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达

作品数:38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手术
  • 9篇肿瘤
  • 9篇腹腔
  • 8篇蛋白
  • 8篇腹腔镜
  • 7篇胃癌
  • 6篇核表达
  • 5篇胃癌手术
  • 5篇细胞
  • 4篇真核
  • 4篇真核表达
  • 4篇乳腺
  • 4篇切除
  • 4篇外科
  • 4篇腺癌
  • 4篇慢病毒
  • 4篇基因
  • 3篇动物
  • 3篇乳腺癌
  • 3篇水浸泡

机构

  • 37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白城市医院
  • 1篇天柱县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博医时代...

作者

  • 38篇陈志达
  • 17篇卫勃
  • 16篇郗洪庆
  • 10篇陈凛
  • 9篇叶棋浓
  • 9篇丁丽华
  • 9篇张亚楠
  • 7篇唐云
  • 6篇刘国晓
  • 6篇刘婕
  • 5篇罗晓丽
  • 4篇刘怡
  • 4篇朱杰
  • 4篇崔建新
  • 3篇武现生
  • 3篇刘培发
  • 3篇乔治
  • 2篇戴广海
  • 2篇吕朝晖
  • 2篇周思欣

传媒

  • 6篇解放军医学院...
  • 5篇军事医学
  • 4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癌症进展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第8届全国胃...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造口双管法治疗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胃造口双管法治疗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5年7月本院接收的5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病例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5)。两组均予以十二指肠减压+空肠营养治疗,对照组行Hassan三管法,观察组行胃造口双管法,比较组间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留置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十二指肠破裂缝合修补、十二指肠破裂带蒂空肠片修补、十二指肠端一端吻合术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留置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十二指肠瘘、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造口双管法用于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救治,不仅疗效确切,且节约抢救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武现生唐云陈志达菅雁兵刘培发
关键词:胃造口术
机器人辅助胃癌手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的 机器人手术于2002 年由Hashizume 首次应用到胃癌根治术,其后十余年机器人辅助胃癌手术(RAG)迅速发展。方法 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是一门高级的微创技术,目前应用最多的领域包括妇产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和腹...
张旺郗洪庆陈志达卫勃
关键词:机器人胃癌根治性切除
FHL1乙酰化在肿瘤中的功能研究
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有赖于蛋白质一定的乙酰化修饰水平,蛋白质乙酰化修饰的异常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蛋白质稳定的乙酰化水平实际上是乙酰转移酶HAT和去乙酰化酶HDAC通过活性竞争保持的动态平衡。若HAT和HDAC活性失衡...
陈志达
关键词:乙酰化修饰泛素化修饰抑癌蛋白转化生长因子
DEK基因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鉴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构建DEK基因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检测。方法采用RNAi技术,根据DEK基因的序列,确定其有效靶序列,合成DEK基因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将其克隆到经Bam HⅠ与EcoRⅠ酶切后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PSIH-H1上,产生PSIH-H1-DEK慢病毒载体,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鉴定。与3个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后感染乳腺癌细胞ZR75-1,经嘌呤霉素(puromycin,puro)筛选2周后,收集部分细胞利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验DEK在信使RNA(mRNA)和蛋白水平的敲低效果,并通过细胞生长实验检测DEK对人乳腺癌细胞系ZR75-1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PCR和DNA测序结果证实,DEK 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PSIH-H1-DEK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构建的DEK siRNA可有效抑制DEK基因的表达,并由此建立了敲低DEK的稳定克隆。生长曲线实验表明,DEK siRNA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ZR75-1细胞的生长。结论成功构建了DEK基因的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乳腺癌细胞系ZR75-1细胞后,有效沉默了ZR75-1细胞中的DEK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EK基因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朱杰刘婕丁丽华禾荣华张亚楠陈志达罗晓丽叶棋浓吕朝晖
关键词:RNA干扰慢病毒载体
胃血管球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治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GT)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预后分析,以期提高对GGT的认识。方法收集2007-12-01-2022-10-31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0例GG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11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腹组(5例)、腹腔镜组(10例)和内镜组(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法检测相关抗体表达。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结果20例GGT患者肿瘤直径0.30cm~8.00cm,平均直径(2.54±1.63)cm。19例肿瘤细胞为小圆细胞,1例为梭形细胞。患者均行IHC,均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7例患者伴有单一临床症状(上腹部疼痛3例、腹胀3例、便血1例),7例合并多个症状,6例无临床症状。5例患者行开腹胃部肿物切除术;10例腹腔镜组患者中6例行腹腔镜下胃部肿物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内镜组5例行内镜黏膜下肿物剥除术。内镜组、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分别为(2.00±0.71)、(3.60±1.34)和(4.10±1.97)d;术后平均排便时间分别为(3.20±0.84)、(5.80±0.84)和(5.40±1.35)d。内镜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内镜组vs开腹组:P=0.013;内镜组vs腹腔镜组:P=0.004)和排便时间(内镜组vs开腹组:P=0.001;内镜组vs腹腔镜组:P=0.002)均短于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73和0.294。随访2~183个月,2例失访,1例确诊胃贲门腺癌,17例无胃肠道不适症状。截至随访结束患者均生存。结论GGT最终确诊需组织病理学检查,IHC可以用来鉴别诊断。开腹切除、腹腔镜切除和内镜下切除均是可以选择的手术方式。GGT经过切除术后,总体预后较好。
卢婷婷张淦董晓宇陈志达刘怡郗洪庆
关键词:胃血管球瘤临床病理学内镜治疗免疫组化染色
加速康复外科背景下根治性胃癌手术患者发生超长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加速康复背景下胃癌手术患者超长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为优化胃癌围手术期管理,降低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病理诊断为胃腺癌;(2)进行了胃癌根治性手术;(3)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2)胃癌远处转移或者同期合并其他正在治疗的肿瘤性疾病;(3)同期进行了放化疗等治疗;(4)术前有梗阻、穿孔等胃癌相关并发症。根据上述标准,纳入285例住院时间≥30 d的病例(超长住院时间组)。以年龄、性别、医疗费别、肿瘤pTNM分期和手术切除范围作为匹配因素,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按照1∶1进行筛选,筛选出同期住院时间<30 d的285例病例作为对照组(非超长住院时间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两组病例术前、术中、术后等与超长住院时间潜在相关的因素。术后并发症分级采用Clavien-Dindo系统。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数量多、术前会诊次数多、术前会诊时间≥3 d、转科、手术时间长、开放手术、术中出血量≥200 ml、在重症监护室(ICU)时间长、有手术或非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高以及进行二次手术与住院时间超长有关(均P<0.05)。转科(OR=4.876,95%CI:1.500~16.731,P<0.001)、术前会诊时间≥3 d(OR=1.758,95%CI:1.036~2.733,P=0.034)、术后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OR=6.618,95%CI:2.141~20.459,P=0.01)以及并发症等级更高(Clavien-DindoⅠ级:OR=7.176,95%CI:1.785~28.884,P<0.001;Clavien-DindoⅡ级:OR=18.984,95%CI:6.286~57.312,P<0.001;Clavien-DindoⅢ~Ⅳ级:OR=7.546,95%CI:1.495~37.952,P=0.014)均是住院时间超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减少转科、缩短术前会诊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
刘怡陈志达崔建新崔昊梁文全张珂诚高云鹤陈凛郗洪庆
关键词:胃肿瘤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基于快速手术病房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教学培训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快速手术病房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教学培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由解放军总医院胆囊快速手术病房受训医师完成的4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87例,女性251例,年龄范围17~91岁,中位年龄54岁。所有患者依据医师培训模式不同分为传统组(n=260)和规培组(n=178)。规培组医师接受阶梯式规范化培训,包括开放组轮转、模拟器训练和进阶式带教。传统组医师延续传统师徒带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放置腹腔引流管、上级医师术中会诊率、上级医师接替手术率等。结果传统组19.6%(51/260)放置腹腔引流管,上级医师术中会诊率16.9%(44/260),上级医师接替手术率11.2%(29/260),手术时间(61±33)min;规培组患者10.7%(19/178)放置腹腔引流管,上级医师术中会诊率7.9%(14/178),上级医师接替手术率3.4%(6/178),手术时间(55±30)min。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培组同类技术数据均优于传统组。结论基于胆囊快速手术病房的高强度标准化手术作业,阶梯式规范化培训的医师手术时间显著缩短,上级医师术中会诊和接替手术率显著下降,阶梯式规范化教学培训有助于提升受训医师腹腔镜技术熟练度和手术胜任力。
许寅喆潘颖威张平陈志达李美淑吕文平童俊翔孟翔飞刘博卢实春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
全外显子测序筛查胃癌高频突变基因的突变型与野生型在临床病理表型上的差异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全外显子测序筛查胃癌高频突变基因,探讨这些基因的突变型和野生型在胃癌临床病理表型上的差异。方法随机收集2016年1至3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的30例胃癌组织及术前外周血,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方法,以正常血白细胞为对照,识别肿瘤样本突变的基因。选取突变频率高于TP53的基因为高频突变。对比分析高频突变基因的突变型与野生型在年龄、性别、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数等常见临床病理表型上的差异。 结果共检出27个胃癌相关高频突变基因,大多数与临床病理表型无关。TAS2R43突变型和野生型在胃体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与9.5%,P=0.022),ANKRD36C突变型和野生型在胃体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5%与9.1%,P=0.005),ANKRD36突变型和野生型在近端胃癌中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8.33%与44.4%,P=0.049),SYNE1突变型转移淋巴结数目较野生型少(8.8±9.5与2.1±2.4, P=0.006),ADAR突变型发病年龄较低(50.7±11.5)与(64.0±9.8)岁,P=0.006。结论TAS2R43、ANKRD36、ANKRD36C突变与胃癌发生部位相关,SYNE1突变型与少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相关,ADAR突变与低龄胃癌相关。
丛霆刘国晓崔建新张珂诚陈志达陈凛卫勃黄晓辉
关键词:胃癌突变表型
CA19-9在西妥昔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旨在研究CA19-9用于西妥昔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评价及在预后预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我中心接受以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FOLFIRI为一线方案治疗的RAS基因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78例,分析其治疗过程中CA19-9疗效评价与RECIST标准疗效评价的关系,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基线CA19-9水平正常(n=30例)和基线CA19-9水平升高(n=48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与RECIST标准相比,CA19-9用于评价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的灵敏度为87.7%,特异度为70.6%,阳性预测值为86.5%,阴性预测值为72.7%,准确度为82.2%;基线CA19-9水平正常患者较基线CA19-9水平升高者PFS更长(9.40个月vs 7.45个月,P=0.010)。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时,CA19-9可作为疗效评价的重要辅助指标,并对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
张鹏飞贾骏陈志达千年松戴广海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评价
核输入蛋白α/β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内定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构建带有myc标签的核输入蛋白(importin)α/β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并分析其表达。方法:以乳腺癌文库为模板PCR扩增核输入蛋白α/β基因,扩增产物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 XJ-40-myc,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空载体与重组质粒分别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核输入蛋白α/β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与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myc-Importinα/β真核表达载体正确;Western印迹检测到重组质粒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到核输入蛋白α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而核输入蛋白β定位于细胞核。结论:构建了核输入蛋白α/β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确定了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
罗晓丽周蕾丁丽华张亚楠刘婕贾晓蒙陈滢洁熊加秀陈志达叶棋浓赵丽纯
关键词:克隆细胞定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