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南波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D生物打印技术打印组织和器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3D打印技术由CharlesW.Hull在1986年第1次提出,称为“立体光固化技术”,即将紫外光照射后的薄层材料打印形成固体3D结构,这种方法后来用于将生物材料塑造成具有三维结构的树脂模型[1].3D生物打印作为一种组织工程技术,其发展需要3D打印技术、细胞生物学和材料学的发展推动.无溶剂系统的发现促使生物材料可以直接打印形成可用于移植的3D支架[2].目前,在临床医学应用中,3D生物打印已被用来制作导管和夹板[3].
- 姚斌刘南波黄沙谢江帆付小兵
- 关键词:生物材料器官光固化技术紫外光照射细胞生物学
- 竹扦经胸廓入口刺入致纵隔穿透伤一例被引量:2
- 2014年
- 经左侧胸壁刺入的胸部穿透伤最为常见.而经右侧胸壁、腹壁、腰背部刺入的胸部穿透伤、胸腹联合穿透伤、腹胸联合穿透伤亦时有发生.因胸廓入口狭小,前有胸骨,后有脊柱,且纵隔位于左右两肺之间,故单纯的纵隔穿透伤罕见,临床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我科收治竹扦经胸廓入口刺入致严重纵隔穿透伤1例.现总结纵隔穿透伤特点和抢救成功体会.
- 吴旭张立溪张军花张振中刘南波李军吴霞张子良王武军
- 关键词:胸部穿透伤胸廓入口纵隔刺入侧胸壁
- 改良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成功切除18.3cm巨块型食管癌1例被引量:3
- 2016年
- 报道1例长度为18.3 cm直径为5.1 cm的巨块型食管癌,检查发现发生食管气管瘘或食管胸主动脉瘘的风险极高。予患者行改良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吴氏法)。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患者进食满意。据科技查新,本例为世界上手术完整切除的最长的食管癌。该个案提示,局部晚期的巨块型食管癌,可通过手术解除食管梗阻,消除发生食管气管瘘和食管主动脉瘘的风险。
- 吴旭张振中刘南波张军花
-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切除术食管梗阻食管气管瘘食管主动脉瘘
- 低氧处理对不同年龄C57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低氧处理对不同年龄C57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法从3~6周年轻C57小鼠(年轻组)股骨和胫骨的骨髓中提取、分离BMSCs,传代至第6代,部分于37℃、5%CO2条件下中常规培养,连续5d观察细胞的形态及数目,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部分细胞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另取第6代BMSCs,随机分为低氧处理组(37℃、5%O2条件下培养30min,再常规培养)和阴性对照组(不行低氧处理,仅常规培养),常规培养8h后固定细胞,结晶紫染色。观察两组细胞处理前后的数量变化。全骨髓法提取18~24个月老龄C57小鼠(老龄组)的骨髓细胞常规培养,连续12d观察细胞的形态及数目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将老龄组C57小鼠的骨髓贴壁细胞分为低氧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处理方法同年轻小鼠低氧处理和阴性对照组,于常规培养24h后固定细胞,结晶紫染色,观察两组细胞处理前后的数量变化。结果:年轻C57小鼠BMSCs增殖能力强,可传代至第6代,经过5d的培养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并具有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但经低氧处理后,BMSCs呈片状脱落。老龄C57小鼠的骨髓贴壁细胞增殖能力差,经过12d的原代培养,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并且只有一个集落形成;经低氧处理,贴壁细胞数量锐减,无新的集落形成。结论:低氧处理不能在体外扩增阶段提高C57小鼠BMSCs的增殖能力。
- 张振中刘南波刘煜凡李基伟付小兵吴旭
- 关键词:C57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