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琳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农业部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放流
  • 4篇放流技术
  • 3篇标志放流
  • 2篇对虾
  • 2篇增殖效果
  • 2篇真鲷
  • 2篇回捕
  • 2篇回捕率
  • 2篇标志放流技术
  • 1篇养殖
  • 1篇养殖生态
  • 1篇养殖生态环境
  • 1篇增殖
  • 1篇日本对虾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平衡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产资源
  • 1篇资源变动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6篇陈琳
  • 5篇陈涛
  • 3篇郭金富
  • 3篇林金錶
  • 1篇章淑珍
  • 1篇何宝金
  • 1篇钟智辉
  • 1篇陈冠贤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海洋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亚湾多种对虾放流技术和增殖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2
1997年
探讨恢复业已衰退的大亚湾对虾资源的可行性。1992至1994年在大亚湾放流体长10~57mm的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和墨吉对虾(P.merguiensis)共为2947万尾,标志放流体长51~109mm以上的三种对虾14688尾。放流增殖效果明显,日本对虾的回捕率为9.3%,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的回捕率为5.0%。大亚湾内放流的对虾,不作季节性远距离洄游,只作季节性短距离的浅水—深水区移动。日本对虾的标志放流在国内尚属首次。
林金錶陈涛陈琳杨渡远胡佐楚黄国光
关键词:对虾标志放流资源增殖
大亚湾日本对虾放流技术和增殖效果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1992年至1994年在大亚湾开展了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的放流增殖研究,以探讨恢复业已衰退资源的可行性。标志放流体长53—109mm的日本对虾11188尾,生产性放流体长20—41mm的日本对虾苗640万尾。放流增殖效果明显,标志放流的回捕率为2.91%,生产性放流的回捕率为9.3%。大亚湾内放流的日本对虾,不作季节性远距离洄游,只作季节性短距离的浅水-深水区移动。
林金陈涛陈琳
关键词:日本对虾放流增殖效果对虾
大亚湾增殖与养殖生态环境的研究
陈冠贤陈琳何宝金章淑珍钟智辉裴穗
大亚湾为省级“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大亚湾西南侧港口附近海域为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自筹建大亚湾核电站后,附近工业纷纷兴起,最近又被列为“大亚湾经济开发区”和商港。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保护大亚湾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
关键词:
关键词:水产资源海水养殖生态平衡水产养殖繁殖
大亚湾真鲷资源状况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根据在大亚湾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真鲷群体的分析表明,真鲷生殖群体约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入湾产卵,主要分布于湾口至湾中岛礁的周围水域,群体的优势体长为450—600mm(56.9%)、优势体重为1500—3500g(59.8%),年龄组成以3—6龄鱼为主(66.7%);成鱼和鱼苗产量自1986年以来急剧减少,至1999年鱼苗年产量仅为1986年的0.9%,表明大亚湾的真鲷资源严重衰竭。
陈涛林金钅表郭金富陈琳
关键词:真鲷资源变动
大亚湾黑鲷标志放流技术被引量:30
2001年
1997年在大亚湾标志放流平均体长为 6 0 .2mm的黑鲷 (Sparusmarcrocephalus)共 11986尾 ,标志放流效果明显 ,共回捕标志鱼 95 5尾 ,回捕率达 8.0 % ;主群分布移动于湾顶沿岸浅水区 ,只有少部份分散于湾中岛礁间 ,生长良好 ,放流后的 2 40d平均体长达 2
林金錶陈涛陈琳郭金富
关键词:黑鲷标志放流回捕率放流增殖
大亚湾真鲷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1
2001年
1997年在大亚湾开展了真鲷 Pagrosomus major 的标志放流研究,以探讨人工放流增殖大亚湾真鲷资源的可行性。标志放流的真鲷共2 000尾,体长为 57──71mm(平均体长为 61mm)。标志放流效果明显,共回捕标志真鲷324尾,回捕率达16.2%,初步了解了标志真鲷在大亚湾内的分布移动趋势及生长等情况。
林金錶陈琳郭金富陈涛
关键词:真鲷标志放流回捕率放流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