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玲
-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01例胃肠道间质性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组织发生学的探讨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通过101例胃肠道间质性肿瘤(GIST)的免疫组化研究,以探讨其组织发生学问题。所有病例均作Vimentin,HHF—35,Desmin和S—100蛋白的检测。在HHF—35和Desmin均阴性的29例,加染Neurofilament和GFAP。并选择了12例胃肠道外的平滑肌肿瘤对比。101例中,94%Vimentin阳性(良性94.6%,恶性93.8%),65.3%HHF—35阳性(良性67.6%,恶性64%),23.8%Desmin阳性(良性37.8%,恶性15.6%)和22.8%S—100蛋白阳性(良性27%,恶性20.9%)。在HHF—35和Desmin均阴性的29例Neurofilament和GFAP均阴性。支持大多数GIST是平滑肌来源的肿瘤。对比正常胃肠道壁和血管壁的平滑肌以及胃肠道外的平滑肌肿瘤,其对HHF—35和Desmin的反应明显较弱,可能是因瘤细胞分化处于早期阶段有关。文中分析了各部位和各组织学类型的GIST与其抗原表达的差异,发现与肿瘤分化有关,亦与部位有关,食道发生的常是分化很好的平滑肌肿瘤,胃、肠的分化差异较大,即使组织学上为典型的平滑肌瘤,其对HHF—35和Desmin的表达较食道的差。部分GIST对HHF—35反应阳性而Desmin阴性,尤以恶性者。提示HHF—35对发现分化较差的肌肉源性肿瘤较Desmin为敏感。
- 叶玉玲梁英杰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免疫组化组织发生学
- 9例骨原发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和免疫学分型被引量:3
- 1993年
- 本文报道近年来我室有蜡块保存的9例骨原发性淋巴瘤,按国际工作分类进行分型,均为弥漫型非何杰金淋巴瘤。包括大细胞性4例,混合细胞性2例,小细胞性2例,免疫母细胞性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3.9岁。用单克隆抗体LCA、L_(26)、UCHL_1和Mac_(387)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5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4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无组织细胞性淋巴瘤。本文结果支持以前认为骨网织细胞肉瘤或骨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均为淋巴细胞起源的观点。作者体会对骨的淋巴瘤免疫学分型的诊断,应根据多种抗体染色结果结合HE染色形态加以综合考虑。
- 林汉良文剑明叶玉玲
- 关键词:淋巴瘤免疫学骨肿瘤
- 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诉的组织细胞增生症X
- 1993年
- 1 病例报道1.1 病例一男性,50岁,发现右腋窝肿物3个月,逐渐增大。发热“感冒”时有疼痛。体格检查见肿物如核桃大小,实性、质较软,未发现其他部位病变。临床诊断为“平滑肌瘤,恶变待排”。1.1.1 病理检查1.1.1.1 大体所见:肿物大小为4.5cm×4.5cm×3cm,有包膜,呈实性,切面灰白。
- 薛玲方少珍叶玉玲
-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组织细胞增生症
- Langerhans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 1992年
- 本文报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在石蜡切片上对86例胃癌标本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浸润的S—100阳性的Langerhans细胞(LGCs)的密度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间无明显关系,但与其预后关系密切。LGCs较多者其术后生存期较LGCs较少者明显长。这提示LGCs在宿主的抗肿瘤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肿瘤中有明显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者,预后亦较好。而巨噬细胞与预后在本实验未显示出明显关系。
- 薛玲周慕行林又良叶玉玲
- 关键词:巨噬细胞浆细胞胃肿瘤预后
- 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滤泡癌血管侵袭
- 1989年
- 对1000例甲状廊滤泡癌进行FVIIIR:Ag、UEA-I、HHF35及Desmi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FVIIIR:Ag和UEA-I都可以明显提高对滤泡癌血管侵袭检出率;HHF35亦可提高血管侵袭检出率,但效果不如前两者;Desmin是不甚理想的检查肿瘤血管侵袭的试剂。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滤泡癌血管侵袭,对正确诊断滤泡癌有较大应用价值。
- 朱清岩叶玉玲周慕珩吴惠茜
- 关键词:甲状腺滤泡癌免疫组化法
- 甲状腺腺脂肪瘤病2例被引量:3
- 1994年
- 甲状腺腺脂肪瘤病2例钟丽萍,周慕珩,叶玉玲中山医科大学病理解剖教研室(广州510089)甲状腺腺脂肪瘤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它是一种含有成熟脂肪组织的甲状腺腺瘤,关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国外文献有少数病例报道,现将我室已报道1例[1]及近期活检...
- 钟丽萍周慕珩叶玉玲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 PCNA──检测淋巴瘤增殖活性的新方法被引量:2
- 1994年
- PCNA──检测淋巴瘤增殖活性的新方法方少珍,叶玉玲,周慕衍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510089)PCNAC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增殖细胞核抗原)是一种36kd的酸性核蛋白,它和DNA的复制及细胞的增殖活...
- 方少珍叶玉玲周慕衍
-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淋巴瘤
- 218例结外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报告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218例。原发于鼻咽48例,鼻腔23例,扁桃体32例,口腔10例,胃肠道54例,骨19例,软组织7例,皮肤7例,其他部位18例。除6例(2.8%)滤泡型外,均为弥漫型212例(97.2%)。按国际工作分类,以大细胞性(包括免疫母细胞性)和混合细胞性为多占132例(60.5%)。发生部位最常见为胃肠道54例(24.8%),其次为鼻咽部48例(22%),第三位为扁桃体32例(14.7%);若将发生于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退病例合计共113例(51.8%)。居本组病例首位,胃肠道发生者居第二位。全部病例石蜡切片用单克隆抗体LCA、L26、UCHL1和Mac387作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B细胞性淋巴瘤146例(72.6%),T细胞性淋巴瘤51例(25.4%),4例(2%)未能分类,无一例为组织细胞性。在胃肠道(46例)和扁桃体(27例)以B细胞性为主(92%和90%),鼻腔淋巴瘤大多为T细胞性15例(68%)。鼻咽淋巴瘤则B细胞性24例(57%)较T细胞性18例(43%)稍多。骨的淋巴瘤19例中B细胞性占15例(79%),其中10例原发于颌骨属Burkitt淋巴瘤。
- 周慕珩叶玉玲林汉良陆献瑜赵国华钟丽萍方少珍吴惠茜赵美卿
- 关键词: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非何杰金淋巴瘤
- 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检测被引量:12
- 1995年
- 用免疫组织化学、DNA原位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人生殖器尖锐湿疣和女阴假性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衣壳抗原(HPV-Ag)和病毒核酸序列(HPV-DNA),并观察了HPV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分布特点与病变组织学改变的关系。结果显示尖锐湿疣中HPV-Ag阳性率为71.4%(35/49);原位杂交HPV6/11DNA阳性率为96.5%(28/29);PCR扩增后尖锐湿疣HPV6/11/16/18DNA阳性率为100%(53/53);假性湿疣HPV6/11/16/18DNA阳性率为21.4%(3/14)。观察HPV-Ag和HPV-DNA分布,表明HPV增殖性感染和尖锐湿疣特异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 邵建永周慕珩叶玉玲林汉良
- 关键词:尖锐湿疣乳头状瘤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 女性下生殖道尖锐湿疣的诊断被引量:19
- 1994年
- 采用分子生物学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女性下生殖道疣状赘生物616例妇女(团块型307例,丘疹型309例),进行人乳头瘤状病毒HPV_(6,11,16,18,33,35)DNA等48个亚型检测,并与以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HPV-Ag(衣壳抗原)及电镜、光镜、阴道镜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PCR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强,团块型阳性率97.90%,丘疹型1.10%,两型共存者均团块型阳性而丘疹型阴型。团块型HPV-Ag阳性率53.55%,诊断性空孢细胞70.49%、病毒颗粒5.88%;丘疹型无HPV-Ag、无HPV颗粒、无诊断性空泡细胞。提示:团块型为HPVs感染的尖锐湿疣,丘疹型为假性湿疣。
- 符玉良胡耀雄林汉良叶正中梁田叶玉玲张玫瑰刘运科孔飈罗炎基何淑英练永坚
- 关键词:尖锐湿疣乳头瘤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