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茂虎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早籼
  • 4篇早籼稻
  • 4篇籼稻
  • 4篇高产
  • 2篇优质晚粳
  • 2篇育秧
  • 2篇栽培
  • 2篇塑盘
  • 2篇塑盘育秧
  • 2篇盘育
  • 2篇盘育秧
  • 2篇抛栽
  • 2篇品种(系)
  • 2篇主要经济
  • 2篇晚粳
  • 2篇武运粳7号
  • 2篇高产栽培
  • 1篇新型农民
  • 1篇新型农民培训
  • 1篇性状

机构

  • 7篇庐江县农业技...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安徽省庐江县...
  • 1篇安徽省庐江县...

作者

  • 9篇孙茂虎
  • 5篇范友胜
  • 3篇尹玲
  • 2篇吕和平
  • 2篇李强
  • 2篇宛晓萍
  • 2篇陈周前
  • 2篇卢爱芳
  • 1篇周兵
  • 1篇甘传良
  • 1篇朱强国
  • 1篇方先和
  • 1篇夏仕龙
  • 1篇李永友
  • 1篇张进山
  • 1篇袁明中

传媒

  • 6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优质晚粳武运粳7号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通径与线性回归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对18块不同类型双晚武育粳7号群体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在各经济性状中有效穗对产量的决定作用最大,其次是穗总粒数,再次是结实率。通过对高产群体经济性状特征分析,得出双晚武运粳7号单产8250kg/hm2以上主要性状95%置信区间为:株高98.6-102.3 cm,穗长15.0-15.8 cm,密度30.0-33.0万/hm2,有效穗360.0-375.0万/hm2,穗总粒数120.1-129.7粒,结实率77.7%-80.7%,千粒重25.8-26.2g,理论产量9079.5-9769.5kg/hm2。通过有效穗、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3性状与产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当有效穗367.05万/hm2、穗总粒数124.87粒、结实率79.18%时,预测单产为8799.0kg/hm2。
范友胜夏仕龙卢爱芳孙茂虎尹玲
关键词:武运粳7号高产通径分析
优质晚粳武运粳7号作连晚高产栽培技术组合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五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武运粳7号作连晚栽培的移栽期、基本苗、施氮量、施钾量及不同时期的氮肥施用比例与产量的关系,总结出该品种作连晚栽培单产8500kg/hm^2以上的适宜农艺措施为:移栽期7月22~24日,基本苗150-155万/hm^2,纯氮施用量258~266kg/hm^2,氧化钾施用量157~164kg/hm^2,氮肥施用比例为基肥31%~33%,蘖肥29%~27%,拔节壮秆肥21%-23%,穗肥19%~17%左右。
范友胜甘传良卢爱芳朱强国李强孙茂虎周兵方先和
关键词:连作晚稻高产栽培数学模型武运粳7号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研究
2011年
通过鉴定庐江县引进的早籼稻新品种(系)的生育特征特性及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表现,筛选出适宜该区域种植制度、区域生态条件和产量水平的高产优质品种,为新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孙茂虎
关键词:早籼稻
庐江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1年
阐述分析庐江县农业种植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现状、成效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遵循高规格、严要求、可持续的建设原则,更好地发挥承接上游科研和辐射下游推广的平台作用,提出了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
孙茂虎
关键词:农业种植业科技示范基地
庐江县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的实践与思考
2013年
介绍了近年来庐江县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基本情况、主要措施、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如何使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开展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的对策建议。
孙茂虎
关键词:新型农民培训
早籼稻塑盘育秧抛栽高产群体发育指标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试验以早籼稻塑盘育秧抛栽密度、施N量、N素花粒肥比重等3个栽培因子优化设计的15种处理水平组合方案的实施,建立了15种产量差异显著的20套田间小区群体。通过对各小区群体的产量及与产量显著相关的29个群、个体性状(发育指标)统计分析研究,证明了早籼稻盘育抛栽高产群体的发育类型具有多样性,建立了试验因子与产量和29个群、个体性状间的回归模型;模拟出3个产量水平段(<7500、7500 ̄9000和>9000kg/hm2)的群、个体性状发育指标值和两种产量水平(7500 ̄9000和>9000kg/hm2)的栽培因子适宜取值范围;初步提出了早籼稻盘育抛栽高产群体发育指标及其建立与调控技术方案。
吕和平陈周前袁明中范友胜宛晓萍孙茂虎尹玲李强
关键词:早籼稻塑盘育秧抛栽
早籼稻新品种(系)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及抗性表现
2008年
对14个优质早籼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Z5317、Z5320、04-113、浙辐203、04-311五个品种(系)小区产量比对照(竹青)增产10%以上。针对早籼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趋重的情况,在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系统考察的同时,还考察了各品种(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
孙茂虎范友胜
关键词:早籼稻经济性状
双晚塑盘免耕抛栽稻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双晚秀水417塑盘免耕抛栽稻群体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通径及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在各经济性状中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穴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居第2位,抛植密度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居第3位,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居第4位。抛足基本苗,早促早控,施好促花肥,重视保花肥,提高结实率是双塑盘免耕抛栽关键性技术措施。双晚秀水417塑盘免耕抛栽单产550kg/667m2三性状95%置信测区间:667m2抛3.25±0.25万穴,有效穗28.34±0.51万/667m2,穗总粒数107.62±5.24粒,结实率79.39%±1.42%。
葛亮张进山郑先报范友胜尹玲孙茂虎
关键词:塑盘育秧免耕抛栽
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索庐江地区主要高产水稻土壤上的早籼稻超高产栽培N、P、K肥料效应,解决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精确定量施肥技术问题。[方法]在庐江地区主要高产水稻土壤上实施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3414)试验,拟合建立产量3元1次和1元2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各养分肥料利用率的3元2次和1元2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各养分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与产量水平间的1元2次回归方程等19套函数模型,并对3种常见施肥量推荐方法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土壤的最佳产量为9279.6 kg/hm2,对应的N、P2O5、K2O施量分别为159.4、72.8、165.6 kg/hm2,当季养分利用率为49.3%、16.5%和30.3%。[结论]该研究为优化N、P、K肥施用量,建立该类土壤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
李永友吕和平宛晓萍周兵孙茂虎方先和陈周前
关键词:早籼稻超高产栽培肥料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