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巍

作品数:53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动脉
  • 24篇血管
  • 20篇平滑肌
  • 19篇颈动脉
  • 15篇血管平滑肌
  • 15篇平滑肌细胞
  • 15篇球囊
  • 15篇球囊损伤
  • 15篇肌细胞
  • 13篇细胞
  • 12篇大鼠颈动脉
  • 11篇蛋白
  • 10篇血管平滑肌细...
  • 10篇大鼠血管
  • 9篇凋亡
  • 9篇小窝
  • 9篇小窝蛋白
  • 9篇小窝蛋白-1
  • 8篇动脉球囊损伤
  • 8篇转染

机构

  • 5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53篇卢巍
  • 43篇黄岚
  • 27篇邓梦杨
  • 21篇王强
  • 19篇刘洁
  • 15篇余洁
  • 14篇宋耀明
  • 12篇晋军
  • 10篇王航
  • 10篇李燕
  • 9篇康华丽
  • 9篇秦浙学
  • 9篇李巍
  • 7篇董红梅
  • 6篇杨易
  • 6篇康华利
  • 6篇王霄
  • 5篇董俊清
  • 5篇尹扬光
  • 5篇郭文昀

传媒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THE 23...
  • 3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国际心脏研究...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17届全军...
  • 1篇第15届中国...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5篇2014
  • 12篇2013
  • 29篇2012
  • 7篇201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新桥医院心内科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期间112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前予氯吡格雷300 mg负荷剂量治疗,术后予75 mg/d持续治疗。测其服药前、术后24 h和术后5 d以5μmol/L的二磷酸腺酐(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MPAR)、CD62P和PAC-1等指标。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1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对氯吡格雷反应性正常组,比较2组临床基本资料、相关常规检查、MARP、CD62P、PAC-1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抵抗组和正常组的临床基本资料、相关常规检查及PCI术基本特征等无明显差异;PCI术后24 h和术后5 d发生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分别为46例(41.07%)和27例(24.11%);服药前及PCI术后抵抗组CD62P、PAC-1均高于正常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抵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正常组。结论 PCI术前血小板的活化水平是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任可宋耀明何作云黄岚周音频李莹李燕卢巍
关键词:冠心病氯吡格雷氯吡格雷抵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增生内膜与局部Sirtl表达的关系
目的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的过度增殖是动脉硬化疾病防治的关键因素。近期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在基因沉默、在转录沉寂、染色质稳定、双链DNA断裂损伤后生理修复、以及延长细胞周期中起重要作用,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
董红梅邓梦杨卢巍王宵刘洁黄岚
文献传递
他汀及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缺血的心肌再灌注时可引起一系列心脏不良事件,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njury,IRI)。有效地抑制再灌注损伤,将进一步提高再灌注治疗效果,并进一步降低...
余洁王强卢巍邓梦杨黄岚
文献传递
PDGF介导过表达PDGFR的EPC局部调控血管不良重构
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不良重构是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常见并发症。PCI造成靶血管内膜损伤、内皮细胞脱落,在损伤动脉局部产生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作用下局部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循环平滑肌前体细胞归巢、增...
王航尹扬光李巍邓梦杨康华丽秦浙学王强卢巍刘洁黄岚
关键词:动脉内膜损伤冠脉介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增生内膜与局部Sirt1表达的关系
董红梅邓梦杨卢巍王宵刘洁黄岚
干扰大鼠caveolin-1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构建大鼠caveolin-1 miRNA干扰质粒载体,观察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及构建4个靶向caveolin-1的miRNA及1个无效对照m...
卢巍晋军宋耀明邓梦杨康华利黄岚
文献传递
PCI术后外周EPCs中的survivin改变及意义
李巍邓梦杨康华丽王航秦浙学王强卢巍刘洁黄岚
腺病毒介导过表达ANT1基因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利用腺病毒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研究过表达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1(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 1,ANT1)对大鼠VSMCs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携带ANT1的腺病毒载体(Ad-ANT1)或空载体腺病毒载体(Ad-GFP)感染VSMCs,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Hoechst33258染色后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标记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激光共聚焦观察转染Ad-ANT1后48 h细胞出现凋亡,且凋亡率[(13.40±1.14)%]与转染空载体对照组[(1.80±0.8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Ad-ANT1后48 h细胞凋亡率[(10.66±1.75)%]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组细胞[(3.13±0.37)%](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Ad-ANT1后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组,Bcl-2蛋白表达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腺病毒介导过表达ANT1可诱导大鼠VSMC的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Bax实现。
李燕卢巍任可李莹宋耀明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平原动脉血压对急性高原病易感性的预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健康青年男性平原动脉血压与暴露于高原急性高原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旨在评价动脉血压测量在急性高原病(AM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由平原乘飞机急进入高原男性青年中随机抽取204例,对其进行一般检查,项目包括动脉血压测量、AMS流行病学观察表(包括人群一般人口学资料)填写。①测定海拔为平原(500 m)、高原(3700 m)第1天;②用路易斯湖评分系统(LLS)进行AMS诊断,有头痛且评分%≥3诊断为AMS。比较急进高原(3700 m)第1天AMS组和无AMS组平原动脉血压相关指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对LLS评分与平原动脉血压各指标相关性作出判断,并通过ROC曲线作出其相应界值。结果①由平原急进高原(3700 m)第1天AMS发病率明显较高,达53.92%,且平原AMS评分明显较急进高原(3700 m)低(P<0.05)。②急进高原(3700 m)第1天,AMS组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BP)较无AMS组高,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DBP作为高原(3700 m)AMS发病客观评估指标,其诊断AMS界值为72.5mmHg,灵敏度为56.3%,特异度为63.2%,曲线下面积(AUC)为0.598,P<0.05。结论①暴露于高原后AMS发病明显升高。②平原DBP可能与AMS发病有关,且与LLS呈正相关,对高原AMS发病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由于其特异性或敏感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限制,应当与其他指标一起综合考虑预测AMS易感性,则可靠性会更准确。
刘阳张继航武晓静高旭滨卢巍卞士柱徐佰达黄岚
关键词:低氧动脉血压急性高原病易感性
高原暴露健康青年人群心室肌复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原暴露在不同海拔及不同习服时间的健康青年男性心室肌复极的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择143名初次进入高原的健康青年男性,由同一人分测在海拔500 m、进入海拔3700 m高原24 h、海拔4400 m习服7 d、海拔4400 m习服50 d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与海拔500 m比较,进入海拔3700 m 24 h内、海拔4400 m习服7 d,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升高(P<0.01),经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经心率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Tec)显著延长(P<0.05),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5),QT间期、T波峰末间期(TpTe)显著缩短(P<0.05)。与海拔500 m比,海拔4400 m习服50 d后,氧饱和显著降低(P<0.05),仍未恢复到平原水平,收缩压、舒张压、QTc、QT、V3TpTe、V3TpTec间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高原暴露健康青年男性心室肌复极时程显著增加,习服后心室肌复极时程又逐渐恢复到平原水平,提示随着高原环境停留时间的延长,心室肌复极变化会随着机体适应和调节得到一定的恢复。
徐佰达卢巍余洁覃军张继航李双菲黄岚
关键词:心室肌复极QT间期QTC间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