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昌勇

作品数:87 被引量:3,224H指数:4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7篇土壤
  • 39篇微生物
  • 23篇污染
  • 17篇土壤微生物
  • 17篇重金
  • 17篇重金属
  • 17篇红壤
  • 15篇酶活性
  • 14篇物量
  • 10篇微生物活性
  • 9篇土壤酶
  • 9篇微生物生物量
  • 8篇水稻
  • 8篇土壤酶活
  • 8篇土壤酶活性
  • 8篇微生物量
  • 7篇土壤微生物活...
  • 7篇
  • 5篇水稻土
  • 5篇土壤微生物量

机构

  • 87篇浙江大学
  • 5篇贵州大学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87篇黄昌勇
  • 29篇姚槐应
  • 23篇龙健
  • 21篇滕应
  • 14篇何振立
  • 11篇廖敏
  • 7篇刘方
  • 6篇郭朝晖
  • 6篇章明奎
  • 5篇刘元生
  • 5篇曾路生
  • 5篇钱晓刚
  • 5篇薛冬
  • 5篇廖柏寒
  • 5篇谢正苗
  • 5篇何腾兵
  • 4篇符娟林
  • 4篇徐建民
  • 4篇李娟
  • 3篇罗海波

传媒

  • 15篇土壤学报
  • 15篇应用生态学报
  • 11篇水土保持学报
  • 9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草地
  • 1篇环境与开发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土壤与环境
  • 1篇茶叶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25篇2003
  • 11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7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89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壤旱坡地梯化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被引量:10
2001年
在贵州中部黄壤旱坡地上 ,通过无界径流小区法以及野外坡面径流小区试验 ,对梯化和未梯化的黄壤旱坡地地表径流中磷酸根态磷、颗粒态磷以及生物有效磷的浓度变化 ,以及旱地梯化种植与传统顺坡种植下土壤磷流失量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梯化与未梯化黄壤旱坡地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和生物有效磷含量出现显著性的差异 ,旱坡地梯化后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的含量减少 17.0 9%~ 5 7.94 % ,生物有效磷含量减少 16.0 1%~3 6.83 %。黄壤旱地土埂梯化种植能明显减少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的流失量 ,其年均颗粒态磷的流失量比传统顺坡种植减少 71.64% ,但旱地梯化种植未能明显减少水溶态磷的流失量。土壤磷素水平的提高能明显增加旱坡地磷素的流失潜能 ,黄壤旱地梯化种植结合平衡施肥是减少土壤磷素流失以及保护水体质量的有效途径。
刘方黄昌勇何腾兵钱晓刚刘元生
关键词:黄壤旱坡地地表径流磷素流失
镉铅锌污染对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被引量:40
2000年
用实验室培养法研究了不同镉、铅和锌化合物对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影响。引起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减少的Cd、Pb和Zn(均为氯化物 )临界土壤含量水平分别为 30、4 50和 2 0 0mg/kg。以醋酸盐形式加入土壤中的Cd、Pb和Zn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比氯化物有更大的毒性 ,可能与其较高的溶解度有关。不管施用何种化合物 ,Cd、Pb和Zn对微生物量的相对毒性依次为 :Cd >Zn >Pb。
谢正苗卡里德黄昌勇俞劲炎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红壤
水分条件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3
2006年
采用BIOLOG碳素利用法、磷脂脂肪酸(PLFA)法和土壤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比较了三种水分条件(淹育、淹育晾干、非淹育)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育处理水稻土的脱氢酶、蔗糖酶活性明显高于淹育晾干和非淹育处理,并导致该土壤的基础呼吸升高。BIOLOG碳素利用法表明,非淹育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显著低于淹育和淹育晾干处理。磷脂脂肪酸(PLFA)实验发现,淹育水稻土的真菌特征脂肪酸(18∶2w6,9c)所占比例减少,真菌特征脂肪酸(18∶2w6,9c)与细菌特征脂肪酸(15∶0i+15∶0a+16∶0i+16∶1w5c+17∶0i+17∶0a+17∶0cy+17∶0+18∶1w7c+19∶0cy)的比值下降;水分条件变化没有改变土壤微生物环丙基脂肪酸19∶0cy的相对丰度,但非淹育处理的环丙基脂肪酸17∶0cy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另外二种处理。BIOLOG碳素利用法的群落水平生理剖面(CLPP)和磷脂脂肪酸(PLFA)测定结果经聚类分析后,发现淹育和淹育晾干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较低的距离尺度可聚成一类,且与非淹育土壤具有明显差异。淹育水稻土与淹育晾干相比,尽管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微生物的种群组成和活性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刘岳燕姚槐应黄昌勇
关键词:水稻土酶活性
酸雨中SO_4^(2-)、NO_3^-、Ca^(2+)、NH_4^+对红壤中重金属的影响被引量:27
2002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浸泡污染红壤和黄红壤,研究模拟酸雨中阴离子、阳离子浓度对土壤中重金属解吸行为和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土壤酸化,重金属活性增强.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或Ca2+、NH4+浓度对Cd、Zn解吸行为均产生明显促进作用,但对Cu影响不明显.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浓度,红壤和黄红壤交换态Cd、Zn百分率明显降低,交换态Cr百分率明显增加,交换态Cu百分率稍有提高,交换态Pb百分率变化不明显;增加模拟酸雨中Ca2+、NH4+浓度,红壤和黄红壤交换态Cd、Cu、Zn百分率明显降低,交换态Cr和活性形态Pb明显增加,但Cu的化学形态分布主要受模拟酸雨pH值的影响.
郭朝晖廖柏寒黄昌勇
关键词:模拟酸雨CA^2+NH4^+重金属红壤
硅对大麦铝毒的消除和缓解作用研究被引量:40
2003年
在温室和实验室进行了施硅对消除或缓解大麦酸害铝毒的土培和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硅后大麦幼苗的地上部茎、叶和地下部根的生物量均比不施硅明显增加。施硅能有效地促使植株吸收的铝在根部积累,抑制铝向地上部分运转;施硅还能调节根吸收的磷向地上部分运移,以减轻因伴随铝毒而产生的缺磷症状。施硅消除或缓解酸害铝毒的可能机理是:铝与硅形成无毒的铝硅酸复合离子(HAS),降低活性铝的浓度,及硅能调节大麦幼苗地上部和根内铝和磷的再分配。
黄昌勇沈冰
关键词:大麦铝毒酸性土壤土壤改良
红壤茶树根层土壤基础呼吸作用和酶活性被引量:27
2003年
对不同树龄茶树根层土壤的呼吸作用 (包括代谢熵 qCO2 )和土壤酶 (脲酶、转化酶和酸性磷酸单酯酶 )活性进行了研究 .不同树龄茶树根层土壤日基础呼吸作用强度 (3 6.2 3~ 5 8.5 2mg·kg-1·d-1)和日代谢熵 (0 .3 0~ 0 .68)都以 40和 90年茶树较为接近 ,分别显著大于和小于 10年树龄茶树根层土壤 ;脲酶活性 (41.48~ 47.72mg·kg-1·h-1)则三者间差异不大 ,虽然随树龄增长而下降 ;转化酶活性 (189.2 9~3 63 .40mg·kg-1·h-1)也随树龄增长而下降 ,并且 10年茶树根层土壤显著大于 40和 90年树龄茶树 ;而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 (44 4.2 2~ 82 8.3 2mg·kg-1·h-1)相反 ,随树龄增长而增强 .结果表明 ,土壤基础呼吸作用、代谢熵和 3种土壤酶活性都与茶树树龄、土壤 pH、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可溶性酚总量。
俞慎何振立张荣光陈国潮黄昌勇朱炳良
关键词:红壤茶树土壤酶活性
长三角和珠三角土壤中汞的化学形态、转化和吸附特性被引量:20
2006年
为了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壤中汞的积累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选择10个代表性农业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汞的化学形态、积累过程中形态的转化及吸附-解吸行为。研究表明,当无外源汞加入时,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壤中,汞主要以稳定的残余态形式存在。但随着汞加入量的增加,土壤中可交换态汞显著增加,增加程度与土壤性质有关。土壤pH是影响土壤汞有效性最重要的因素,其对土壤汞的吸附、解吸、形态转化和存在形态均有很大影响。土壤酸化可促进土壤汞的释放,加剧对环境的危害,防治土壤酸化也可有效降低土壤中汞对环境的危害。
章明奎符娟林顾国平黄昌勇
关键词:土壤学有效性长三角珠三角
铜尾矿污染区土壤酶活性研究被引量:62
2003年
对浙江省哩浦铜尾矿污染区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尾矿区及其周边土壤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Cu、Zn、Pb、Cd污染 ,从尾矿库中心到外围重金属污染程度逐渐减轻 ,而土壤酶活性则不断提高 ,其中以脱氢酶和脲酶活性增加最明显 .回归分析表明 ,单一脱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蛋白酶活性与重金属复合元素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 ,尾矿区土壤酶信息系统的第一、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之和达 98.2 4 % ,以第一、二主成分建立了两个土壤总体酶活性指标 ,并用此指标对各供试样本进行空间分类 ,其结果与以重金属含量为依据的划分结果基本吻合 .可见 。
滕应黄昌勇龙健姚槐应刘方
关键词:铜尾矿重金属污染土壤酶活性
磷素水平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和磷素运移的影响被引量:42
2002年
通过水培试验和 3 2 P标记 ,研究了不同 P素水平下 P素营养对杂交水稻 D- 6 8生长发育的动态影响以及 P在杂交水稻体内的运移动态。结果表明 ,P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施 P对杂交水稻发育特别是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活性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3 2 P标记结果表明 ,杂交水稻体内 P的吸收累积、运移分布规律主要与根系活力和施 P水平有关。 P胁迫条件下杂交水稻根系中 P含量较高而地上部分较低 ,P转移到地上部分的百分率较低 ;P充足条件下 ,稻株体内 P主要累积在茎、叶中 ;根系活性的增强则进一步促进了 P素养分的吸收以及 P在杂交水稻体内的向上运移。同时 P在杂交水稻体内的运移与水稻代谢和生长中心的转移密切相关 ,营养生长期 P主要集中在茎、叶中 ;进入生殖生长期后 ,P由茎、叶向穗部转移 ,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 P在杂交水稻体内运移对杂交水稻 P素营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郭朝晖李合松张杨珠黄见良黄昌勇
关键词:磷素水平生长发育杂交水稻磷肥
不同树龄茶树根层土壤化学特性及其对微生物区系和数量的影响被引量:69
2003年
研究了红壤茶园中不同树龄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和种群结构的变化及其生态学因子。结果表明 ,随着树龄的增长 ,茶树根层土壤的酸度增加 ,pH值下降 ,土壤交换性酸组成从交换性H+为主转变为以交换性Al3+ 为主 ;同时 ,土壤有机碳、可溶性酚总量和全氮含量随树龄而增加。细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总量以树龄 1 0年的茶树根层土壤中数量最多 ,4 0年和 90年树龄的茶树根层土壤中的较接近 ;树龄 1 0年和 90年的茶树根层土壤中真菌数量相当 ,其大于 4 0年树龄的茶树根层土壤真菌数量 ;而芽孢杆菌数量以 4 0年树龄茶树根层土壤最多 ,而 1 0年和 90年树龄茶树的接近 ;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随树龄增长而增加 ,但与茶树根层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无显著相关。茶树根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pH、有机碳、可溶性酚和全氮分别呈显著 (p<0 0 5 )或极显著 (p<0 0 0 1 )相关。
俞慎何振立陈国潮黄昌勇
关键词:树龄茶树土壤化学特性微生物区系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