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彩卉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诗歌
  • 2篇史蒂文斯
  • 2篇华莱士·史蒂...
  • 1篇虚无
  • 1篇雪人
  • 1篇艺术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专业
  • 1篇院校
  • 1篇月亮
  • 1篇哲学
  • 1篇师范
  • 1篇师范生
  • 1篇师范院校
  • 1篇师范院校英语...
  • 1篇诗歌创作
  • 1篇女性
  • 1篇重生
  • 1篇自性
  • 1篇冥想

机构

  • 5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5篇齐彩卉
  • 1篇徐畔
  • 1篇张爽
  • 1篇高冲

传媒

  • 1篇外语学刊
  • 1篇才智
  • 1篇学园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看济慈的存在观——探析《每当我害怕》
2014年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济慈留给世人许多经典之作,《每当我害怕》是其中之一。济慈在诗中思考了“存在”这一主题。通过对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移位,本文旨在阐释《每当我害怕》中济慈的存在观。济慈在诗中展示了观念上的改变,体现在对存在的意义——爱情与声誉的追求,以及对自身的“此在”——人的存在的思考。诗中表现的济慈对艺术存在本源的感悟也是济慈存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彩卉
关键词:济慈
塞尔维亚·普拉斯诗歌的创作特征与女性反思——解读《月亮与紫杉树》
2014年
塞尔维亚·普拉斯是美国自白派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诗歌书写下了她独特的个人体验,可谓天赋促成,灵感使然。普拉斯的诗具有自白派诗歌的特征,同时她也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黑色艺术、对意象和颜色的使用、独特的生命体验等等都赋予使她的诗歌无穷的魅力。本文以普拉斯的《月亮与紫杉树》为例,试图对她的创作特征窥见一斑,以及在她敏感、细腻的内心中的女性体验与反思,进而探索普拉斯独特的重生之路。
齐彩卉
关键词:女性重生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作为20世纪的美国意象派代表诗人之一,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具有意象派诗歌的特色,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诗学理念。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与文学在美国掀起一股热潮。事实上,社会的不稳定、传统价值观的瓦解等因素使许多美国...
齐彩卉
关键词:美国文学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创作
文献传递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现状分析及创新
2012年
本文对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师范生实习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实习有名无实,实习目的不明确,实践能力差,试讲时间不足等。通过调查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解决思路,包括拓宽实习渠道和实习地域范围等。为高校师范生实习状况的改善提出了相关建议,也为高校英语师范教育改革提供现实依据和启示。
高冲张爽齐彩卉
关键词:师范生英语专业
中国文化移入在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体现——以《雪人》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华莱士·史蒂文斯是美国20世纪意象派诗人。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传统的价值观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宗教信仰受到了动摇。由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美国的知识分子比较开阔的视野令他们对世界各国文化产生了好奇及汲取的心态。中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美国诗人,其中就有华莱士·史蒂文斯。在一个丧失信仰、混乱无序的年代,史蒂文斯极力寻找新的秩序,寻找新的信仰和另一种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在大量的信件和诗歌中,史蒂文斯都表现了他对中国文化浓厚的兴趣。本文以史蒂文斯的《雪人》为例,分析它如何体现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的元素,如何体现中国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物自性"、"虚无"和禅之冥想的思想精华。
徐畔齐彩卉
关键词:虚无冥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