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献芝

作品数:29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2篇政治
  • 6篇民主
  • 6篇公民
  • 4篇政治参与
  • 4篇社会
  • 4篇主义
  • 3篇政府
  • 3篇视阈
  • 3篇主政
  • 3篇民主政治
  • 2篇意识形态
  • 2篇有序政治参与
  • 2篇政党
  • 2篇政党认同
  • 2篇政治认同
  • 2篇政治文明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社会管理
  • 2篇视域
  • 2篇自由主义

机构

  • 25篇淮阴师范学院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共黑龙江省...
  • 5篇南京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9篇史献芝
  • 6篇刘建明
  • 3篇赵天娥
  • 3篇李强彬
  • 2篇滕祥
  • 1篇宋喆
  • 1篇张烁
  • 1篇王永贵
  • 1篇严凤莲
  • 1篇刘晓苏
  • 1篇凌静

传媒

  • 8篇理论探讨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理论观察
  • 1篇长白学刊
  • 1篇行政论坛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探索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学习论坛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前沿
  • 1篇江苏广播电视...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理论探索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林区教学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民意双重面相的政治学审视
2010年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铺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自由表达的一个重要载体。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平等性、虚拟性、便捷性、交互性和大容量等特质为民意的自由表达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技术支持。观照社会现实的网络民意既彰显出有利于促进政策问题的建构、保障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和实现民主价值的积极面相,也凸显着平民性本色与下层社会的价值诉求与反精英、反权威的民粹主义面相。实践中,需要在充分发挥网络民意积极面相功能的同时,对网络民意的民粹主义面相进行睿智的审视与判断,以防范其破坏性,从而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史献芝滕祥
关键词:互联网民意网络民意民粹主义
透视美国民主政治的作用
2005年
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民主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等)和稳定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民主政治制度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为政府政治统治奠定了合法性基础;(2)清晰的界定了公共利益;(3)促进社会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渐进改革。
史献芝
关键词:民主政治制度
治理理论视域中基层政府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论析被引量:4
2014年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考量,基层政府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已成为有效化解相互抵牾的社会矛盾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和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实践表明:治理理论对基层政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彰显现代治理理念,构建多元化的现代治理网络;掌握舆论主动权,引领社会舆论的正向走势;推动民间社会的参与,应是推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基层政府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恰切之道。
刘晓苏史献芝
关键词:基层政府应急能力突发事件
城市新移民相对剥夺感的生成机理与克化之道被引量:5
2016年
在战略机遇与社会矛盾凸显相互混搭与对撞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城市新移民问题已成为探讨和审视很多政治社会问题的一个切入点。相对剥夺感是任何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难以规避的一种伴生现象,但相形之下,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诸多维度的社会排斥,则是诱发城市新移民相对剥夺感生成及助推社会矛盾累积的重要根源。因此,城市新移民相对剥夺感的克化之道,应是在现代性平台上设法谋划建构一套体现正义和包容性的制度,消除排斥性增长,提高城市新移民的"可行能力"和推崇宽容的政治文化,促进城乡文化的双向融合。
史献芝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社会排斥相对剥夺感
转译界面:夯实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恰切进路被引量:6
2016年
在思想观念深刻嬗变和多元社会思潮相互混搭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夯实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接受与遵从,关涉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关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浮沉,关涉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在所谓"去意识形态化"和"再意识形态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建构物质维度、民主维度和法治维度的转译界面,把以注重理念和以宏大叙事方式为主要特色,并且以理论、概念体系等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那些较为抽象和远离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主流意识形态,植入到民众的意识中去,并使之成为他们的一种心灵习性和日常生活实践行为取舍与选择的价值自觉,可能是切实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夯实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恰切进路。
史献芝严凤莲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认同
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之逻辑关联性及路径选择被引量:5
2011年
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之间存在着微妙的逻辑关联性,它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和塑造着公众的政党认同。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有特定的内涵,积极有效地开展社会资本的建设是提升政党认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培育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提升公众的政党认同提供可资借鉴的对策。
史献芝赵天娥
关键词:社会资本政党认同和谐社会
对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对处于深度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催生社会和谐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实践中,我们必须探求建构一套保障与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机制。
滕祥史献芝
关键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社会和谐
表达权的多维视阈考量被引量:4
2009年
在人权谱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表达权具有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征为:表达权本身所蕴涵的自由独立之精神有利于人们在公开、平等的讨论和争议中掌握真理;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在政策问题的构建过程中,能够全面、客观、真实地倾听并吸纳各政策相关者的声音和意见;有利于塑造公民温和、和平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从而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史献芝李强彬
关键词:表达权公共舆论政治文明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被引量:2
2015年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一次重大的时代性转向和最新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权威的信仰,建构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多元互动合作的现代共治网络等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关节点。
史献芝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
21世纪是以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交往互动与生存为突出特征的时代。可以断言的是,快速勃兴与全面铺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大大拓宽与改变了人们交往互动的空间与生存模式,也给人们价值观念的生成、固化与改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互联...
史献芝
关键词:意识形态网络空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