L-DMEM液(添加地塞米松10μg/L、表皮生长因子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40μg/L及胰岛素0.04U/mL)与液态鼠尾胶原等比例混合;再将肝细胞与胶原凝胶复合构建细胞/凝胶复合物,接种于培养板进行培养。③实验评估:培养后第1,3,5,7,9天,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对工程化组织的生长情况及组织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工程化组织的白蛋白合成功能及尿素的代谢水平进行评价。结果:①肝细胞与胶原凝胶复合后,细胞均匀的分布在复合物中。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肝细胞保持着稳定的细胞形态。②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显示肝细胞活性在生长初期平缓下降,直至第5天时仍然保持75%的细胞活性,之后快速下降。③体外培养5d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肝细胞在胶原凝胶中呈三维立体生长,并保持肝细胞胞体圆形,核大而圆的特异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证实这些肝细胞抗白蛋白抗体染色呈强阳性。④对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和尿素的含量测定表明胶原凝胶中的肝细胞在培养初期保持着稳定的代谢合成功能。结论:用新生大鼠肝细胞及胶原构建出一种有功能的工程化肝组织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应用于今后的工程化肝组织研究。
张博峰赵云山刘巨超张兰李荣徐迎新
一种改良小鼠脓毒症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外科临床实际,早期致死率低,用于脓毒症综合治疗研究的小鼠模型。方法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和改良组。对照组行假手术;CLP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改良组通过CLP后8h行盲肠切除和腹腔生理盐水冲洗建立脓毒症模型。观察各组动物出现死亡时间及24、48、72h累计死亡率;术后4、12、24h分别处死动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肺、肝病理。结果改良组动物出现死亡时间较CLP组明显延迟,术后48、72h累计死亡率虽明显低于CLP组(P〈0.05),但仍分别高达53.3%、80%;术后各时间点WBC较CLP组与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内毒素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但低于CLP组;光镜下见肺泡间隔增宽,间质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水肿伴散在点状坏死,肝窦扩张伴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该脓毒症改良模型具有良好的外科临床相关性,早期致死率低,可重复性好。
郭振华李力刘巨超张兰徐迎新
关键词:脓毒症小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胰腺恶性肿瘤一例
2020年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因其传染性强,临床表现多样,给疫情防控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胰腺恶性肿瘤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有转移,预后极差。本文报道1例武汉火神山医院确诊的COVID-19合并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吴涛戴沛军张兰张兰康生朝康生朝蔡晓庆陈志峰任小龙蔡晓庆李中华李俊韩凤霞任小龙
关键词:胰腺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新活素结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2021年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疗法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CHF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新活素治疗,观察组在新活素基础上结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新活素与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CHF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周芬张兰
关键词:难治性心力衰竭新活素螺内酯培哚普利疗效观察
以胶原凝胶为支架原位构建可注射型工程化肝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为了解决肝移植供体的不足,最具潜力的肝组织工程技术悄然兴起,为肝组织的修复与功能重建开辟了新的前景。目的:探索一种以新生大鼠肝细胞为种子细胞,以胶原凝胶为支架材料,可原位注射的工程化肝组织构建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实验方法探索,于2007-03/2008-02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完成。材料:成年雌性SD大鼠及出生24h以内的雄性新生SD大鼠。方法:以胰酶消化法获取新生大鼠肝细胞,以PKH26标记后与液态胶原复合,采用注射方法植入大鼠肝脏。主要观察指标:于肝细胞/胶原凝胶复合物植入当天及植入后第3,7天序贯取样、切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白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对"类肝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观察植入细胞的示踪荧光。结果:①以胶原为基质构建的工程化肝组织能方便地植入到肝脏。②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移植区域主要由PKH26阳性细胞组成。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移植区域肝细胞在胶原凝胶中可存活、生长。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植入肝细胞能够表达白蛋白。结论:以新生大鼠肝细胞/胶原凝胶为基础构建可原位注射的工程化肝组织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对于发展以组织工程为基础的原位肝脏重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博峰赵云山郭振华刘巨超张兰徐飞李荣徐迎新
关键词:胶原生物医学工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