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听骨植入前后听力学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对比观察传导性耳聋患者采用人工听骨行听骨链重建手术前后的听力学改变,并对影响听力提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人工听骨赝复物重建听骨链行鼓室成形术46例。植入人工听骨材料分别采用美敦力多孔聚乙烯听骨赝复物或德国宾格产钛质人工听骨。赝复体的高度为所测量的镫骨头与锤骨柄之间的距离,应用全听骨赝复物(TORP)时,则为所测得的镫骨底板与锤骨柄之间的距离。鼓膜修补材料取耳屏软骨膜或颞肌筋膜片,分别采用夹层法、外置及内置方法进行修补。对比观察手术前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对施行该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6~67个月,所有患者鼓膜修补愈合良好,听力提高有效率78.7%,没有发生排异反应和病变复发。结论应用人工听骨赝复物对传导性耳聋患者重建听骨链行鼓室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听力显著提高,并可避免佩带助听器所带来的诸多不便。
- 王侠王培成宋建京于晓伟张宇王爱初刘秀玲王学海
- 关键词:传导性耳聋人工听骨鼓室成形术气骨导差听力学分析
- 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喉外疾病
- 2006年
- 目的分析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喉外疾病,为临床诊治提供更有利的参考。方法总结100例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喉外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伴随症状。结果100例患者中甲状腺肿瘤27例,消化道肿瘤15例,呼吸道肿瘤48例,神经系统肿瘤5例,恶性淋巴瘤5例,多伴有相关系统症状。结论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喉外疾病多有相关系统的伴随症状,经详细询问病史,系统专科检查和影像学辅助检查,多能早期发现病因,进行系统治疗。
- 张建新韩丽宋建京王其友刘秀玲
- 关键词:声嘶病因伴随症状
- 鼻-鼻窦多形性腺瘤被引量:2
- 2014年
- 多形性腺瘤发生于鼻-鼻窦的很少见,主要表现为单侧鼻塞进行性加重,或无痛性鼻-鼻窦肿块,可伴有涕中带血。局部检查可见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不平,中等硬度,有完整的包膜。瘤体切面呈灰白色或红色,由于结构成分复杂,较易误诊,而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多形性腺瘤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对X线不敏感,故不主张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完整切除是降低复发率的主要措施。术后复发的病例可以再次手术。多形性腺瘤的另一特征是具有恶变倾向。
- 于晓伟刘利刘秀玲
- 颈淋巴结阴性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甲状腺癌的60%~70%,虽然其分化较好,但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cN0PTC患者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现仍存争议。
- 张建新张宇戚琳玉刘娜刘秀玲宋建京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 鼻咽部息肉1例
- 2008年
- 刘秀玲张建新宋建京
- 关键词:鼻咽部咽部异物感息肉入院查体打鼾入眠
- 一种耳鼻喉科用的外耳道冲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耳鼻喉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耳鼻喉科用的外耳道冲洗装置,包括出水管、喷头、照明灯、恒温器、药液瓶、水管套、出气管和压气管,出水管的左端固定有喷头,右端固定连通有输水管,恒温器固定套接在出水管的一段上,外...
- 刘秀玲王学海
- 文献传递
- 经口切除巨大咽旁间隙肿瘤术后并发初次咀嚼症候群1例
- 2021年
-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咽部不适、睡眠打鼾4年,加重半年,于2018-11-02入院。查体:咽腔狭窄,悬雍垂偏向左侧,右侧咽侧壁明显膨隆,突向咽腔。电子喉镜检查见一肿物,上至鼻咽顶部,下达梨状窝顶部,声带活动可,闭合好,双侧梨状窝未见明显异常。颈部增强CT(图1A):右侧咽旁间隙可见一软组织密度影,最大横截面积约2.5 cm×4.2 cm,增强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周围似见包膜,鼻咽受压变窄,周围血管受推移,与腮腺分界尚清.
- 刘秀玲王文妍
- 关键词:咽肿瘤霍纳综合征
- 颈淋巴结清扫对临床颈淋巴结阴性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的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的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对其行选择性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临床颈淋巴结阴性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初次行甲状腺癌手术并同期行颈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7例(89侧)患者中,颈淋巴结阳性率62.9%,其中中央组淋巴结(Ⅵ区)转移率58.4%,颈侧区(Ⅱ-Ⅳ)阳性率38.2%,Ⅵ区与颈侧区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x^2检验,x^2=11.12,P<0.01),同时行关联性分析表明,Ⅵ区与颈侧区转移有相关性(x^2=20.11,P<0.05,Pearson列联系数C=0.43)。Ⅵ区阳性者,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8%、61.5%、42.3%,颈侧各区之间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P<0.01)。结论 cN0伴高危因素PTC患者,Ⅵ区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且Ⅵ区阳性者,颈侧各区之间转移率有差异,建议此类患者在常规清扫Ⅵ区淋巴结基础上进一步行颈侧清扫术,并可根据肿瘤位于甲状腺不同部位,选择颈侧各区的清扫范围。
- 张建新张宇戚琳玉刘娜刘秀玲宋建京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颈淋巴结清扫术
- 异位甲状腺合并甲状舌管囊肿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45岁。因发现颈部肿物2d入院,无发热病史,近2个月有咽部异物感,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咽喉痛,查体: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质韧。颈正中偏右舌骨水平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1.5cm,随吞咽上下移动,边界清,质软。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均正常,超声检查:甲状腺位置正常,弥漫性病变,呈结节样改变,颈部正中偏右囊性结节。
- 刘秀玲秦春新张建新
- 关键词:异位甲状腺甲状舌管囊肿弥漫性病变颈部肿物咽部异物感进行性加重
- 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上半规管BPPV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诊断及复位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SRM-Ⅳ模拟Dix-Hallpike试验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28例(68.3%),其中眼震伴有向地扭转的成分19例,不伴有扭转成分9例;SRM-Ⅳ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35例(84.6%),其中眼震伴有向地扭转的成分30例,不伴有扭转成分5例。在所有41例患者中有38例能通过两种诱发试验对受累侧别做出判断,其中因诱发眼震伴有扭转成分而判断侧别30例,单侧诱发诱发出垂直向下眼震且不伴有扭转成分3例,双侧诱发出垂直向下眼震5例,且不伴有扭转成分,但因眩晕及眼震的强度有明显差别而判断出侧别,患者对受累侧别不能判断3例。在能判断出侧别的38例患者中有左侧上半规管受累25例,右侧上半规管受累13例。对41例采用SRM-Ⅳ上半规管BPPV复位法进行治疗,通过一次治疗痊愈2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上半规管BPPV临床上被越来越重视,应用SRM-ⅣBPPV诊疗系统对上半规管BPPV进行诊治效果好,应该在临床得到推广。
- 王学海张建新孟昭进刘秀玲
- 关键词: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