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晓巍

作品数:19 被引量:12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生物力学
  • 13篇肌腱
  • 8篇生物力学研究
  • 4篇屈肌
  • 4篇屈肌腱
  • 4篇D区
  • 3篇腱鞘
  • 3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形态学
  • 2篇远端
  • 2篇手术
  • 2篇桡骨远端
  • 2篇腱断裂
  • 2篇肌腱断裂
  • 2篇肌腱缝合
  • 2篇肌腱损伤
  • 1篇弹性模量
  • 1篇动力学变化
  • 1篇动物

机构

  • 19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南通港口医院

作者

  • 19篇于晓巍
  • 17篇汤锦波
  • 16篇谢仁国
  • 8篇徐燕
  • 6篇王斌
  • 4篇潘丞中
  • 4篇陈峰
  • 4篇顾宇彤
  • 3篇吴菊
  • 3篇侍德
  • 2篇陈向东
  • 2篇张烽
  • 1篇范卫民
  • 1篇汤押庚
  • 1篇侍宏

传媒

  • 4篇中华手外科杂...
  • 4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实用手外...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7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节指间关节处屈肌腱腱鞘的功能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索A3、C1和C2滑车对指深屈肌腱及近节指间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10只尸体手示、中、环指,将掌指关节及远节指间关节固定后,进行以下4个阶段的实验:(1)腱鞘完整;(2)A3滑车切除;(3)A3及其近端切开;(4)A4与A2滑车间的腱鞘切开。牵拉指深屈肌腱至近节指间关节屈曲到110度时,测量指深屈肌腱的滑动距离。用方差分析法比较各实验阶段结果的差异。结果A3及其周围腱鞘切除后,指深屈肌腱的滑动距离显著增加(P<0.05或<0.01),并出现明显的“弓弦"状畸形。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临床上行肌腱修复时应注意保留近节指间关节附近滑车的功能。
谢仁国汤锦波于晓巍
关键词:肌张力生物力学
屈肌支持带不同比例切开对屈肌腱功能影响的探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索腕部手术时,屈肌支持带切开对屈肌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尸体手标本,共分5种状态:即为屈肌支持带完整,从近侧中点按不同比例纵行切开屈肌支持带的部分(近1/3、近1/2、近2/3和全切);测量腕关节由0°到屈曲50°时,腕管内各肌腱的滑动距离,分析比较不同比例切开与完整状态的百分比变化。结果:在屈肌支持带切开近侧 1/3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4%~ 7%;切开近侧 1/2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7%~9%;切开近侧2/3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12%~14%;全部切开后,肌腱滑动距离增大20%~70%。结论:腕管内手术时,将屈肌支持带切开1/2~2/3,可基本保持屈肌腱的功能。
谢仁国汤锦波于晓巍侍德
关键词:屈肌支持带屈肌腱生物力学
桡骨远端骨折不同程度背屈畸形后腕动力学变化被引量:45
2001年
目的 测定桡骨远端骨折背屈成角畸形后腕动力肌腱的滑动距离和力臂变化 ,为矫正临床上骨折畸形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 7只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 ,将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腱、尺侧腕伸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和尺侧腕屈肌腱与旋转电压计相连 ,测定肌腱活动距离 ,在桡骨远端、桡骨骨折向背侧成角 10°、2 0°、30°、40°时 ,分别测定在腕屈曲 45°至伸展 45°、桡偏2 0°至尺偏 2 5°过程中 5根腕主要活动肌腱距离 ,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程度桡骨成角时力臂变化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桡骨骨折背屈成角显著影响腕动力肌腱的力臂 ,骨折畸形程度越大 ,力臂变化越大。背倾成角 10°时即可引起力臂显著变化 ,背倾 30°~ 40°时力臂变化很大。桡侧伸腕肌腱力臂显著增大 ,屈腕肌腱力臂显著减小。 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背屈畸形显著影响腕动力学 ,临床上即使 10°的背屈畸形也需要予以矫正 。
汤锦波谢仁国侍德于晓巍
关键词:桡骨骨折生物力学
Ⅱd区双腱早期修复后腱鞘的处理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 d区屈肌腱在单纯切割伤和严重挫伤下双腱修复后腱鞘不同处理的效果。 方法 将4 8只来亨鸡随机分为 4组 ,以鸡双足中趾 d区为手术对象 ,每组均行双腱修复。 A组 :单纯切割伤 ,腱鞘关闭 ;B组 :单纯切割伤 ,腱鞘切除 ;C组 :严重挫伤 ,腱鞘关闭 ;D组 :严重挫伤 ,腱鞘切除。肌腱修复后 6、12周末 ,分别进行生物力学评定和形态学评定。 结果 术后第 6、12周末 , d亚区内屈肌腱单纯切割伤双腱修复后 ,腱鞘关闭与腱鞘切除效果相当 ,肌腱的滑动距离、屈曲功能及粘连的表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而严重挫伤双腱修复后 ,腱鞘切除组肌腱滑动功能明显优于腱鞘关闭组 ,腱鞘切除组粘连的表面积显著小于腱鞘关闭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修复手外伤时 , d亚区内肌腱单纯切割伤双腱修复后腱鞘可关闭 ,而在严重挫伤双腱修复后 。
顾宇彤汤锦波谢仁国徐燕于晓巍陈峰
关键词:腱鞘手术方法生物力学形态学
齿状突Ⅱ型骨折前路内固定脊状钛螺钉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制应用于齿状突Ⅱ骨折前路内固定的新型抗旋转中空脊状钛螺钉 ,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将 12个头颈椎复合体 (C0 ~C3 )随机分为 3组 :脊状螺钉组 ,双螺纹螺钉组及双螺钉组 ,分别测量各组正常时、齿状突Ⅱ骨折复制后、螺钉内固定后及 60 0 0次循环加载疲劳试验后各状态下的C0 ~C2 节段各运动方向的总刚度。结果 :齿状突骨折后 ,C0 ~C2 节段各运动方向的总刚度均显著下降 ;3种螺钉内固定后提供的各运动方向的瞬时总刚度 (除脊状螺钉组前屈运动方向外 )均显著小于正常状态下相应运动方向的刚度。各组间瞬时总刚度比较 :脊状螺钉组及双螺纹螺钉组旋转刚度显著大于双螺钉固定组。各组间疲劳试验后总刚度比较 :脊状螺钉组的屈伸、侧弯运动刚度均大于其他两组 ;脊状螺钉组的旋转运动刚度显著大于双螺钉组 ,而双螺纹螺钉组与双螺钉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脊状螺钉优于其他类型的螺钉 ,尤其表现在抗旋转及抗疲劳能力上。
于晓巍张烽侍宏汤押庚侍德陈向东
关键词:前路内固定齿状突骨折螺钉内固定生物力学
几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3
1998年
作者比较了改良Kessler、单针津下、双改良Kessler、津下加改良Kessler、多组腱内缝合等五种不同的肌腱缝合方法的2mm间隙(形成负荷、最大负荷以及功耗.发现多组腱内缝合法的抗张强度最强,和其他四种方法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双改良Kessler、津下加改良Kessler法的抗张强度次之,和改良Kessler、单针津下法比较也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改良Kessler及单针津下法抗张强度最差。指出在临床工作中应优先选用抗张强度大、操作又不太复杂的多组踺内缝合法,以利于修复的肌腱早期运动,减少粘连,促进肌腱愈合,使伤指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恢复。
潘丞中汤锦波谢仁国王斌于晓巍
关键词:肌腱生物力学屈指肌腱断裂
肌腱周边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7
1999年
目的 比较三种肌腱周边缝合方法 ,即连续法、Cross- Stitch法和 Halsted法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将 60只新鲜成年猪后蹄 区趾屈肌腱造成切割伤 ,按手术先后随机分成 6组 ,每组 10只。第1~ 3组用 Kessler法进行核心缝合 ,第 4~ 6组用 Tang法进行核心缝合。各组均加用周边缝合修复腱周 :第 1、4组用连续缝合法 ,第 2、5组用 Cross- Stitch法 ,第 3、6组用 Halsted法。术后即刻应用材料力学测定仪测定修复肌腱被拉伸至出现 2 mm间隙时 ,其 2 mm间隙形成负荷及最大负荷 ;并根据位移 -负荷曲线计算其刚度及最大功耗。结果 同一核心缝合法时 ,Halsted法的 2 - mm间隙形成负荷、最大负荷、最大功耗最高 ;Cross- stitch法次之 ;连续缝合法最低。Halsted法的刚度与 Cross- stitch法相近而连续法较差。结论  Halsted周边缝合法对肌腱抗张能力的作用最大 ,能够满足肌腱手术后早期活动所需的抗张力要求。
王斌汤锦波陈峰谢仁国潘丞中于晓巍
关键词:生物力学动物
Ⅱd区屈趾肌腱损伤早期修复的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2000年
目的:为探索Ⅱd区不同伤情下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以提供对临床有用的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正常白色来亨鸡24只,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切除浅腱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伤组,修复同前。直接关闭腱鞘,术后3周控制性主、被动活动,术后6周进行修复的屈趾深肌腱的生物力学测定(滑动距离、屈曲功)、观察和测量各修复组织间的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结果:单纯切割伤组两种修复方法之间的滑动距离、屈曲功、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严重挫伤组,双腱修复侧的滑动距离小于浅腱切除单纯修复深腱侧,屈曲功和粘连面积大于单纯修复深腱侧,粘连程度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临床上对Ⅱd亚区的浅、深屈指肌腱单纯切割伤,应修复双腱;严重挫伤时,则应切除浅腱而只修复深腱。
谢仁国汤锦波顾宇彤徐燕于晓巍
关键词:生物力学形态学
Orion钢板固定后对植骨块及小关节突应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研究单纯植骨及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对植骨块及相邻椎节小关节突应力的影响。方法:采用8具男性新鲜颈椎标本,分别行单纯植骨及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测量植骨块及相邻椎节小关节突应力的变化。结果:单纯植骨时融合节段上小关节突的应力无明显增加,而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则显著增加。单纯植骨及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融合节段下小关节突的应力无明显增加。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植骨块的应力较单纯植骨时变小。结论: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融合节段上小关节突的应力明显增加,容易造成融合上节段的退变,并且存在一定的应力遮挡,故在治疗单纯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时,使用Orion钢板内固定应持谨慎态度。
陈向东张烽范卫民于晓巍
关键词:颈椎应力生物力学
锁式肌腱缝合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本实验通过比较 Strickland、Augmented Becker、Savage及 Tang法四种锁式缝合的生物力学特性,以期指导临床肌腱修复。方法 将40根新鲜成年猪后蹄Ⅱ区屈肌腱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Strickland、Augmented Becker、Savage及Tang法进行修复。用材料力学测定仪测定2-mm间隙形成负荷、最大负荷、弹性模量及断裂功耗,同时记录中心缝合的操作时间。结果Tang法的2-mm间隙形成负荷、最大负荷、断裂功耗与Savage法相近,弹性模量为各组中最高,中心缝合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 Augmented Becker及 Savage法。结论Tang法能提供较大的抗张强度、有效抵御间隙形成、操作简便,有利于肌腱早期活动。
王斌汤锦波陈峰谢仁国于晓巍吴菊
关键词:肌腱生物力学弹性模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