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雨婷

作品数:16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教育
  • 3篇不确定性
  • 2篇社会学
  • 2篇社会学研究
  • 2篇数字经济
  • 2篇终身
  • 2篇就业
  • 2篇就业形态
  • 2篇方法论反思
  • 1篇定居意愿
  • 1篇信息素养
  • 1篇医患
  • 1篇医患信任
  • 1篇意愿
  • 1篇诈骗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中国流动人口

机构

  • 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里昂高等师范...

作者

  • 15篇刘雨婷
  • 7篇文军
  • 1篇刘霞
  • 1篇周丹
  • 1篇何云东
  • 1篇吴遵民
  • 1篇刘明耀
  • 1篇叶希韵

传媒

  • 1篇河北学刊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终身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老年群体防诈骗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 ——以上海某区为例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医疗技术蓬勃推进的前提下,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世界性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逐步摆脱了“只存钱不消费”的老印象,其消费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需求开始向高层次、个...
刘雨婷
关键词:信息素养老年教育
“技术解围”:不确定性视角下数字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及其变革被引量:5
2023年
方法论创新是数字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点工作,其理论旨趣在于解围社会学长期以来的技术困境。然而,数字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不确定性是多方面的,包括研究对象、方法取向、研究工具和研究关系的不确定性。从方法论意识的转变出发,可以探讨一种接纳不确定性的方法论变革路径:主张混合性原则,强调数字社会学方法论的价值多重性和突出混合式方法的运用;发展“测试方法”,对不同社会研究方法的未知能力进行测试;建立公共性的研究关系,促进社会学知识公开和公共交流,拓展社会学呈现形式的多样性。这不仅是数字时代应用于数字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要求,同时也蕴含了中国数字社会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军刘雨婷
关键词:不确定性数字社会
政治审慎—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中的政治教育
古希腊戏剧这一体裁的复杂性要求跨学科的解读。与参加公民大会一样,观看戏剧表演是与一种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诗人根据现实的图景使观众看到潜藏于城邦中可怖的危险。公共生活中的诸多张力,比如掩埋尸体的权利,技艺与虔敬的冲突等,反...
刘雨婷
关键词:虔敬安提戈涅政治教育
即时目标对威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个体通过将有限的注意资源聚焦在可能的威胁信息上会大大增加个体生存的几率,威胁加工的进化模型理论认为对潜在威胁的加工很大程度上是刺激驱动的,依赖于快速的皮下通道且不受当前任务目的和意图的影响。然而有研究表明在加工即时目标相...
刘雨婷
新就业形态的不确定性:平台资本空间中的数字劳动及其反思被引量:27
2021年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下,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的灵活就业形态应运而生,平台资本空间中的数字劳动就是新就业形态的具体表征之一。它的一些共性特征表现为:灵活的时空安排与严苛的多重控制、情感的货币化与制式化的情感、低门槛与去劳动技能化、泛雇佣关系化与去劳动关系化。平台数字劳动在缓解劳动力市场矛盾和传播公共价值方面产生了影响,并且正在推动劳动法规与劳动保障制度的升级。尽管有许多积极因素,但新就业形态的涌现也裹挟着诸多不确定性,主要体现为劳动者职业身份与发展的不确定性、数字治理和劳动保护的不确定性、数字劳动研究范式与方法论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值得我们警惕。
文军刘雨婷
关键词:不确定性数字经济
虎杖苷在制备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虎杖苷在制备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虎杖苷在细胞水平能明显抵抗紫外线对人表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在动物水平能明显保护由于紫外线对小鼠皮肤的伤害,防紫外线作用效果显著。本发明虎杖苷应用于防晒化妆品中,可以化妆品添加剂的...
叶希韵刘霞刘雨婷何云东刘明耀
文献传递
医患信任互动正向演变的过程:来自fNIRS的证据
良好的医患信任是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随着医患冲突数量日益增长,我国医患信任水平呈下降趋势。本文旨在探索医患信任的促进机制,通过结合医患互动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个性化信息(信息需求、决策偏好、情绪状态)和互动方式(信息共...
刘雨婷
关键词:医患信任个性化信息互动方式
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研究回顾与实践展望被引量:19
2019年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步伐越来越快,相关研究也是层出不穷。通过梳理"中国知网"40年来收录的学术论文发现,社会治理研究的论文数量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急速增加,实务界和学术界对于"社会治理"的观点众多,对其概念和内涵的使用多有重合。目前有60多种社会治理提法可以被大致分为6类:政府主导型、协商合作型、预防预见型、流动整合型、情感包容型和任务事件型。未来社会治理实践可能更加注重面向文化、情感和心理层面,同时,全球性、流动性治理增加,多元协商式的共治共享型治理和预防预见型治理将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文军刘雨婷
关键词:社会治理
“数字”作为“劳动”的前缀:数字劳动研究的理论困境被引量:20
2022年
在数字社会中,劳动是如何变化的?数字劳动理论是在回应数字技术影响劳动本质和形式变化的强烈需求中孕育而生的。以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增长为重点,数字劳动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展,越来越多的“劳动”活动可以被加上“数字”前缀。在与数字经济共振的过程中,数字劳动逐渐被构建为一种超越“工业劳动”的历史性表征,从而获得了新的价值与使命。数字劳动研究环境的变化激荡了经验发生与理论建构之间的张力,重新反思了研究的概念所指、主要属性和理论视角,凸显了其在就业取向与非就业取向、剥夺取向与赋权取向、解构与再整合之间的多重两难。在亟需数字劳动研究新发展的现实诉求下,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在历史脉络与全球语境中理顺数字劳动被理论化的方式和路径,进而探索和重构突破困境的可能办法。
刘雨婷文军
关键词:数字经济平台经济
数字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及其变革
2023年
“数字社会学”正在全球环境中快速发展,方法论创新是该项目的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还强调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如何构建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持续推进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是中国社会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反思和探讨数字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变革路径,不仅是解围社会学长期以来技术困境的机会,也是探索中国数字社会学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
文军刘雨婷
关键词: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