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香

作品数:88 被引量:256H指数:9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专利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电气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太阳能
  • 16篇太阳能喷射
  • 15篇异养
  • 15篇异养硝化
  • 15篇硝化
  • 15篇废水
  • 12篇制冷
  • 11篇电池
  • 11篇生物燃料电池
  • 11篇燃料电池
  • 9篇热泵
  • 9篇微生物燃料
  • 9篇微生物燃料电...
  • 9篇杆菌
  • 8篇脱氮
  • 6篇电阻
  • 6篇压缩机
  • 6篇制冷系统
  • 6篇制冷装置
  • 6篇热泵系统

机构

  • 83篇太原理工大学
  • 8篇山西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创新科技有限...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山西省生态环...

作者

  • 88篇刘玉香
  • 33篇李风雷
  • 27篇吕永康
  • 12篇任瑞鹏
  • 11篇李亚青
  • 10篇田琦
  • 9篇李心畅
  • 7篇郝存忠
  • 6篇孟紫强
  • 6篇袁进
  • 5篇牛飞龙
  • 5篇李文英
  • 5篇孙明星
  • 4篇范宝芸
  • 4篇梁涛
  • 4篇白惠峰
  • 4篇叶俊岭
  • 4篇呼婷婷
  • 4篇杨娅
  • 4篇韩瑞春

传媒

  • 8篇现代化工
  • 5篇工业水处理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应用化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山西能源与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13篇2021
  • 5篇2020
  • 1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太阳能增效热泵系统
本发明一种太阳能增效热泵系统,属于热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对室外温度大幅变化的适应性的太阳能增效热泵系统;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增效热泵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蒸发器、低压级压缩机、三套管换热器、低压...
李风雷刘慧俊郝存忠刘玉香
文献传递
Acinetobacter sp.Y1的氨氮去除性能及其关键酶活性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Acinetobacter sp.Y1的氨氮(NH_4^+-N)去除性能及其关键酶的提取与酶活性。【方法】以柠檬酸钠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研究菌株Y1的NH_4^+-N去除性能;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粗酶的条件,SDS-PAGE分析比较渗透压休克法和超声波破碎法获得的粗酶;检测关键酶——羟胺氧化还原酶(HAO)、亚硝酸盐还原酶(NIR)、硝酸盐还原酶(NAR)的酶活性。【结果】24 h内菌株Y1的菌密度(OD600)可达1.280,对NH_4^+-N、总氮(TN)和COD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8%、94%和92%,硝化过程中羟胺、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不积累,反硝化产生N2;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粗酶的最佳工作条件为:破碎功率50 W,工作与间歇时间分别为4 s和7 s,OD600为1.250,总工作时间20 min,关键酶HAO、NIR和NAR的比活力分别为0.011、0.002和0.018 U/mg;渗透压休克法得到的HAO比活力是0.067 U/mg。【结论】Acinetobacter sp.Y1能同时高效去除NH_4^+-N、TN和COD。优化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粗酶的条件,检测到HAO、NIR和NAR的酶活性,且渗透压休克法比超声波破碎法更适合用来提取HAO。
刘泽英吕永康刘玉香范晓军孙明星
关键词:异养硝化氨氮硝酸盐还原酶
一种串联连续流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解硝基苯废水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环保水处理及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为改善单个微生物燃料电池硝基苯降解率的局限性,提高有机物矿化度和发电量,提供一种串联连续流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解硝基苯废水中的应用,由两个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刘玉香张松涛刘征马思嘉庞绍婕任瑞鹏李亚青袁进吕永康
文献传递
一种处理低C/N废水的微生物燃料电池BCS1-MFC系统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属微生物燃料电池与水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生物脱氮技术的诸多缺陷,提供一种处理低C/N废水的微生物燃料电池BCS1‑MFC系统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阳极室放置附着有厌氧活性污泥的颗粒活性炭,石墨板为阳极导电电极;阴...
任瑞鹏李文英刘玉香吕永康杨帆吴丽杰周全李建会杨婷王璞玉
文献传递
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真菌及其培养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为用于处理废水中氮元素的微生物,特别涉及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真菌。本发明中的菌株是一种具有脱氮生物活性的真菌,可以单株脱除水体中的氨氮,还可以通过好氧反硝化脱除水体中的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并...
吕永康刘玉香叶俊岭任瑞鹏牛飞龙
文献传递
复合菌同时去除苯胺与氨氮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实现同时去除苯胺和苯胺降解过程中释放的氨氮,选用苯胺降解菌,假单胞菌Z1(Pseudomonas sp.Z1)和异养硝化菌,不动杆菌Y1(Acinetobacter sp.Y1)进行复合研究,并以单株菌Z1作为对照考察复合菌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菌(Z1+Y1)可以有效地同时去除苯胺和苯胺在降解过程中积累的氨氮。培养48 h后,Z1的苯胺、总氮和COD去除率为99.9%、25.7%和57.2%,氨氮积累量为60 mg/L左右;而复合菌的苯胺、总氮和COD去除率则分别可以达到99.9%、80.1%和88.4%,氨氮积累量仅为5 mg/L左右,有效地同时去除了苯胺和苯胺在降解过程中积累的氨氮。对复合菌进行降解条件优化,最佳复合比例为1∶1,最适碳氮比(C/N)为16,在400~800 mg/L初始苯胺浓度条件下,复合菌都可以有效地同时去除苯胺和苯胺在降解过程中积累的氨氮。
赵晶刘玉香呼婷婷杨娅
关键词:复合菌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苯胺氨氮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产生电能,但其功率密度差、电子转移效率低。其中阳极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一个关键部分,但通常所用的阳极材料对微生物吸附不充分,而且电子传递速率慢,限制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因此对阳极改性和开发新型阳极材料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综述了关于阳极改性和新型阳极材料开发的研究进展,并对阳极材料在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任玉莹刘玉香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
一种纳米碳管载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碳管载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将纳米碳管悬浮于去离子水中,加入NaCl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搅拌洗涤,过滤干燥后获得功能化纳米碳管;将纳米碳管悬浮于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后制成纳米碳管悬浮液,再将...
刘玉香蒋三平程义吕永康
文献传递
一种压缩喷射式双温热泵系统
本发明属于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喷射式双温热泵系统,本发明在两台不同温度的冷凝器之间设两相流驱动的喷射器,引射来自过冷换热器的气态制冷剂,减少节流损失,并对低温冷凝液进行过冷,在实现双温供热的同时,增大了系统制热...
刘玉香狄胤杰武殿康李风雷田琦李侃贾捷杨鑫
SO_2体内衍生物对人血红细胞的氧化损伤及其防护被引量:6
2006年
为了探讨二氧化硫(SO2)对哺乳类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防护.以SO2体内衍生物-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分子比为3∶1)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Vc)单独或同时处理人血红细胞,并测定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LPO)水平.结果表明,SO2体内衍生物单独处理后,CAT和SOD活性均显著甚至极显著降低,而LPO水平均极显著升高.Vc单独处理后,CAT及SOD活性均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而LPO水平除Vc为0.05mmol·L-1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极显著降低.0.1mmo·lL-1Vc和不同剂量SO2衍生物共同处理后,Vc使各组CAT、SOD活性均有升高,且Vc也降低了SO2衍生物引起的人血红细胞LPO水平.由此认为,SO2体内衍生物可以使人血红细胞中CAT和SOD的活性降低、LPO水平增高,Vc可起到一定防护作用.
刘玉香杜青平孟紫强
关键词:二氧化硫VC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