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广肃

作品数:13 被引量:99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家庭
  • 4篇养老
  • 4篇养老保险
  • 4篇农保
  • 4篇农村
  • 4篇保险
  • 4篇创业
  • 4篇新农保
  • 3篇借贷
  • 2篇新型农村养老...
  • 2篇信任
  • 2篇中国家庭
  • 2篇弱势群体
  • 2篇社会流动性
  • 2篇实证
  • 2篇农村养老
  • 2篇农村养老保险
  • 2篇资本
  • 2篇民间借贷
  • 2篇教育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 8篇南开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嘉实基金管理...

作者

  • 13篇周广肃
  • 5篇李力行
  • 2篇马光荣
  • 2篇谭华清
  • 1篇谢绚丽
  • 1篇孙浦阳
  • 1篇申广军
  • 1篇樊纲
  • 1篇张维昊
  • 1篇王大中
  • 1篇李沙浪

传媒

  • 3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经济科学
  • 2篇管理世界
  • 2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世界经济
  • 1篇经济研究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被引量:192
2014年
本文使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新农保对家庭储蓄和消费的影响并发现,对于60岁以下的参保居民,新农保并没有显著影响他们的储蓄率。由于大多数居民的新农保缴费额仅为100元,预期未来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较低,因此无法通过财富替代和降低风险的渠道减少家庭储蓄。与此同时,本文发现,新农保显著降低了60岁以上居民的储蓄率,这些老年人不需要缴纳保险费而直接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领取额(约每年660元)占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了22.4%,直接为老年人提供了稳定的经济保障。新农保要更大程度地起到促进居民消费的效果,需要采取措施激励人们缴纳更高的保费,提高新农保的养老金替代率。
马光荣周广肃
关键词:养老保险储蓄率新农保
信任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33
2015年
本文系统考察了人际信任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发现,如果户主认为"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其家庭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私营企业的概率比那些户主认为"和人相处要越小心越好"的家庭高2.3个百分点,这超过了家庭平均创业概率的1/5,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为了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我们利用家庭所在地的宗教场所数量和姓氏离散度作为信任的工具变量,得到了一致的结果。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信任对创业的可能影响机制,包括加强风险分担、信息传递、形成社会网络等,尤其是强调了对陌生人的信任所反映的"弱联系"在促进创业方面的效果。本文研究表明,通过社会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手段提升社会的信任程度,可以与正规制度的完善互为补充,有助于推动创业。
周广肃谢绚丽李力行
关键词:创业信任非正规制度
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20
2014年
收入分配状况的日益恶化会影响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不仅对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加强或减弱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减轻了收入差距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尤其体现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农村地区。收入差距通过减少医疗资源的配置从而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却通过其促进民间借贷和亲友间转移支付的作用,以及其对医疗资源获取和保健行为的正向作用,充当了收入差距扩大负面影响的"缓冲剂"。
周广肃樊纲申广军
关键词:收入差距社会资本民间借贷
互联网使用是否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基于家庭微观数据的验证被引量:88
2017年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首次从居民角度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幸福感的影响及机制,并且验证了互联网使用效果的个体差异性。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互联网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主要是总体效果和间接效果:直接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整体性影响,间接降低居民对于物质收入的主观看重程度。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促进居民幸福的概率提升2.1个百分点,但降低了收入对于幸福感的正向作用。我们同时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方法和工具变量克服了内生性问题,所得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的研究验证了居民个体差异性对于互联网作用的影响,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幸福感的显著效果主要存在于中等收入阶层、中等教育阶层、较少社会网络群体以及大中城市居民中。
周广肃孙浦阳
关键词:互联网幸福感
消费不平等会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吗?被引量:18
2016年
社会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维度,然而随着消费不平等的扩大,社会信任水平可能受到显著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消费差距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发现县级层面消费差距的扩大可以显著降低中国居民的信任水平,消费基尼系数每上升0.1,社会信任水平下降2.11个百分点。即使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稳健存在。通过对不同消费差距指标研究,本文发现中下部的消费差距的扩大对信任的负面作用最大。分样本的进一步讨论表明,拥有较低的消费、教育、健康水平以及农村居民的社会信任程度受消费差距的负面影响更大。
周广肃李沙浪
关键词:社会信任弱势群体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文章使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新农保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是未满60周岁的居民参加新农保缴费,还是60周岁以上的居民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均显著提高了其生活满意度。这充分说明了新农保在农民主观福利水平提高和社会和谐程度改善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宣传支持力度,提高新农保的保障和参与程度。
张维昊周广肃
关键词:养老保险生活满意度新农保
人情支出挤出了正常消费吗?——来自中国家户数据的证据被引量:46
2015年
在中国传统关系型社会的背景下,人情支出可能对家庭的正常消费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家庭的人情支出对正常消费的影响。我们使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了人情支出的内生性问题,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家庭,人情支出增加会提高正常消费倾向。只有当人情支出占收入比重达到非常高的时候,才开始对正常消费产生净挤出作用。我们还验证了,人情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社会网络所具有的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和促进民间借贷的功能。
周广肃马光荣
关键词:社会网络民间借贷
外出务工经历有益于返乡农民工创业吗?被引量:135
2017年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CHIP)的数据考察了外出务工经历与农村居民创业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经历将农村居民创业的概率显著提高了1.8个百分点以上,具有显著经济意义。通过工具变量方法和各类稳健性检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发现,外出务工经历会通过增加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融资比例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创业,但是外出务工经历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工在家乡地的社会资本。
周广肃谭华清李力行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创业资本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基于CFPS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本文首次讨论了中国的新农保对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表明,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家庭要比没有参加新农保家庭外出的概率要高2%左右。新农保这一影响存在"保障"效应和"收入"效应等两种效应。对于未满60周岁的个人,新农保主要通过"保障"效应促进农民外出就业。因为未满60周岁不能马上获得养老金,但是由于购买了养老保险,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从而促进农民外出就业。对于已经年满60周岁的个人,参加新农保能够马上获得稳定的养老金。这一笔收入有助这些老年人照顾自己以及家庭中的孩子,从而促进家庭中中青年的外出就业,这就是"收入"效应。最后,工具变量方法的结果也支持上述发现。
谭华清周广肃王大中
关键词:新农保养老金
最低工资制度影响了家庭创业行为吗?——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被引量:16
2017年
本文首次利用CFPS微观家户数据和与之相配的县(区)最低工资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家庭创业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家庭创业的概率显著提高1.0个百分点。即使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机制的探讨发现,影响效果主要源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工资效应与挤出雇佣就业效应;分样本分析表明,结论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低的目标群体。
周广肃
关键词:最低工资创业弱势群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