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丽珍

作品数:92 被引量:655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9篇肿瘤
  • 23篇手术
  • 20篇甲状腺
  • 11篇嗓音
  • 11篇声带
  • 11篇腺肿瘤
  • 11篇甲状腺肿
  • 11篇甲状腺肿瘤
  • 9篇外科
  • 9篇晚期
  • 9篇细胞
  • 9篇肌电
  • 8篇切除
  • 8篇外科手术
  • 8篇疗效
  • 7篇术后
  • 7篇缺损
  • 6篇手术治疗
  • 6篇手术中
  • 6篇头颈

机构

  • 90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耳鼻咽...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同仁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天水市第一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2篇侯丽珍
  • 51篇房居高
  • 34篇马泓智
  • 33篇钟琦
  • 32篇徐文
  • 30篇张丽
  • 29篇韩德民
  • 28篇李平栋
  • 28篇陈晓红
  • 24篇冯凌
  • 23篇黄志刚
  • 16篇陈学军
  • 15篇廉猛
  • 15篇王茹
  • 11篇叶京英
  • 11篇张洋
  • 11篇时倩
  • 11篇王军
  • 6篇杨一帆
  • 5篇赵功伟

传媒

  • 2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9篇中国耳鼻咽喉...
  • 4篇听力学及言语...
  • 4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2013国际...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2014第四...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耳...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 4篇2001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痉挛性发音障碍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对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喉肌电图表现,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痉挛性发音障碍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22例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嗓音声学特征,频闪喉镜下声带状态,喉肌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分型,应用肉毒素A行特定肌肉注射并观察疗效。结果22例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中,内收肌型18例(81 8% ),外展肌型4例(18 2% )。内收肌型患者发音嘶哑,音质紧张、言语中断,发音时声带过度内收,杓间区明显,伴局部震颤; 2例患者发音时还同时伴有舌及软腭震颤;肌电图甲杓肌运动单位电位(motorunitpotential,MUP)振幅明显增加(P<0 01),干扰相呈密集束状放电,募集活动异常活跃,幅度明显增大(700~2500μV)。4例外展肌型患者发音低哑、震颤,气息声明显,发音时声门闭合不良;环杓后肌MUP振幅明显增加,在374~538μV间,募集活动异常活跃,幅度增大(3000~5000μV)。内收肌型患者应用肉毒素A进行甲杓肌注射,单侧剂量大于2 5U疗效明显。症状开始改善时间为注射后6h^2d,平均( x±s,下同)为( 1 4±0 8)d, 2周时最为明显,肌电图及喉肌诱发电位显示药物作用完全,注射肌肉失神经支配。疗效维持8~24周,平均维持(15 2±4 9)周,副作用包括不同程度的发音气息声,声门闭合不良,吞咽不适,饮水呛咳。外展肌型患者采用环杓后肌?
徐文韩德民侯丽珍张丽高玉红叶京英王军
关键词:痉挛性发音障碍运动单位电位肉毒素A喉肌电图环杓后肌吞咽不适
声带任克水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声带任克水肿对发音功能的影响及治疗转归。方法对65例声带任克水肿患者的发病过程、嗓音声学特点、声带运动形态、手术方式及术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任克水肿病程较长,均为中老年患者。病变累及声带任克层全长,声带振动黏膜波活跃,声门上功能亢进。术前嗓音声学参数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音音调较低(P<0.05)。任克水肿激光显微外科手术术后1个月发音改善明显,术后3个月恢复稳定。结论声带任克水肿累及声带被覆层全长,病程较长,明显影响发音功能,激光显微外科手术效果良好,可以保留结构及功能。
徐文韩德民侯丽珍张丽叶京英王军
关键词:任克水肿嗓音声学参数发音功能术后转归功能亢进
喉腺样囊性癌
钟琦陈学军陈晓红李平栋侯丽珍房居高
喉接触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分析喉接触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的病史、症状、临床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喉接触性肉芽肿发病以男性多见(72/84,85.7%),其中男性患者多有长期反酸、用声不当、清嗓、咳嗽及吸烟史;女性患者大部分(7/12,58.3%)为插管所致,其次为反酸(4/12,33.3%)。症状以声嘶、发声费力、咽异物感最为多见。病变位于声带突处,单侧病变多发(75/84,89.3%),发音时声门闭合有缝。嗓音主观评估结果为G_1R_1B_0A_0S_0。声学分析频率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女性患者较男性症状重,各嗓音学参数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甲杓肌肌电波幅/转折数高于正常对照组。42.9%(36/84)患者抗酸、发声休息、发声矫治等保守治疗后病变消失,11.9%(10/84)患者好转,45.2%(38/84)无效患者手术治疗配合保守治疗治愈73.7%(28/38),好转10.5%(4/38),术后复发15.8%(6/38),其中2例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同时患侧甲杓肌注射肉毒素A治愈。结论喉接触性肉芽肿病因较多,男女发病特点不同,明确诊断后,应根据病因及临床特点,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侯丽珍徐文韩德民
关键词:言语声学
声带沟分型及治疗
目的探讨筋膜填充术在声带沟治疗中的作用、并发症及嗓音功能转归。方法 23例双侧声带沟患者全麻显微镜下行声带沟瘢痕松解、筋膜移植填充手术,合并声带肌萎缩的者同时行声门旁间隙脂肪注射。患者手术前、后行嗓音声学、气流动力学及频...
徐文韩德民侯丽珍张丽赵功伟
文献传递
喉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正>目的分析喉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例喉结核患者发病特点、症状、体征及诊治过程。患者表现为声嘶、咽喉痛、咽喉异物感,查体发现喉部新生物,发病部位有会厌、杓会厌襞、声带、室带和声门下,病变为增生、溃疡样改...
侯丽珍房居高
文献传递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识别及功能评估
目的甲状腺手术中通过喉返神经监测辅助识别喉返神经并评估其电生理功能。方法对60例复杂甲状腺疾病患者在全麻手术中使用神经监测仪,对84侧喉返神经行术中实时监测,并分析监测所得电生理数据,术后评估神经功能。结果60例患者中有...
侯丽珍房居高于振坤陈学军
杓状软骨拨动术治疗声带活动不良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2007年
声带活动不良是近几年来喉科较常见病之一。因声带活动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发声、吞咽功能障碍,给患者在精神、生活、工作上带来烦恼。自从有研究于1966年在国内首次将杓状软骨拨动术应用于环杓关节运动系统的治疗以来,不同的研究对其疗效的报道不一。2000年8月-2006年1月,我科对56例声带活动不良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杓状软骨拨动术治疗,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观察其发声特点、嗓音声学、形态学等变化,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现报道如下。
张丽徐文侯丽珍
关键词:杓状软骨拨动术术后护理吞咽功能障碍环杓关节
400例中晚期喉癌颈淋巴结隐匿转移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T2 ~ T4喉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探讨T2 ~ T4喉癌颈淋巴结处理规范.方法:回顾2002年12月~2013年1月我院401例行喉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T2 ~ T4N0M0喉癌患者,所得数据采...
房居高马泓智冯凌李平栋侯丽珍周维国陈学军陈晓红黄志刚韩德民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潜在高风险侵袭性的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潜在高风险侵袭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分析探讨具有调控作用的分子通路并寻找功能性靶向基因.方法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15例潜在高风险侵袭性(7例局部淋巴结转移,3例腺体外组织侵犯,5例多癌灶)和9例惰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查,并对差异基因进一步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269个差异基因.经GO数据库分析,差异基因主要聚类在趋化性、细胞黏附、细胞-基质黏附、钙黏蛋白结合等集合中(P<0.05);经KEGG数据库分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通路(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细胞的焦点粘连通路(focal adhesion)、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黏着小带通路(adherens junction)以及癌症途径通路(pathways in cancer)差异基因富集的显著程度高(P<0.05),是应关注的关键通路;其中,功能性下调基因ITGA2、ITGA3和ITGAV差异表达明显,富集程度较高,处于信号通路的核心调控位置,是与PTMC潜在高风险侵袭性相关的重要基因(P<0.05).结论与惰性PTMC相比,具有潜在高风险侵袭性特征的PTMC在基因表达的整体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而整合素家族的ITGA2、ITGA3和ITGAV基因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与PTMC潜在高风险侵袭性相关的功能性靶向基因.
廉猛杨帆张嘉敏陈佳铭沈茜茜侯丽珍刘晓琴房居高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