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峰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嵌顿疝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嵌顿疝的临床疗效,以减轻患儿病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选择100例单侧嵌顿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各50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等指标;随访患儿术后并发症及复发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术后复发率均为0。腹腔镜组中,10例术中发现双侧内环口未闭;开放组50例中,3例第一次手术后出现对侧腹股沟斜疝,需再次行手术治疗。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均减轻(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嵌顿疝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且可同时探查双侧内环口的闭合情况,如发现双侧内环口未闭合,可同时行双侧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减少患儿二次手术及麻醉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冯峰
- 关键词:嵌顿疝腹腔镜儿童
- 儿童软组织肉瘤15例误诊分析
- 2020年
- 目的分析儿童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儿童软组织肉瘤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因患儿家长发现患儿体表肿块就诊,均为单发病灶,发病部位为躯干9例,四肢3例,头颈2例,阴唇1例,肿块直径为0.4~5(1.82±0.24)cm。误诊时间15~20 d,误诊为表皮样囊肿7例,皮脂腺囊肿、纤维瘤各3例,脂肪瘤2例,均行单纯性肿块切除。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软组织肉瘤,确诊为纤维肉瘤9例,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各3例,确诊后行再次扩大切除术+化疗6例,行再次扩大切除术5例,行单纯化疗4例。15例3年生存率为60.00%(9/15),5年生存率为33.33%(5/15)。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儿童软组织肉瘤的认识,综合分析相关资料,避免误诊误治。
- 冯峰祁艳卫
- 关键词: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儿童表皮样囊肿纤维瘤
- 小儿腹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对于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作者收治的4例腹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4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儿均经手术完整切除,其中1例术后复发,经二次手术后进行全身化疗。结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依靠病理诊断。手术切除是唯一可靠的治疗手段,复发患儿可配合全身化疗提高疗效。
- 祁艳卫李杨刘伟栋高磊冯峰白玉坤王萍
- 关键词:肌纤维母细胞瘤儿童
- 小儿肝母细胞瘤术前应用C5V化疗方案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术前应用C5V化疗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在小儿肝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4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15例术前应用C5V为基础化疗方案的肝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15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前应用C5V方案化疗3~6疗程,13例患儿肿瘤不同程度缩小,甲胎蛋白均明显下降,PREREXT期别降低得以行根治术,其中11例患儿为R0切除,2例患儿为R1切除。另外2例患儿更换为其他化疗方案,C5V方案术前化疗的治疗有效率达86.7%。2例患儿复发死亡,其余13例患儿无瘤生存。不良反应方面:脱发最常见68.5%(37/54),恶心、呕吐发生率31.5%(17/54),骨髓抑制发生率25.9%(14/54),肝功能异常发生率9.3%(5/54),肾功能异常发生率3.7%(2/54),其中Ⅲ度/Ⅳ度骨髓毒性发生率为9.3%(5/54),Ⅲ度/Ⅳ度脱发毒性反应发生率为5.6%,未见其他Ⅲ度/Ⅳ度不良反应。所有患儿未见听力损害及不良反应相关致死事件。结论C5V为基础化疗方案的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减少微小转移病灶,耐受性良好,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肝母细胞瘤患儿预后。
- 祁艳卫冯峰高磊高文斌王萍李想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儿童术前化疗
-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肠黏膜Th17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究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对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幼鼠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nteral ecoimmunonutrition,EIN)组,每组10只。对照组10只幼鼠仅进行常规饲养,其余30只SD幼鼠则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进行诱导,以构建IBD模型。模型组10只幼鼠给予0.9%生理盐水灌肠,EN组10只幼鼠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剂,EIN组10只幼鼠则在肠内营养基础上给予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观察四组幼鼠经不同干预后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以及肠黏膜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幼鼠肠黏膜组织切片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 17A,IL-17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N组和EIN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显著下降,且EIN组水平更低(P<0.05),EN组和EIN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值明显增加,且EIN组增长值更高(P<0.05)。EN组和EIN组DAI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且EIN组的评分更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EN组和EIN组IL-17A阳性细胞染色数显著减少,且EIN组阳性细胞数更少(P<0.05)。结论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通过抑制IBD幼鼠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A的表达,发挥保护肠黏膜的作用,显著改善IBD幼鼠肠道炎症反应。
- 刘伟栋冯峰
- 关键词: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炎症性肠病肠黏膜TH17细胞
-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研究电子线输出因子影响因素
- 2014年
- 目的 使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电子线输出因子,探讨直线加速器各组成部分对输出因子影响.方法 使用蒙特卡洛MCTP软件模拟瓦里安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6、9、18 MeV电子线,源皮距100 cm下不同射野大小(2 cm×2cm~25 cm×25 cm)的输出因子.使用Scanditronix Wellhofer Blue Phantom自动扫描系统三维水箱测量相同条件下的输出因子.观察计算与测量结果差异,要求两者<2%.再使用蒙特卡洛方法分别计算不同能量下不同限束系统条件下原粒子和散射粒子的输出因子(包括限光筒、铅门、挡铅的输出因子),并讨论限束系统各个部件对输出因子的影响.结果 MCTP系统计算的6、9、18 MeV电子线输出因子与测量结果间差异<1%.电子线能量、限光筒—铅门—挡铅组合以复杂的方式影响原粒子和散射粒子,从而影响输出因子.结论 蒙特卡洛MCTP软件能精确计算不同能量下不同限束系统条件下原粒子和散射粒子的输出因子,电子线能量及限束系统以复杂方式影响输出因子.
- 迟子锋刘丹张勇李润霄景仲昊冯峰韩春
- 关键词:电子线照射蒙特卡洛方法
-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疗在小儿肝母细胞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微创外科收治13例经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患儿病史、影像学资料、手术记录、治疗前病变分期(PRETEXT)、病理学诊断、术前及术后化疗方案,通过门诊、电话对患儿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儿经多学科联合讨论确定术前PRETEXT,其中Ⅰ期1例(7.7%),Ⅱ期2例(15.4%),Ⅲ期7例(53.8%),Ⅳ期3例(23.1%);术后病理结果:胎儿型3例(23.1%),胚胎型4例(30.8%),巨小梁型2例(15.4%),间变型(小细胞未分化型)1例(7.7%),混合型3例(23.1%)。1例I期患儿直接行肝叶切除术,11例患儿术前行C5V方案化疗3~5个疗程后行肝脏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同样方案化疗4~7个疗程。随防时间8~73个月,中位随防时间33个月,共生存10例,死亡3例,生存率76.9%。PRETEXTⅢ期患儿生存率低于PRETEXTⅣ期(P<0.05);高危组(PRETEXTⅣ期)患儿生存率低于标准组(PRETEXTⅠ、Ⅱ、Ⅲ期)(P<0.05);间变型患儿生存率低于非间变型(P<0.05);巨小梁型患儿生存率低于非巨小梁型(P<0.05)。结论手术联合化疗是小儿肝母细胞瘤治疗的关键,多学科联合诊治能保证整个疗程顺利进行,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 祁艳卫冯峰高磊高文斌王萍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小儿
- 肝转移儿童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及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伴肝转移的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通过复诊、电话等方式了解患儿术后预后情况。结果45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91.1%的发病年龄<5岁,男女之比为4∶1,肿瘤原发于肾上腺和腹膜后38例(84.4%),颈部1例(2.2%),纵隔6例(13.4%)。发热、腹痛、发现腹部肿物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者占95.6%,乳酸脱氢酶升高者占88.9%,全部患儿接受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手术前后进行共20周化疗,16例患儿目前已经随访20个月,病情稳定。29例患儿出现肿瘤进展或复发,其中22例患儿死亡,死于肿瘤相关疾病。3年生存率为50.3%,5年总生存率为39.8%。结论伴肝转移的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治疗强调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发挥的作用建立在对肿瘤转移病灶控制治疗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 冯峰齐灿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肿瘤转移儿童
- 婴儿小细胞未分化型肝母细胞瘤1例
- 2021年
- 1病例资料患儿,女婴,7个月17天。因发现腹部肿物1天入院。检查: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扩张,腹胀,右上腹部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0cm×6cm,边界尚清楚,形态欠规则,与肝右叶分界欠清楚,无明显触痛,腹部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16.6×10^(9)/L,中性粒细胞52.3%,淋巴细胞40.7%,血红蛋白102g/L;血小板387×10^(9)/L,C-反应蛋白45.0mg/L;(2)肿瘤五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9 mIU/mL,CA 12556.79U/mL,CA 19-959.51U/mL,甲胎蛋白30.71IU/mL,癌胚抗原1.02ng/mL.
- 祁艳卫冯峰高磊白玉坤宫颖新王萍
- 关键词:腹部肿物肝母细胞瘤蠕动波胃肠型腹壁静脉
- 腹腔镜下单极电钩针与传统钩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疗效比较
- 2021年
- 探讨腹腔镜下单极电钩与传统钩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疗效。方法:选取巨鹿县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自制改良的单极电钩针与传统钩针实施日间手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结局。结果:试验组的治疗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单极电钩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术后伤口局部不适感。
- 魏占凯杨旭辉陈丰敏张晔冯峰
- 关键词: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