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崔

作品数:184 被引量:1,358H指数:20
供职机构:广州市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6篇医药卫生
  • 6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精神分裂症
  • 38篇分裂症
  • 28篇抑郁
  • 27篇阿尔茨海默病
  • 27篇痴呆
  • 21篇多态
  • 20篇基因
  • 19篇液相色谱
  • 19篇色谱
  • 19篇相色谱
  • 19篇精神病
  • 19篇高效液相
  • 19篇高效液相色谱
  • 18篇多态性
  • 15篇药动学
  • 15篇双盲
  • 14篇抑郁症
  • 14篇抗精神病
  • 13篇症状
  • 12篇液相色谱法

机构

  • 129篇广州市脑科医...
  • 48篇广州市惠爱医...
  • 2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9篇四川大学华西...
  • 18篇上海市精神卫...
  • 1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6篇中南大学湘雅...
  • 9篇武汉大学
  • 7篇广州医学院
  • 7篇苏州市广济医...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河北省精神卫...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西安市精神卫...
  • 6篇北京安定医院
  • 6篇吉林省神经精...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大学孙逸...
  • 5篇广州华侨医院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84篇马崔
  • 35篇郭扬波
  • 33篇温预关
  • 26篇唐牟尼
  • 26篇郑洪波
  • 24篇沐楠
  • 18篇韩海英
  • 15篇舒良
  • 14篇侯静
  • 14篇冯容妹
  • 14篇胡号应
  • 14篇苗国栋
  • 12篇赵靖平
  • 12篇张鸿燕
  • 10篇黄杏梅
  • 10篇施佳军
  • 10篇刘协和
  • 10篇卢慧贤
  • 10篇王达平
  • 9篇李佩芳

传媒

  • 23篇中华精神科杂...
  • 2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3篇中国医院药学...
  • 9篇临床精神医学...
  • 7篇中国心理卫生...
  • 7篇中国新药杂志
  • 6篇中国行为医学...
  • 4篇中国临床药学...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四川精神卫生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国外医学(精...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广州医药
  • 3篇中国药房
  • 3篇海峡药学
  • 3篇上海精神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3篇2009
  • 11篇2008
  • 15篇2007
  • 23篇2006
  • 18篇2005
  • 17篇2004
  • 11篇2003
  • 9篇2002
  • 15篇2001
  • 10篇2000
  • 7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2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9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40mg氢溴酸西酞普兰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氢溴酸西酞普兰浓度,并用3P97软件统计处理。结果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其Cmax,Tmax,T1/2,AUC0-132,AUC0-∞分别为(47.3±11.5)μg·L-1,(3.3±1.6)h,(36.3±9.7)h,(1892.8±388.2)μg·L-1·h,(2069.9±428.7)μg·L-1·h。结论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资料。
温预关马崔任斌陈孝
关键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动学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间的相关性。
郁俊昌唐牟尼沐楠王华成马崔郭扬波韩海英饶冬萍
关键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
脑活素治疗Alzheimer病认知功能、非认知性精神症状和生活能力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验证脑活素治疗 Alzheimer病 (AD)的疗效。方法 脑活素 30ml,静脉滴注,每周 5次,共 4周。疗效评定量表包括:简明智力检查量表 (MMSE),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山道士老年评定量表 (SCA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纽伦堡老年问卷 (NAI),数字连线测验 (ZVT)。结果 治疗 4周后,脑活素组 MMSE平均总分、 CGI、 ZVT1、 NAI、 SCAG与对照组相比都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两组病人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活素能改善轻中度 AD病人的认知功能、非认知性精神症状和生活功能。研究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肖世富严和姚培芬王鲁宁汤洪川贾建军徐文祯苟婴如马辛鲍枫马崔王达平龙洁王春雪柴斌苏炳华
关键词:ALZHEIMER病脑活素
扎来普隆与唑吡坦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比较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评价国产Ⅱ类新药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唑吡坦组 12 0例 ,扎来普隆组 118例分别口服扎来普隆片 10mg·d- 1或唑吡坦片 10mg·d- 1。 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意向性 (ITT)分析样本病人有 2 38例。疗效评价的睡眠障碍量表 (SD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 (F检验 ,P <0 .0 1)。唑吡坦组的有效率77.5 % ,扎来普隆组的有效率 73.7%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不良反应分析显示 2组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思睡、口干、便秘、头晕和头痛。结论 :国产扎来普隆与唑吡坦具有类似的疗效 ,不良反应相当。为治疗睡眠障碍的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李乐华陈晋东赵靖平张鸿燕舒良顾牛范李华芳黄明生李静马崔李婷陈远光
关键词:安定药双盲法扎来普隆唑吡坦
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国产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并与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进行生物等效性的对比。方法:选择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20人。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期间停服任何药物,并禁烟和酒。采用随机交叉设计,口服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和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剂40mg,(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由北京万全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20mg/片;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商品名希普妙,丹麦灵北药厂,20mg/片)。服药后0.5~132h内间隔取血。血样加入内标盐酸普萘洛尔经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计算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并以进口片剂为参比制剂,估算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生物利用度,判断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志愿者1人缺席,1人在第一轮试验服药后1h发生呕吐,且132h的血药浓度为7.1μg/L,0.5h血药浓度为0,吸收和代谢均有影响,故舍去;其余18人进入结果分析。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和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32分别为(1894.6±460.2)μg/(h·L)和(1876.9±398.3)μg/(h·L),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峰浓度分别为(46.1±9.8)μg/L和(47.7±11.7)μg/L,差异无显著性(P>0.05);半衰期分别为(37.6±10.0)h和(38.8±9.8)h,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峰时间分别(3.2±1.9)h和(3.2±1.5)h,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进口制剂为对照,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32计算的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生物利用度为(100.3±11.7)%。结论:国产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与进口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赵振环温预关马崔任斌
关键词:西酞普兰生物利用度
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国产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和普通片进行生物等效性考察。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2×2交叉试验方案设计,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10mg,并采集36h内动态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西替利嗪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判定两种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10.0±28.3)μg·L-1和(215.3±39.2)μg·L-1,tmax分别为(1.6±0.3)h和(1.60±0.20)h,AUC0-36分别为(1545.5±441.5)μg·L-1·h和(1547.4±451.1)μg·L-1·h,AUC0-∞分别为(1633.4±479.0)μg·L-1·h和(1624.0±478.6)μg·L-1·h,t1/2(ke)分别为(9.2±3.4)和(8.4±2.0)h,两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受试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为(100.3±12.0)%。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温预关廖日房李佑辉马崔
关键词:盐酸西替利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生物等效性
安非他酮缓释片多剂量给药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两种盐酸安非他酮片多剂量给药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安非他酮缓释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20例健康志愿者多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安非他酮缓释片剂,每天早晚各150mg)或参比制剂(安非他酮普通片剂,早晨150mg,中午和晚上各75mg),连续给药7d。用HPLC-MS测定血浆中安非他酮的浓度,并采用BECS程序计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23.88±20.80)和(179.40±42.22)μg·L^-1;Tmax分别为(2.56±0.89)和(1.19±0.42)h;t1/2分别为(10.61±4.93)和(10.54±6.46)h,AUC0-24h (ss)分别为(1076.4±274.2)和(1041.0±310.6)μg·L^-1·h;AUC0-∞(ss)分别为(1421.1±386.1)和(1361.8±391.7)μg·L^-1·h。以AUC0-24(ss)计,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56±14.95)%。两制剂的Tmax有显著性差异。AUC0-24(ss)和AUC0-∞(ss)的90%置信区间在等效范围内。结论:两制剂生物等效。
郭扬波温预关马崔
关键词:安非他酮缓释片生物等效性
首发精神分裂症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精神症状,脑脊液对照组为10例外科手术患者,血清对照组为试剂盒提供正常的健康者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结果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与年龄、体重、病程、PANS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等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NF-α水平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37,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和外周均存在细胞免疫障碍,但未发现其与临床症状相关,血清TNF-α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可能密切相关。
朱海兵马崔郭扬波郑洪波黄雄张训邱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脑脊液细胞因子精神病理学
与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的诊断方法与标准初探被引量:1
1998年
唐向东王玲芝马崔曹顺姬朱国良邓启扬
关键词:睡眠障碍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0
2001年
目的 探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对PRL水平的影响,以及PRL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6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前后的PRL水平,与25名正常人对照,并在治疗前后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 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础PRL水乎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R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基础PRL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基线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与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两组患者PRL增加值与PANSS减分值和各因子减分、药物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都能使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显著升高,但PRL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疗效无关。
徐贵云侯静马崔吴福喜黎德美陆欣乔朱海兵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催乳素药物方法利培酮氟哌啶醇女性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