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月娟

作品数:86 被引量:48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天文地球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2篇流层
  • 40篇平流层
  • 23篇臭氧
  • 17篇环流
  • 12篇青藏
  • 12篇青藏高原
  • 10篇气候
  • 8篇行星波
  • 8篇数值模拟
  • 8篇值模拟
  • 7篇周期振荡
  • 7篇极涡
  • 7篇大气环流
  • 6篇增温
  • 6篇上空
  • 6篇水汽
  • 6篇气溶胶
  • 6篇准两年周期振...
  • 6篇温度变化
  • 6篇季风

机构

  • 86篇中国科学技术...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安徽省气象局
  • 6篇中国气象局广...
  • 5篇国家海洋环境...
  • 5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卫星海上...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芝加哥大学
  • 1篇安徽省气象科...
  • 1篇安徽省环境科...

作者

  • 86篇陈月娟
  • 24篇周任君
  • 15篇毕云
  • 15篇施春华
  • 14篇邓淑梅
  • 14篇易明建
  • 10篇郑彬
  • 10篇张弘
  • 5篇巢纪平
  • 5篇许利
  • 5篇王谦谦
  • 5篇钱永甫
  • 5篇简俊
  • 5篇陈权亮
  • 4篇刘毅
  • 3篇姚克亚
  • 3篇毕训强
  • 2篇吴北婴
  • 2篇李庆
  • 2篇凌健

传媒

  • 21篇大气科学
  • 1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1篇高原气象
  • 5篇中国气象学会...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少儿科技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第26届中国...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气象学报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2007年中...
  • 1篇第三届长三角...
  • 1篇江苏省气象学...
  • 1篇第三届长三角...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5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极臭氧洞对全球大气辐射加热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为了探讨南极臭氧洞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状况,我们用IAP9层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南极臭氧洞气候效应的数值试验。本文分析了本次试验中南极臭氧洞引起的大气辐射加热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南半球高纬和极地平流层臭氧含量的严重减少,不仅影响该地的大气辐射加热场,同时也使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的辐射加热场发生改变。虽然对流层中层所受影响较少,但对流层下层南北半球的大气总辐射加热率的变化却相当明显,这些影响将使全球大气温度场产生明显变化。
张弘陈月娟毕训强
关键词:臭氧洞大气辐射
热带东风急流显著偏强和偏弱期平流层绕极反气旋及波动的差异被引量:2
2013年
首先采用150~100 hPa气层20°W~180°,15°S~35°N区域的平均东风和单位面积东风贡献的动能两种办法定义了热带东风急流(TEJ)指数,并分析了1948—2010年TEJ随时间的变化。然后利用谐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急流显著偏强和偏弱期平流层10 hPa绕极反气旋和波动的差异。分析表明,在急流显著偏强期平流层10 hPa 40°N以北的绕极反气旋偏弱,而急流显著偏弱期则偏强,差值约为100~150位势米。45°N以北1波占绝对优势,1波从春到夏的季节转换与TEJ的快速发展紧密相连,急流显著偏强期1波的季节性调整早于显著偏弱期。急流显著偏强和偏弱期相比,极区65~85°N 1波平均槽脊位置有较大差异。45~60°N纬带1波在急流显著偏强期振幅明显加强,变化相对稳定,而急流显著偏弱期1波振幅和位相的变化要强烈得多。
毕云马燕凯许利陈月娟易明建邓淑梅
关键词:气候学统计特征谐波分析反气旋行星波
平流层剩余环流及其时间演变特征被引量:16
2007年
平流层剩余环流是由剩余速度ν^-*和ω^-*构成的平流层经向-垂直环流,它对于对流层-平流层相互作用和物质交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利用1979-2003年NCEPⅡ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剩余速度ν^-*和ω^-*,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再用计算的剩余环流讨论了它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剩余环流的上升气流从低纬度赤道地区对流层顶上升到平流层下部,然后向极向下运动,在中纬度地区下沉,进入对流层,这也就是Brewer-Dobson环流。计算结果同数值模拟结果比较一致。由此可见,可以利用NCEP资料得到比较清晰的剩余环流和Brewer-Dobson环流。剩余环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上升气流的中心随着季节的变化在赤道地区南北移动,春秋季节其中心基本上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半球大致呈对称分布,只是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下沉气流要比南半球强。在冬夏季节,上升气流的中心分别位于南北纬10°附近。北半球夏季的上升气流要比南半球夏季的上升气流强,同时冬半球的下沉气流比夏半球的下沉气流强。剩余环流还有年际变化和准两年周期振荡特征,在纬向风为西风位相时,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比较弱;而在东风位相时,上升气流和水平方向的输送相对比较强。剩余环流的十年际变化表现为,1979-1983年、1990-1995年、2000-2003年较强,其他年份则较弱。在过去25年,就总的变化趋势而言,剩余环流的上升气流有所增强,平流层下部向中纬度地区的输送也有所增强,环流整体形势是增强的。
陈权亮陈月娟
关键词:平流层环流
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中国夏季风气候的影响
通过对积雪资料和前人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确定了80年代以来的1983、1986、1993、1998年为前冬春(12、1、2、3四个月)高原积雪的多雪年,1981、1985、1994、1997年为少雪年。利用NCEP和GP...
李庆陈月娟
关键词:青藏高原积雪异常
文献传递
平流层环流异常对对流层气候的影响
平流层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的部分,冬季平流层环流的异常(通常表现为平流层极涡的异常)会下传,甚至影响对流层。为了搞清平流层环流的异常对不同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本文采用NCEP/NCAR1979~2008年的资料,对平流层...
陈月娟易明建
关键词:对流层气候特征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亚洲夏季风气候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亚洲夏季风气候的影响,从季风环流和季风降水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高原积雪异常对气候的影响,并利用IAP 9L AGCM模式,对高原雪量进行了增加和减少的数值试验。从而提出高原多(少)雪年南亚夏季风偏弱(强),东亚夏季风反而偏强(弱)的新观点。高原积雪异常会导致高原上空大气垂直运动的扰动,扰动传播到下游致使我国长江流域和西太副高所在区域大气对流运动发生变化。高原多(少)雪,夏季我国南方的偏南风增强(减弱),有利于水汽从孟加拉湾和南海向我国大陆输送,但到长江流域时,由于偏南风存在较强(弱)的辐合,江淮流域偏涝(旱)。
李庆陈月娟
关键词:物理机制大气环流模式数值模拟
2008年雪灾同平流层环流异常的关系被引量:22
2009年
为了探讨2008年我国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与平流层环流异常的关系,利用NCEP资料对2007年10月1日到2008年2月29日的平流层大气环流的逐日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之前,平流层北极涡旋异常加强和变形,同时在中低纬地区平流层的环流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从平流层向下传,进而影响对流层.由此可见这次我国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不但与对流层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也与平流层环流的变化有关.更有意义的是,平流层环流的变化超前了一个多月.因此利用平流层的信息作为天气预报的参考,对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特别是重大灾害的预报)的准确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陈月娟周任君邓淑梅易明建刘毅
关键词:平流层极涡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与平流层极涡异常的等熵位涡分析被引量:51
2009年
2008年1月中国南方遭遇罕见的大范围冰冻雨雪灾害,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等熵位涡分析方法,分析了这次冰雪灾害期间平流层极涡的变化及其对对流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流层极涡在2007年12月已经开始增强,到1月中旬亚洲北部极地平流层极涡变得异常强大。高位涡冷空气向南扩展时,沿着倾斜的等熵面运动,从极地平流层上层一直延伸到中低纬度对流层。低层高位涡冷空气主体比较靠北,华北一带为低位涡区;南方为高位涡区,呈东北—西南向伸展,引导北方高位涡主体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在此汇合,引起大范围降温和降雪。
易明建陈月娟周任君邓淑梅
关键词:极涡等熵位涡IPV
平流层极涡异常影响对流层的等熵位涡分析
平流层极涡强弱和形态的变化,会下传到对流层并对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为了探讨其影响过程和机理。本文采用等熵位涡分析的方法,对2007/2008年冬季和2008/2009年冬季的强极涡和弱极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易明建陈月娟
关键词:平流层极涡等熵位涡
文献传递
平流层大气过程研究的前沿与重要性被引量:38
2009年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预警预测,以臭氧洞出现和臭氧层变化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监测预测,以及对临近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引起大气科学界对处于对流层大气以上的平流层大气过程的重要关注。扼要介绍了当前这方面的研究前沿和重要应用领域,最后提出我国加强平流层大气过程研究的建议。
吕达仁卞建春陈洪滨陈月娟陈泽宇胡永云刘毅刘煜任荣彩田文寿
关键词:平流层臭氧层气候变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