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居高

作品数:379 被引量:1,179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1篇期刊文章
  • 11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7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0篇肿瘤
  • 88篇手术
  • 71篇细胞
  • 70篇甲状腺
  • 62篇外科
  • 57篇头颈
  • 49篇喉癌
  • 47篇切除
  • 43篇颈部
  • 42篇喉肿瘤
  • 37篇头颈部
  • 35篇外科手术
  • 34篇淋巴
  • 31篇鳞状
  • 31篇鳞状细胞
  • 30篇腺肿瘤
  • 27篇基因
  • 26篇腺癌
  • 26篇颈部肿瘤
  • 25篇切除术

机构

  • 339篇首都医科大学
  • 4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9篇山东省肿瘤医...
  • 22篇北京市耳鼻咽...
  • 8篇山东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聊城市人民医...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教育部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379篇房居高
  • 132篇黄志刚
  • 128篇陈晓红
  • 78篇马泓智
  • 73篇钟琦
  • 72篇韩德民
  • 67篇倪鑫
  • 63篇陈学军
  • 59篇李平栋
  • 58篇王琪
  • 51篇侯丽珍
  • 44篇冯凌
  • 41篇周维国
  • 40篇于振坤
  • 38篇廉猛
  • 32篇王茹
  • 25篇张洋
  • 20篇时倩
  • 17篇许洪波
  • 14篇范尔钟

传媒

  • 86篇中国耳鼻咽喉...
  • 35篇中华耳鼻咽喉...
  • 17篇国际耳鼻咽喉...
  • 15篇中国医学文摘...
  • 15篇临床耳鼻咽喉...
  • 10篇2013国际...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耳鼻咽喉(头...
  • 6篇国际外科学杂...
  • 6篇2010全国...
  • 5篇齐鲁肿瘤杂志
  • 5篇第四届中国肿...
  • 5篇2014第四...
  • 5篇中华医学会2...
  • 4篇肿瘤防治杂志
  • 4篇国外医学(耳...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山东大学耳鼻...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9篇2023
  • 16篇2022
  • 7篇2021
  • 20篇2020
  • 14篇2019
  • 21篇2018
  • 17篇2017
  • 18篇2016
  • 11篇2015
  • 33篇2014
  • 24篇2013
  • 21篇2012
  • 10篇2011
  • 19篇2010
  • 36篇2009
  • 16篇2008
  • 15篇2007
  • 10篇2006
  • 24篇2005
  • 3篇2004
3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充气经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附3例报道)
2020年
近些年,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中青年女性占比大[1-2].传统的开放甲状腺手术会在患者颈部留下手术切口瘢痕,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会导致一些患者的心理困扰和自我形象障碍现象[3-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也从单纯追求治愈疾病,到进一步追求术区的美观.在此需求上,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应运而生.目前,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常用的主要一类切口入路包括胸乳入路、腋窝入路、锁骨下入路等,这些入路都不可避免地在体表留下可见的瘢痕,但以腋窝入路的切口最为隐蔽.2020年1月我院实施了北京地区首例经腋窝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3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加深对该术式的发展历程、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优势以及局限性的认识.
张洋钟琦黄俊伟郭伟杨征高文陈晓红房居高黄志刚
关键词:中青年女性自我形象切口入路手术切口瘢痕胸乳入路
微信辅助教学法在头颈外科病房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6年
随着微信成为广泛使用的社交工具,如何利用微信的即时高效性及多媒体兼容性等特点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也成为临床医学教育新的探索领域。作者通过分析头颈外科病房临床教学中应用微信网络化教学设计和管理的经验,认为微信辅助教学法不仅能更好地实施互动式及多媒体教学,还能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能同时实现教学团队业务和人文的双重建设,是一项值得继续探索和完善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谢静周晶杨征何时知李平栋钟琦陈晓红房居高
耳鼻咽喉头颈部疾病实习教学模式的体会与深入思考被引量:3
2016年
实习带教是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实习带教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作者分析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实习的问题,并根据这一学科的特点,结合自身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应于目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带教的方法,以便于医学生能够更好的把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工作,帮助医学生完成向医师的转变。
马泓智房居高
改良颈-腮腺入路高位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探讨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总结改良颈-腮腺入路切除高位咽旁间隙肿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科手术治疗的35例高位咽旁间隙肿瘤患者,术前均进行增强CT和MRI评估。其中24例采用单纯的颈-腮腺入路完整切除肿瘤,3例颅底受累者采取颈-腮腺入路联合颞枕侧颅底入路,2例混合瘤患者采用颈-腮腺入路联合下颌角部分切除,3例神经鞘瘤和1例淋巴血管瘤尝试采用颈-腮腺入路联合内镜辅助下手术,1例癌肉瘤和颅底受累及1例颈动脉体瘤术中改行联合下颌骨裂开入路。结果术后病理混合瘤13例,神经鞘瘤11例,副神经节瘤4例,颈动脉体瘤4例,淋巴血管瘤1例,脊索瘤1例和癌肉瘤1例。患者随访11个月~10年,无严重并发症,癌肉瘤患者术后13个月出现脑转移死亡。结论多数高位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可以经传统颈-腮腺入路完整切除,改良的颈-腮腺入路可以得到清晰的术野暴露,完整切除高位咽旁间隙肿瘤,只有在恶性肿瘤或需要颈内动脉重建时才考虑联合下颌骨裂开术。
李平栋陈晓红房居高陈学军黄志刚于振坤王琪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外科手术
经口机器人切除咽喉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讨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入路切除咽喉肿瘤的适应证、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共30例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入路切除咽喉部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口咽肿瘤13例,咽旁间隙肿瘤7例,喉肿瘤6例,下咽肿瘤4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0~81岁,中位年龄56岁。结果30例患者均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经口入路完全切除,1例患者(3.3%)术中发现肿瘤为来源于腮腺深叶的多形性腺瘤,追加颈腮腺切口。平均机器人手术时间40.7 min,平均出血15.8 ml,平均经口进食时间5.3 d,平均住院时间9 d。所有患者均未行气管切开或下颌骨裂开。术后病理提示恶性病变共18例(60.0%),切缘阳性1例(5.6%),同期行颈淋巴清扫16例(53.3%)。除1例(3.3%)患者出现一过性霍纳综合征外,其余均无出血、声嘶、呛咳、伸舌偏斜、呼吸困难、面神经麻痹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2例(11.1%)颈部淋巴转移,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病例。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咽喉肿瘤切除具有术野清晰、手术路径短、出血少、创伤小、咽喉功能保留及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房居高孟令照王建宏袁先道饶远生杨帆冯燕军魏永祥
关键词:耳鼻咽喉肿瘤微创性
颈动脉体瘤诊断与处理-单中心经验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单中心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10例,年龄平均39岁(25~65),均为单侧病变。结果 Shamblin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7例。术前影像学评估包括B超、CT、核磁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其中16例经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伴或不伴颈外动脉切除的完整剥离;瘤体连同颈内-颈总动脉切除血管重建;瘤体连同颈总颈内动脉切除断端结扎;颅底颅内受累行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随访43个月(9~108),手术并发症包括单侧喉返神经麻痹6例,其中永久性声带麻痹2例,单侧面瘫1例,单侧舌下神经麻痹2例,出血1例,脑血管意外及死亡发生率为0%。结论 DSA检查是颈动脉体瘤的重要确诊及评估手段之一。术中双极电凝的仔细分离、血管外科器械短暂的供血动脉阻断、血管外科的转流及重建技术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术后并发症非常关键。
李平栋于振坤房居高郁正亚陈晓红陈学军黄志刚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外科手术
经皮低位切口鼻内镜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及总结经皮低位切口鼻内镜下治疗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瘤的可行性及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期间治疗的36例患者中,女34例,男2例;年龄18~65岁,中位年龄32岁。甲状腺瘤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癌2例,甲状旁腺囊腺瘤1例。用鼻内镜经上胸部切口,局部牵拉形成操作腔,鼻内镜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2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例,甲状腺叶切除2例,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1例。结果3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喉返神经麻痹。随访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无肿瘤复发。术后疼痛轻,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经胸骨鼻内镜下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肿瘤手术,操作简便,颈部无瘢痕。
房居高韩德民倪鑫李平栋冯凌陈晓红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瘤内窥镜检查
影响喉癌组织原代培养成功率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不同组织分离方法、肿瘤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对喉癌组织原代培养细胞生长率的影响。方法对17例喉癌组织分别应用组织块、胶原酶和机械分离法进行原代培养,观察以上3种组织分离法、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对喉癌原代培养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并用统计学分析其结果。结果组织块、胶原酶及机械分离法的细胞生长率分别为64.7%、58.8%和11.8%,其中组织块法和胶原酶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而织块法和胶原酶法与机械分离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和0.008)。鳞癌细胞高分化组细胞生长率为33.3%,中/低分化组为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细胞培养的生长率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分离方法有关。在喉癌的原代培养中应尽量选取细胞分化程度差的标本并且选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培养。
邢虎房居高于振坤马丽晶王鸿范尔钟陈晓红韩德民
关键词:喉癌组织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块法鳞癌细胞高分化低分化
喉、喉咽癌患者外周血播散肿瘤细胞检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RT-PCR以CK19mRNA作为标记物在检测喉癌、喉咽癌患者外周血播散肿瘤细胞(disseminatedtumorcell,DTC)的意义。方法采用套式RT-PCR,以CK19mRNA为指标,检测32例喉癌、喉咽癌患者外周血中的DTC。结果CK19mRNA总阳性率为46.9%(15/32);其中喉癌阳性率为40%(10/25);喉咽癌阳性率为71.4%(5/7)。20例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5%(9/12),非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30%(6/2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期(20.29±5.16月)比阴性组(37.13±3.23月)明显缩短,经Log-rank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46,<0.05),阳性组的复发率(66.7%)比阴性组(18.8%)增高(P<0.05)。并且做了生存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15,<0.05)。结论以CK19mRNA肿瘤标记物,用精确设计的RT-PCR技术对外周血DTC的检测有助于喉癌、喉咽癌转移的早期发现;随访初步发现用DTC的检测有望作为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早期预示手段。
李平栋于振坤黄志刚房居高倪鑫王琪范尔钟李颖
关键词:下咽肿瘤肿瘤循环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核内抑癌基因PTEN的识别及其在核糖体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肿瘤抑癌基因PTEN是一个脂质磷酸酶,研究发现在其人类癌症中存在许多突变亚型.PTEN基因抑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细胞膜上的PI3K-Akt信号通路.然而,研究发现PTEN还表明定位在细胞核,它具有抑制肿瘤活性,但该...
李平栋王丹妮李海洋于振坤陈晓红房居高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