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聪敏
-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妇婴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DM2基因敲低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研究 MDM2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探讨 MDM2基因在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用 pSilencer4.1-CMV neo 构建 MDM2 shRNA 表达载体 pMDM2-shRNA,采用脂质体将载体导入 K562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 shRNA 细胞,然后用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率,用多重 RT-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转染 pMDM2-shRNA 的细胞 MDM2 mRNA 及蛋白质的表达均下降>70%,细胞增殖减慢,G1-S期阻滞,细胞凋亡增加。伴随 MDM2基因表达下调,多种基因表达出现较明显改变,包括 P21表达增加,E2F1和 P65表达下降。【结论】MDM2基因表达下降后,可导致细胞增殖减慢和细胞凋亡;结果表明 MDM2对多种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提示 MDM2有可能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
- 朱有凯林汉良顾霞马怡晖吴红阳古聪敏
- 关键词:白血病MDM2转染NEOSHRNA
- BCG多克隆抗体在结核性病变组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用卡介苗 (BCG)多克隆抗体检测结核性病变组织中BCG抗原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各种组织不同类型的结核性病变组织标本 175例 ,非结核性病变组织标本 5 4例 ,采用BCG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检测组织中BCG抗原 ,同时与细菌学的抗酸染色作比较。结果 结核组对BCG呈阳性反应者 135例 ,占 77 12 %。阳性染色在朗汉斯巨细胞、上皮样细胞的胞质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呈鲜红色颗粒 ;而抗酸染色阳性仅有 11例。占 6 2 9%。结核病的基本病理类型对BCG反应的阳性率分别是渗出为主型 >坏死为主型 >增殖为主型。结论 采用BCG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标记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抗酸染色 。
- 何桥邓晓华古聪敏刘燕
- 关键词:免疫组化
- RNA干扰survivin基因提高淋巴瘤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RNA干扰下调Burkitt淋巴瘤Daudi细胞系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survivin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转染Daudi细胞。多重RT-PCR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干扰前后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干扰前后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DR)敏感性变化。结果:与无功能control-shRNA处理组和PBS处理组比较,转染survivin-shRNA细胞的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率显著降低,抑制率分别为62.32%和61.88%(P<0.05);FCM结果示转染组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MTT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的阿霉素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5±0.43)μmol/L,显著低于无功能control-shRNA处理组(0.87±0.21)μmol/L和PBS处理组(0.91±0.36)μmol/L,P<0.05;相同剂量ADR对转染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PBS组和control组。结论:发夹RNA干扰survivin基因可显著提高Daudi细胞凋亡率和对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
- 古聪敏曾牧林汉良
- 关键词:RNA干扰短发夹RNADAUDI细胞阿霉素
-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炎症细胞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通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学研究,了解炎症细胞在狭窄瘢痕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月出现喉狭窄10例和未狭窄16例喉瘢痕肉芽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正常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切片中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表达,并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下进行细胞计数。【结果】喉狭窄瘢痕组织与非狭窄喉瘢痕组织、正常声带比较,固有层炎症细胞大量聚集,主要以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比较非狭窄喉瘢痕组织及正常声带组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狭窄瘢痕肉芽组织中存在明显炎症反应,持续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喉狭窄瘢痕肉芽增生重要因素之一。
- 吴旋苏振忠蒋爱云古聪敏赖英荣雷文斌蔡谦
- 关键词:炎症细胞
- 印迹基因p57^kip2蛋白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和分型中作用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p57kip2蛋白表达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7kip2蛋白30例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s,CHMs)、25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s)和20例水泡状流产(hydropic abortions,HAs)三组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正常成熟胎盘(normal mature placentas,NMPs)为正常对照。结果p57kip2蛋白在10例NMPs、20例HAs组织中的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团核表达阳性,合体滋养层细胞不表达;CHMs的绒毛间质细胞和细胞滋养层细胞p57kip2蛋白不表达,阳性表达仅见于绒毛外散在滋养细胞团中;25例CHMs的绒毛间质细胞和细胞滋养层细胞p57kip2均表达阳性。结论p57kip2蛋白在CHMs和PHMs的表达和分布有明显差异,可作为胎块分型诊断的客观辅助指标,值得在国内妇产科病理诊断常规工作中推广应用。
- 古聪敏杜家辉陈永鸿林汉良
- 关键词:水泡状胎块部分性基因印迹
- RNA干扰技术应用于淋巴瘤/白血病肿瘤基因治疗的初步探讨
- 本文根据survivin基因高表达于各类型淋巴瘤组织和淋巴瘤/白血病细胞株的特性,采用化学合成siRNA(smallinterferenceRNA)法和短发夹RNA(shorthairpinRNA,shRNA)载体表达技...
- 古聪敏
- 关键词:淋巴瘤白血病RNA干扰基因治疗基因沉默
- 文献传递
- BCG多克隆抗体对麻风病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多克隆抗体对麻风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经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确诊的麻风病患者 5 0例 ,可疑组 2 4例 ,治愈复查组 4 9例 ,对照组 2 1例 ,采用BCG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各组中的BCG抗原 ;同时应用抗酸染色对确诊组进行麻风病原菌检查 ,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结果 BCG阳性检出率确诊组 80 % (4 0 5 0 ) ,可疑组 5 4 2 % (13 2 4 ) ,治愈复查组 16 3% (8 4 9) ,对照组 9 5 % (2 2 1)。确诊组中的抗酸染色阳性病例数为 36例 ,阳性率为 72 %。另外 ,分析了确诊组中 以上的阳性检出率 ,BCG多克隆抗体检测法为 6 4 % (32 5 0 ) ,抗酸染色检测法为 4 8% (2 4 5 0 )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BCG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优于抗酸染色 ,可用于对麻风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是一项操作简单 。
- 何桥潘慧清马瑞琼邓晓华古聪敏刘燕
- 关键词:BCG麻风病抗酸染色确诊细菌学检查阳性率
-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病理学特点及其免疫表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IVL肿瘤细胞vimentin、desmin、SMA、CD10、CD34、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果6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未曾怀疑为IVL 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3例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其中1例术中见灰白色条索样肿物蔓延致右侧宫角和宫旁组织静脉内 病理检查发现6例标本除合并血管外子宫平滑肌瘤外,子宫肌壁间大小不一的静脉内见平滑肌细胞构成的瘤栓。6例患者经随访6~51个月未见复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VL瘤细胞vimentin、desmin和SMA(+),CD10和CD34(-) 其中5例肿瘤细胞ER和PR呈强(+),1例呈(+)。结论IVL是组织学表现为良性却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生长方式的一类罕见肿瘤,有远期复发的倾向。IVL肿瘤细胞存在雌、孕激素高表达特性,提示卵巢去势治疗或术前、术后应用雌激素拮抗剂可能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 古聪敏余美融林汉良
- 关键词:子宫肿瘤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免疫组化
- 喉癌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瘢痕性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炎症细胞表达及意义
- 目的通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学研究,了解炎症细胞在狭窄瘢痕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3~4月出现瘢痕性喉狭窄15例喉瘢痕组织、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3~4月非狭窄18例喉瘢痕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正常声带组织为对照...
- 吴旋苏振忠蒋爱云古聪敏赖英荣雷文斌蔡谦
- 关键词:垂直喉部分切除炎症细胞
- 文献传递
- p53、Rb、p16抑癌基因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病变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研究p53、Rb和p163个抑癌基因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胃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状态及相互关系 方法 :收集胃手术及胃镜活检标本共 60例 ,镜下观察胃粘膜并选取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腺体病灶共 99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53、Rb、p16蛋白在 99个异型增生病灶、35例胃腺癌和 32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情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 (PCR -SSCP)对 35例胃腺癌进行p16基因点突变检测 结果 :p53阳性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灶中分别为 7.5%、35.1%、59.1% ,胃癌组为 68.6% ,正常对照组中无表达 Rb蛋白阳性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灶中分别为 80 .0 %、89.3%、81.8% ,胃癌组为 57.1% ,正常对照组为90 6% .p16蛋白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和胃癌中普遍表达 ,3组间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16基因PCR -SSCP分析示只有 1例低分化腺癌出现异常单链泳动带 不同类型 (隐窝型、腺瘤型、再生型 )异型增生病灶组间、位于癌旁和良性病变旁的异型增生病灶组间p53、Rb和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高 -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胃癌组间p53、Rb和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突变型p53蛋白的积聚在胃粘膜异型增生阶段已经开始 ,随着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逐渐增加 ,重?
- 古聪敏谢作煊
- 关键词: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抑癌基因P53RB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