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容妹

作品数:38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惠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精神分裂症
  • 9篇分裂症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疗效
  • 6篇基因
  • 6篇阿尔茨海默病
  • 5篇抑郁
  • 5篇抑郁症
  • 5篇海洛因
  • 4篇儿童
  • 3篇蛋白
  • 3篇多动症
  • 3篇药物
  • 3篇载脂蛋白
  • 3篇载脂蛋白E
  • 3篇症状
  • 3篇脂蛋白
  • 3篇治疗抑郁症
  • 3篇托吡酯

机构

  • 30篇广州市脑科医...
  • 6篇广州市惠爱医...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精神卫...
  • 1篇广州市卫生局

作者

  • 38篇冯容妹
  • 14篇马崔
  • 9篇郑洪波
  • 8篇邓河晃
  • 7篇郭扬波
  • 7篇施佳军
  • 6篇苗国栋
  • 6篇王达平
  • 4篇赵振环
  • 4篇老洪尧
  • 4篇沐楠
  • 4篇阳琼
  • 3篇陆泳
  • 3篇谢永标
  • 3篇曾爱琼
  • 3篇徐贵云
  • 2篇朱海兵
  • 2篇陈国强
  • 2篇黄远光
  • 2篇陆欣乔

传媒

  • 10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中华精神科杂...
  • 3篇中国药物滥用...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国际中华神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山东精神医学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精神...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5
1996年
为了探讨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特征,对121例抑郁症患者按照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分为2组,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47例(38.8%),其绝望、精神运动性抑制、自责自罪、自杀行为显著高于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自杀行为是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的3.9倍。在36~55岁的抑郁症患者中,精神病性症状显示频数较高(25例/41例,61.0%)。这提示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需谨防自杀发生。
曾爱琼黄雄冯容妹
关键词:抑郁症症状妄想幻觉紧张症
托吡酯辅助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对照观察
2003年
目的:探讨托吡酯辅助治疗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的可行性。方法:对37例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患者分别应用托吡酯+利他林与利他林进行对照比较;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由家长评),Conners多动指数(由老师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等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量表评定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减分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托吡酯组为62.81%,利他林组为53.96%,多动指数量表托吡酯组为65.65%,利他林组为51.32%,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TESS量表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托吡酯辅助治疗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患者有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冯容妹钟潇琦关炳波周亮郑洪波邓河晃赵振环谭静卿
关键词:托吡酯儿童多动症利他林疗效
105例海洛因静注用药者3年连续随访被引量:3
1996年
对105例静注用药者进行3年连续随访。结果显示静注用药者均联用苯二氮(BZD)类药物,由于不洁静脉注射,身体各器官明显损害,分别为呼吸道症状17.14%;消化道症状37.1%;心血管症状38%,女性闭经或月经不调100%。而且由于疾病或药物过量中毒死亡者高达12.38%,显著高于一般城市人口。
陈国强方少心冯容妹
关键词:药物依赖性海洛因滥用静脉注射随访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42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了解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儿童(5周岁~14周岁)接受每日0.02mg~0.06mg/kg利培酮口服液治疗6周,以Conner’s儿童行为评定量表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监测评估安全性。结果利培酮口服液平均治疗量为1.5mg/d,基本痊愈19.0%(8/42),显效28.6%(12/42),好转35.7%(15/42)和无效16.7%(7/42),Conner’s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品行问题分量表、冲动多动分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常见的副反应为头痛和嗜睡。锥外反应发生率约2%(1/42),多为轻微反应。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疗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且耐受性良好。
徐莉萍殷青云冯容妹谢永标
关键词:利培酮口服液安全性
对氧磷酶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 PON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汉族散发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以165例散发AD患者和174例年龄匹配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PCR-RFLP法检测PON1及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AD组与对照组PON1 基因Gln192Arg多态性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对象按ApoEε4携带状况分层后,各亚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ON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AD不存在关联。
施佳军张思仲马崔唐牟尼刘协和王英成韩海英郭扬波冯容妹苗国栋
关键词:对氧磷酶1基因多态性阿尔茨海默病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评伦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利培酮或氟氮平退行12周的治疗,以阳性症状和除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的有效率86.7%.显效率70.0%。雨叶对慢性分裂症的瘵效相当,无显著差异。氟氮平封阳性症状起效较快。维髓外系副反应利培酮较多见。纵论利培酮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效和安全的蘖物。
叶莉英冯容妹王达平
关键词:利培酮氯氮平慢性精神分裂症
益智合剂治疗儿童多动症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1999年
为观察益智合剂对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应用益智合剂与利他林分别对50例儿童多动症病儿进行12周治疗对照研究,用Conners、Achenbach、CGI、Tes量表于治疗前后评定。结果:益智合剂、利他林对儿童多动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82%,2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利他林副作用大于益智合剂,2组治疗药物副作用发生频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丁国安扶洁玉冯容妹刘丽勤黄雄童振杰郭浩佳李广兰陆润基陈伟家罗月梅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中医药疗法益智合剂
HDS-R在广东沿海农村老年期痴呆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探讨HDS R在老年期痴呆筛查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 R)对广东沿海三个县中 10 18名世居农村 ,年龄≥ 65岁的老年人进行痴呆筛查。结果 :HDS R分为 0— 32 5分 ,平均 2 3 50± 5 80分 ,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教育程度、痴呆诊断、听力、性别是影响HDS R评分的重要因素 ;HDS R界限分为 17分时 ,敏感度 95 1% ,特异度为 97 7%。结论 :年龄、教育程度、痴呆诊断、听力、性别是影响HDS R评分的重要因素 ,HDS R因其特异度和敏感度高且易于实施、项目简便 。
沐楠陆泳冯容妹方少心周伟成江美娟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农村老年人
国产氯丙咪嗪针剂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报告使用国产氯丙咪嗪针剂治疗抑郁症31例的临床疗效。31例抑郁症患者分成三组分别应用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和口服。HDS评分提示临床疗效最佳为静滴组,尤以改善自杀、自罪念头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为佳。常见副作用为口干、便秘,但不影响疗程。作者建议最高注射剂量每日不宜超过100mg。
陈国强沈其杰郑洪波高欢赵振环冯容妹黄远光
关键词:抑郁症氯丙咪嗪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行为22例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林建葵冯容妹伍洁云吴秀萍
关键词:自我伤害行为精神病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