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立平

作品数:99 被引量:50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疗效
  • 19篇银屑
  • 19篇银屑病
  • 17篇皮炎
  • 16篇皮肤
  • 12篇特应性
  • 12篇特应性皮炎
  • 10篇疗效观察
  • 9篇细胞
  • 8篇中医
  • 6篇皮损
  • 6篇临床疗效
  • 5篇湿疹
  • 5篇中医药
  • 5篇慢性
  • 5篇阿维A
  • 4篇寻常型
  • 4篇寻常型银屑病
  • 4篇寻常性
  • 4篇药疗

机构

  • 93篇中日友好医院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中日友好...
  • 2篇卫生部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凉山州第二人...
  • 2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里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99篇尤立平
  • 42篇杨顶权
  • 29篇白彦萍
  • 22篇刘永生
  • 19篇宋佩华
  • 18篇张立新
  • 18篇张晓艳
  • 13篇白彦平
  • 9篇蔓小红
  • 7篇刘艳
  • 7篇李燕柳
  • 7篇郑占才
  • 6篇汪晨
  • 6篇姚志远
  • 6篇李红艳
  • 5篇向青
  • 5篇许光仓
  • 5篇刘久利
  • 5篇潘琳
  • 5篇李锘

传媒

  • 9篇临床皮肤科杂...
  • 7篇中华皮肤科杂...
  • 7篇中国皮肤性病...
  • 7篇实用皮肤病学...
  • 6篇中日友好医院...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2012北京...
  • 2篇2002中国...
  • 2篇2003中国...
  • 1篇健康大视野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13篇2003
  • 10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血化瘀法治疗斑秃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予口服汤药煎至400ml,每日一剂,分两次服下,自拟基本处方为:丹参、当归、川芎、赤白芍、鸡血藤、首乌藤、生黄芪、白芷,根据患者情况随症加减,如伴有气滞胸闷、两胁...
张立新白彦萍宋佩华尤立平杨顶权
文献传递
银屑病皮损表皮内Akt的激酶活性增强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Akt在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法与活性测定的方法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皮损和非皮损表皮)和20例正常人表皮中Akt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及Akt的活性分别进行检测,免疫染色的强度进行光密度测定,免疫印迹和激酶活性测定结果均采用灰度扫描,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正常表皮、银屑病皮损和非皮损表皮内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kt=0.611,P〉0.05);正常表皮与银屑病非皮损表皮内,磷酸化Akt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akt=0.624,P〉0.05),与二者相比,银屑病皮损表皮内磷酸化Akt的表达明显增强(Fp-akt=19.081,P〈0.01)。免疫印迹的结果(Takt=1.378,P〉0.05,Tp-akt=237.75,P〈0.01)与免疫组化一致。与正常表皮相比,银屑病皮损表皮内Akt的活性增强(Tp-akt=138.441,P〈0.01)。结论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过速增殖可能与银屑病皮损表皮内Akt的活性增强有关。
张晓艳周平尤立平于长安潘琳马圣清
关键词:银屑病蛋白激酶B免疫活性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以顽固性皮炎和瘙痒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疾病.本文介绍了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AD29例.
尤立平刘永生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中药治疗
文献传递
雷公藤制剂在皮肤科的应用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药用部位为根部,味苦、辛、性凉,入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等功效。近年来雷公藤单方、复方以及有效成分提取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疾病,如红斑狼疮、...
尤立平刘东玉
文献传递
糖尿病性大疱
糖尿病性大疱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皮肤病变,多发生于肢端,往往为自发性发生,呈紧张性清晰的水疱,有时可见血疱,多数可自愈。发病机理可能与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障碍、糖代谢障碍、局部代谢紊乱、创伤等因素有关。发病学研究:发病年龄...
杨顶权尤立平白彦平
文献传递
花生四烯酸人体皮肤炎症模型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建立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acid ,AA)人体皮肤炎症模型。方法 在健康志愿者前臂屈侧做0 .0 3 %AA、0 .16%AA、0 .8%AA、4%AA、2 0 %AA、40 %AA浓度的点刺试验 ,分别记录其 3 0min红斑面积、风团面积。结果 点刺AA后 5min左右即可产生红斑、风团 ,大约 3 0min产生最大红斑与风团 (个别在 3 0~ 60min达最高峰 ) ,2~ 4h后消退(个别在 6h后消退 )。炎症模型中以 2 0 %AA产生的红斑、风团表现较为稳定。结论 通过点刺试验可建立稳定的AA人体皮肤炎症模型。
刘永生尤立平杨顶权马蕾李慧清许光仓张立新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炎症模型
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NC/Nga鼠的发现与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3年
1997年松田等首次发表了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 -NC/Nga鼠研究报告。之后医学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证明NC/Nga鼠具有特应性遗传素质 ,呈自然发病 ,发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临床、病理和免疫学特征等方面均与人类特应性皮炎一致 ,由此确立其为理想的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 。
尤立平刘永生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
裸花紫珠片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门诊寻常痤疮患者126例,随机分为阿达帕林凝胶组(A组)62例和裸花紫珠片联合阿达帕林凝胶组(B组)64例,A组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疗程共...
杨顶权尤立平白彦萍
关键词:裸花紫珠片阿达帕林凝胶寻常痤疮
文献传递
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伴发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报道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通过皮肤病理活检及免疫荧光得到诊断并给予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治疗。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早期诊断,结合中药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鹿见香杨顶权陈燕尤立平白彦萍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大疱性类天疱疮
PI3K/AKT/FoxO信号通路与银屑病表皮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PI3K/AKT/FoxO信号通路与银屑病表皮增殖的相关性,为揭示银屑病表皮增殖的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凝胶阻滞实验、免疫印迹、免疫组化等方法,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20例正常皮肤组...
张晓艳蔓小红尤立平向青潘琳李红艳徐波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