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兵

作品数:434 被引量:5,154H指数:3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1篇期刊文章
  • 101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9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3篇鼻窦
  • 129篇鼻内
  • 127篇手术
  • 123篇内镜
  • 107篇鼻窦炎
  • 101篇鼻内镜
  • 63篇窥镜
  • 62篇内窥镜
  • 60篇慢性
  • 59篇外科
  • 48篇鼻腔
  • 46篇息肉
  • 46篇鼻息肉
  • 44篇细胞
  • 39篇内镜手术
  • 37篇变应性
  • 36篇影像
  • 36篇额窦
  • 35篇鼻内镜手术
  • 34篇镜检

机构

  • 4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72篇北京市耳鼻咽...
  • 7篇复旦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中华医学会
  • 5篇北京同仁医院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大连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教育部

作者

  • 432篇周兵
  • 187篇韩德民
  • 131篇黄谦
  • 100篇张罗
  • 83篇崔顺九
  • 75篇李云川
  • 50篇刘华超
  • 40篇王明婕
  • 37篇刘铭
  • 29篇王成硕
  • 26篇范尔钟
  • 26篇葛文彤
  • 25篇王向东
  • 25篇马晶影
  • 23篇王彤
  • 19篇孙炎
  • 17篇臧洪瑞
  • 17篇黄振校
  • 17篇刘仲燕
  • 16篇鲜军舫

传媒

  • 64篇中华耳鼻咽喉...
  • 62篇中国耳鼻咽喉...
  • 35篇耳鼻咽喉(头...
  • 31篇中华耳鼻咽喉...
  • 2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0篇中国医学文摘...
  • 14篇国际耳鼻咽喉...
  • 10篇临床耳鼻咽喉...
  • 8篇2013年全...
  • 6篇2014年全...
  • 5篇眼科
  • 5篇国外医学(耳...
  • 5篇北京医学
  • 5篇2014第四...
  • 5篇中华医学会2...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2015年全...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医学研究通讯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13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16篇2016
  • 18篇2015
  • 25篇2014
  • 21篇2013
  • 26篇2012
  • 15篇2011
  • 26篇2010
  • 20篇2009
  • 16篇2008
  • 19篇2007
  • 20篇2006
  • 39篇2005
  • 29篇2004
4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utz—Jeghers综合征表现为鼻息肉一例被引量:6
2016年
患者男,7岁5个月。主因左侧鼻塞4年,鼻内镜术后5个月于2009年10月入院。患者2005年因鼻塞曾于当地医院行“左侧鼻息肉切除”,术后症状改善。2008年4月再次行“鼻内镜下左侧鼻息肉切除+双侧鼻窦开放术”。术后约4~5个月复查发现左侧鼻腔息肉复发,左侧鼻塞、流黄脓涕。既往:自幼出现口唇黑色素斑。无进食障碍、腹痛、呕血或便血等表现。查体:发育正常,口唇黏膜可见多发黑斑沉着(图1)。腹平软,腹部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
马晶影周兵黄谦刘红刚
关键词:鼻息肉RS综合征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症状改善鼻腔息肉
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的主观和客观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根据鼻中隔偏曲形成的三条高张力线的生物力学特点,设计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并评价该手术的客观和主观疗效。方法选取2005~2006年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鼻中隔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病例特征、手术方式、适应证、术后并发症以及客观和主观检查。结果共纳入5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并发症包括短暂性牙痛/感觉异常(5.6%)、鼻腔粘连(7.4%)、鼻出血(1.9%)、鼻中隔血肿(3.7%)未见鼻中隔穿孔和鼻畸形。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后患者的客观和主观疗效评价结果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是一种新的改良鼻中隔矫正手术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客观和主观疗效。
王彤臧洪瑞李云川周兵韩德民
关键词:鼻中隔鼻中隔成形术三线减张
鼻内镜下切除累及额窦及其引流通道的内翻性乳头状瘤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头颈部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但累及额窦及其引流通道的内翻性乳头状瘤既往报告不多。本研究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累及额窦及其引流通道的内翻性乳头状瘤,探讨相应术式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累及额窦及其引流通道的乳头状瘤患者9例(男8例,女1例),年龄23~70岁,中位年龄5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均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病变范围进行分期,然后进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根据Krouse分期系统,所有患者病变均为13期,经鼻内镜手术顺利切除肿瘤,其中肿瘤的根基部位于额隐窝外侧壁者4例,采用DrafⅡA型手术;肿瘤根基部位于额隐窝和额漏斗内侧壁和后壁,以及外侧壁和后壁者3例,采用DrafⅡB型手术;he瘤根基部位于额隐窝和额漏斗后壁,或者内侧壁和后壁,且肿瘤累及双侧额窦者2例,采用DrafⅢ型手术。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随访,其中3例术后复查CT,随访5~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符合术前诊断,未发现局部恶变。结论术前CT和病理检查对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至关重要,MRI检查可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经鼻内镜手术去除累及额窦及其引流通道的T3期乳头状瘤,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张罗韩德民王成硕葛文彤倪鑫魏永祥李云川周兵
关键词:乳头状瘤内翻额窦内窥镜检查
七氟烷和异氟烷对鼻内镜手术鼻黏膜血流及术野影响的比较
2011年
目的研究七氟烷及异氟烷对血流动力学、鼻腔黏膜微循环血流及术野清晰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ESS手术3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15例)以氧化亚氮-氧-七氟烷维持麻醉;异氟烷组(I组,15例)氧化亚氮-氧-异氟烷维持麻醉。两组均将BIS控制在40~50。监测记录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诱导前及麻醉平稳后下鼻甲和鼻中隔黏膜血流,监测指标包括:灌注量(PU)、运动的血细胞浓度(CMBC)、血细胞平均运动速率(V)。术中出血较多时以盐酸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术野清晰度评估采用5分法,由术者在手术结束后即刻评估。结果异氟烷在降低平均动脉压(MAP)的同时增加心率(HR)(P<0.05);S组麻醉时MAP降低,HR降低(P<0.05),鼻黏膜血流的PU值和V值降低(P<0.05);平均术野清晰度评分S组为2.33分低于I组的2.8分(P<0.05)。结论与异氟烷相比,七氟烷更适于鼻内镜手术的麻醉。
宋晓红李天佐丁斌王彦李小葵周兵
关键词:七氟烷异氟烷术野鼻内镜手术
鼻内镜额窦外科
<正>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检查常规鼻窦CT扫描由于额隐窝复杂的解剖结构关系,对额窦及其引流通道的解剖结构的了解和疾病诊断,依赖于术前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鼻窦CT扫描。常用CT扫描方法为冠状位,基线与听眦线垂直。但横断位扫描...
周兵张罗韩德民
文献传递
额隐窝内镜下解剖特征与额窦开放手术
目的:通过术中鼻内镜下解剖额隐窝,总结与内窥镜额窦手术相关的镜下额窦引流通道解剖特征,探讨额窦鼻内镜手术相关问题。 材料和方法:病例资料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01例(562侧)的,有前期手术史者除外。术前鼻...
周兵韩德民刘华超黄谦张罗刘铭张永杰
关键词:额隐窝鼻内镜手术
文献传递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鼻窦CT观察被引量:24
2007年
目的采用影像学方法评价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不合并鼻息肉)的疗效。方法慢性鼻窦炎患者24例(42侧),其中青少年患者11例(20侧),平均(±s,下同)年龄(11.8±3.2)岁;成年患者13例(22侧),平均(36.7±11.0)岁。患者接受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成年和青少年患者的药物剂量分别为256μg/d 和128μg/d,平均疗程分别为(7.5±3.2)周和(7.0±3.4)周。采用 Lund-Mackay 评分方法,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鼻窦 CT 进行评分(Lund 得分),同时记录患者主诉鼻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后,成年患者的平均 Lund 得分为6.5±7.5,显著低于治疗前(12.2±5.7,f=3.82,P<0.01);青少年患者的平均 Lund 得分治疗后为2.6±3.7,显著低于治疗前(10.3±5.7,t=5.08,P<0.01)。成年患者中5例(38%)达到影像学治愈标准,好转7例(54%),无效1例(8%);青少年患者中8例(73%)达到影像学治愈标准,好转3例(27%),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鼻用糖皮质激素对成年慢性前组筛窦炎治愈率最高(47%),对慢性后组筛窦炎治愈率最低(38%);药物对青少年慢性前、后组筛窦炎和慢性蝶窦炎的疗效优于成年患者。③成年患者的主观疗效与治疗前 Lund 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676,P<0.05),即治疗前 Lund 得分越高,主观疗效越差。青少年患者的主观疗效,与治疗前 Lund 得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慢性鼻窦炎,部分患者可以达到影像学上的治愈标准。
张罗王成硕韩德民周兵王向东葛文彤李银川王彤
关键词:鼻窦炎糖皮质激素类
变应性鼻炎集群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分析被引量:40
2008年
目的观察应用标准化螨变应原集群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4例螨变应原导致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特异性变应原免疫治疗的剂量累加阶段采用集群注射方案,6周达到维持剂量,继续治疗1年。治疗期间通过鼻部症状总评分、药物用量评分、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导致的全身不良反应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在6周左右达到剂量维持阶段,缩短剂量累加阶段疗程60%以上的时间。经过1年集群免疫治疗后,鼻部症状总评分(5.43±1.31)和每日药物用量评分(0.44±0.12)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值均〈0.01),总体生活质量和7个分项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值均〈0.01)。154例中共9例(26次)出现全身反应,全身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占注射例数的5.9%(9/154)和注射针数的0.75%(26/3464)。其中Ⅰ级反应10次,Ⅱ级反应12次,Ⅲ级反应4次,无Ⅳ级不良反应。结论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而言,集群免疫治疗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张罗王成硕王向东赵岩刘健慧张伟周兵韩德民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鼻炎变应性季节性免疫疗法
Draf Ⅱb型手术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Draf Ⅱb型手术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回归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4年1月15例行Draf Ⅱb型手术治疗的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生存分析法计算临床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结果...
彭芮黄谦梁娜崔顺九黄振校李云川周兵
关键词:额窦内镜检查
数值模拟评估鼻腔扩容术疗效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实施鼻腔扩容术,分析术前后的鼻腔和咽腔流场等上气道流场特征的变化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评价鼻腔扩容术的临床意义及疗效.方法 选取北京同仁医院鼻科住院行鼻腔扩容手术的轻...
臧洪瑞周兵李云川刘迎曦胡斌李立锋韩德民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