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连富

作品数:356 被引量:1,311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9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50篇细胞
  • 119篇流式细胞
  • 116篇食管
  • 98篇肿瘤
  • 96篇流式细胞术
  • 80篇蛋白
  • 69篇基因
  • 68篇食管癌
  • 53篇胃癌
  • 52篇免疫
  • 42篇凋亡
  • 30篇组织化学
  • 30篇免疫组织
  • 30篇免疫组织化学
  • 29篇上皮
  • 29篇细胞癌
  • 29篇细胞凋亡
  • 27篇DNA含量
  • 24篇鳞状
  • 22篇青蒿

机构

  • 18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36篇河北省肿瘤研...
  • 101篇河北医科大学
  • 25篇河北医学院
  • 1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3篇肇庆市第一人...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河北省人民医...
  • 5篇河北省职工医...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江苏省肿瘤医...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省儿童医...
  • 3篇唐山市人民医...
  • 3篇徐州市妇幼保...
  • 2篇河北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356篇左连富
  • 158篇郭建文
  • 133篇刘江惠
  • 57篇刘亮
  • 45篇王静
  • 37篇齐凤英
  • 22篇刘淑霞
  • 19篇张祥宏
  • 15篇左静
  • 15篇张玉军
  • 15篇涂响安
  • 15篇刘辉
  • 14篇李金梅
  • 14篇王顺祥
  • 14篇刘俊茹
  • 12篇赵志毅
  • 12篇张林西
  • 12篇刘丽萍
  • 11篇彭利
  • 10篇赵丽

传媒

  • 2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2篇肿瘤
  • 1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1篇癌症
  • 10篇河北医药
  • 10篇基础医学与临...
  • 8篇实用肿瘤杂志
  • 8篇第四届中国肿...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国肿瘤生物...
  • 5篇临床荟萃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2
  • 10篇2011
  • 18篇2010
  • 33篇2009
  • 40篇2008
  • 18篇2007
  • 37篇2006
  • 22篇2005
  • 13篇2004
  • 15篇2003
  • 8篇2002
  • 7篇2001
  • 11篇2000
  • 15篇1999
  • 12篇1998
3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K1δ与COX-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CK1δ与COX-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了6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的癌组织、癌旁组织(30例正常食管上皮、19例轻度不典型增生、1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CK1δ与COX-2的蛋白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中随机选取的40例癌组织、18例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1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进行上述两种蛋白的定量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CK1δ和COX-2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P<0.01),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显著低于癌组织(P<0.01),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中CK1δ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CK1δ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有无纤维膜的侵及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COX-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有纤维膜侵及组中COX-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无纤维膜侵及组(P<0.01),COX-2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CK1δ蛋白与COX-2蛋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82,P<0.01)。结论:CK1δ、COX-2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有望成为评价食管癌恶性程度和转移的指标。
张会超张欣刘辉郭建文刘江惠左连富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检测胃蛋白酶消化时间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凋亡样品制备时,胃蛋白酶消化时间对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0.5%胃蛋白酶分别对胃癌、食管癌、乳腺癌、淋巴瘤和卵巢癌细胞株进行消化,观察不同时间点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检测凋亡的情况。结果多数细胞株消化时间在20~30min时所形成的凋亡峰位较好,而肝癌、淋巴瘤细胞则在15~20min时形成的峰位较好。结论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检测凋亡时,需不断摸索实验的条件,才能得到最佳结果。
刘江惠郭建文王静刘亮李金梅左连富
关键词:胃蛋白酶凋亡
影响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筛选影响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并采用"肾癌根治术"治疗的389例肾细胞癌患者进行随访。将所有资料编码后建立数据库,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总体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比较多种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透明细胞癌307例(78.92%),乳头细胞癌51例(13.11%),嫌色细胞癌21例(5.40%),集合管癌2例(0.51%),未分化8例(2.06%);TNM分期(根据2002年AJCC标准):T1N0M0 198例,T2N0M0 113例,T1N1M0 3例,T2N1M0 10例,T3N0M0 51例,T3N1M0 14例;获得随访268例肾癌根治术后患者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5%、90.7%、75.7%、65.8%;Robson分期:Ⅰ期311例,Ⅱ期40例,Ⅲ期38例;合并瘤栓35例,无瘤栓25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Robson分期"、"合并瘤栓"、"术后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有显著意义(x2=22.50,P=0.001),其中影响肾癌预后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病理分期(TNM分期、Robson分期),回归系数分别为0.533、0.674。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941、2.011(P=0.004,P=0.002);而"性别"、"年龄"、"肾癌三联征"、"病程"、"侧别"、"手术入路"对肾癌根治术后病人预后的影响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肾癌根治术是治疗肾癌的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TNM分期"、"Robson分期"、"合并瘤栓"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治疗"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徐金升张俊霞耿同会王悦芬张爱莉左连富
关键词:肾细胞癌根治性肾切除术预后
CDC25A、Smad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CDC25A、Smad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CDC25A蛋白与Smad3蛋白、细胞增殖指数、细胞凋亡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C25A蛋白在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4例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30例食管鳞癌、5例正常黏膜的细胞凋亡率、增殖指数及CDC25A蛋白、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CDC25A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明显高于正常黏膜(P<0.05),CDC25A在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浸润至纤维膜和未浸润至纤维膜组、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差异显著(P<0.05)。Smad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黏膜(P<0.05)。Smad3蛋白与CDC25A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482,P=0.007)。核膜CDC25A蛋白阳性者的增殖指数高于核膜CDC25A蛋白阴性者(P<0.05);细胞质CDC25A蛋白表达阳性者的凋亡率低于细胞质CDC25A蛋白表达阴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ad3蛋白的下调可能与食管癌中CDC25A蛋白含量升高有关;细胞核中的CDC25A蛋白可能具有促增殖作用;CDC25A蛋白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李金梅王静刘江惠郭建文左连富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CDC25ASMAD3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
FCM对脑星形细胞瘤DNA含量和p53蛋白表达的测定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3例脑星形细胞瘤的DNA含量和p53蛋白进行了检测,并对二者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总的DNA异倍体出现率为42.4%(14/33),绝大多数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2)Ⅰ、Ⅱ、Ⅲ~Ⅳ级星形细胞瘤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0%(2/10)、66.7%(6/9)、100%(14/14)。结果表明:脑星形细胞瘤DNA异倍体出现率、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异倍体肿瘤患者生存率最低。
张建国李龄左连富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脑肿瘤
PTEN抑癌基因在晚期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0号染色体张力蛋白同源物磷酸脂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酯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可能发挥...
王丽亚魏影非安会波齐凤英左连富
文献传递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CDDP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6
2007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耐药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其耐药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电镜、流式细胞术(FCM)、MTT等检测方法,观察CIK细胞作用人卵巢癌耐药细胞系SKOV3/CDDP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凋亡率、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Topo-Ⅱβ以及hB7-1、hB7-2、MHCⅠb、HLA-DR抗原表达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RIA)ELISA等方法检测CIK细胞作用于和荷人卵巢癌SKOV3/CDDP耐药细胞SCID小鼠腹腔移植模型后血清IL-2、TNF-α、IFN-γ、GM-CSF等细胞因子含量的改变。结果:电镜显示:CIK组可见较多的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体积萎缩,膜发泡,细胞密度增加,线粒体浓缩染色质固缩于核膜周边;与生理盐水组相比,CIK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G2/M期细胞比例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S+G2/M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细胞增殖的同时,尚诱导细胞凋亡,其细胞凋亡率为9.0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相比,CIK组细胞MDR-1和Topo-Ⅱβ表达明显下降(P<0.05),提示CIK细胞可逆转人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CDDP细胞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Topo-Ⅱβ的表达;与NS组相比,CIK组细胞MHCⅠb、HLA-DR、hB7-1和hB7-2抗原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提示CIK细胞可提高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CDDP的免疫原性;与NS组相比,CIK组小鼠血清中IL-2、TNF-α、INF-γ、GM-CSF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CIK细胞在将卵巢癌耐药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S+G2/M期的同时,尚能诱导其凋亡,降低耐药基因的表达,提高耐药细胞的免疫原性,分泌IL-2、TNF-α、INF-γ、GM-CSF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作用。
张辉赵群左连富马洪俊李淑荣程建新贾金华康山
关键词:卵巢癌多药耐药MHC抗原共刺激分子
青蒿琥酯抗人食管癌作用与调控CDC25A、TGFβ有关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探讨Art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与CDC25A、TGFβ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Art对Eca109细胞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观察Art对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的抑制情况;RT-PCR方法检测CDC25A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C25A和TGF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rt能显著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IC50为(68.80±0.76)μmol/L,而对hPBMC的增殖则没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Art可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显著减少,当浓度达到100μmol/L时,Art可将细胞阻滞于G2/M期。Art各用药组肿瘤的体积及质量均明显小于模型组,体积抑瘤率最高可达76.4%,质量抑瘤率可达63.2%。Art可显著抑制Eca109细胞CDC25A 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显著上调TGF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Art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TGFβ的表达来抑制CDC25A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周期。
王静刘亮李金梅刘江惠郭建文左连富
关键词: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细胞周期蛋白质类青蒿琥酯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食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食管癌细胞Eca109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EGCG对食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TRAP-PCR银染法检测30例不同食管组织标本(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用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mg/L)EGCG作用于Eca109细胞,24、48、72h后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不同浓度(0、100、200、300mg/L)EGCG作用于Eca109细胞,24、48、72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采用TRAP-PCR银染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TRAP-PCR银染法检测显示,食管癌组端粒酶阳性率(86.67%,26/30)明显高于癌旁组(13.34%,4/30)和正常食管组(0.00%,0/30,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EGCG作用于Eca109细胞后均表现出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EGCG作用于Eca109细胞后可导致细胞凋亡率增加及端粒酶活性降低,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 EGCG可抑制Eca109细胞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抑制食管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刘亮左静李金丫左连富
关键词:食管肿瘤端粒末端转移酶
利用流式细胞术双内标进行胃癌DNA倍体分析的新方法
目的:利用正常二倍体细胞及鸡血红细胞对胃癌细胞进行双内标记,计算正常细胞和鸡血红细胞DNA含量的比值,从而更加准确的计算胃癌细胞和鸡血红细胞DNA 含量的比值关系,也就更加准确的计算出胃癌细胞的DNA 倍体,为良、恶性肿...
郭建文左连富刘江惠刘颖刘亮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文献传递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