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晓华

作品数:65 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教学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蛋白C激活物
  • 7篇蛇毒
  • 7篇蝮蛇毒
  • 6篇心肌
  • 6篇再灌注
  • 6篇缺血
  • 6篇微循环
  • 6篇肠系膜微循环
  • 5篇血管
  • 5篇血症
  • 5篇实验教学
  • 5篇凝血
  • 5篇微循环观察
  • 5篇家兔
  • 5篇灌注
  • 5篇高钾血症
  • 4篇动物

机构

  • 64篇皖南医学院
  • 4篇皖南医学院弋...
  • 3篇泰州市人民医...
  • 2篇皖南医学院第...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芜湖市第五人...

作者

  • 64篇陆晓华
  • 29篇李伟
  • 24篇王国光
  • 22篇徐蕾
  • 19篇汪全海
  • 18篇张根葆
  • 18篇董娟
  • 17篇李慧
  • 14篇程礼敏
  • 13篇吴明彩
  • 12篇吴娟
  • 10篇郝伟
  • 10篇俞婷婷
  • 8篇张翠
  • 8篇桂常青
  • 8篇赵雪
  • 7篇周志泳
  • 7篇陆莹
  • 6篇姜玉新
  • 5篇汤文天

传媒

  • 13篇皖南医学院学...
  • 8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生理学报
  • 1篇蛇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9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脑组织因子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兔脑组织因子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取新鲜兔脑,剥去脑膜及血管,弃去脑干,用生理盐水洗净;置于清洁乳钵内,加入丙酮至刚浸没兔脑;用研锤研磨,倒去丙酮,反复三次;用滤纸滤去丙酮;置于37℃烤箱并摊开,使丙...
陆晓华汪全海徐蕾王国光李伟赵雪
文献传递
二氧代哌嗪苯磺酰环己脲降糖作用的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观察二氧代哌嗪苯磺酰环己脲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以及刺激SMMC7721细胞对3H-2-脱氧葡萄糖吸收影响。方法: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采用酶比色法测定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等相关生化指标;利用液闪计数法检测细胞对3H-2-脱氧葡萄糖的吸收。结果:二氧代哌嗪苯磺酰环己脲可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甘油三酯、胆固醇(P<0.01);与对照组比较,二氧代哌嗪苯磺酰环己脲可显著增加SMMC7721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P<0.01),3H-2-脱氧葡萄糖的吸收值增加近2倍,并且显著增强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吸收作用。结论:二氧代哌嗪苯磺酰环己脲有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作用;并且具有刺激葡萄糖吸收以及增加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吸收作用。
陆晓华李伟张根葆桂常青王国光
关键词:SMMC7721细胞2型糖尿病
银杏内酯对内毒素家兔肠动力紊乱调整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实验在清醒禁食家兔通过记录小肠平滑肌电活动的变化观察了银杏内酯A(Ginkgolide A)时内毒素所致小肠运动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组、内毒素致病组和银杏内酯预处理组。分别记录用药前后和组别之间小肠移行性综合肌电(IMC)周期、各时相时程以及慢波和快波变化情况。发现内毒素30μg/kg静脉注射可引起小肠肌电活动明显抑制和紊乱,IMC中断并诱发出间断性不规则高峰电活动;银杏内酯A 5mg/kg的预处理可显著压抑(P<0.01,n=12)内毒素所致的这一毒性反应,可使IMC周期恢复提前,IMC的各时相时程以及慢波频率和幅度接近于对照水平而不规则高峰电活动时间缩短。结果表明,银杏内酯可通过强烈抑制内毒素介导的小肠肌电紊乱调整平滑肌运动功能。
张根葆孙俊钱大青陆晓华
关键词:银杏内酯内毒素肌电活动
牛磺酸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及牛磺酸处理组(TAU)。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7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2周后,将各组大鼠背部剃毛并剪一直径为2 cm的切口。牛磺酸处理组大鼠给予牛磺酸治疗。观测各组大鼠伤口愈合情况,3周后,收集血样品,处死大鼠并收集伤口肉芽组织。肉芽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观察肉芽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切片染色观察胶原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VEGFR、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伤口愈合速率较对照组变慢,血清VEGF及PDGF水平降低;模型组大鼠伤口组织VEGF表达及VEGFR、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牛磺酸处理加速伤口愈合,改善血清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及PDGF水平。牛磺酸治疗增加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并提高组织中VEGFR、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组织形态学显示,牛磺酸能促使肉芽组织中的胶原有序排列,且增加肉芽组织中小血管的生成。结论:牛磺酸可通过促进糖尿病大鼠伤口肉芽组织中血管生成加速伤口愈合。
李伟姜玉新陆晓华王国光
关键词:牛磺酸糖尿病伤口愈合
大鼠实验性高钾血症的解救方法的改进
2012年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大鼠实验性高钾血症的解救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正常硫化钠组(B组,Na2S)、模型组(C组,KCl+NaCl)与硫化钠解救组(D组,KCl+Na2S),每组8只,腹腔注射10%KCl溶液复制高钾血症模型,在大鼠心电图发生显著变化时,硫化钠解救组大鼠立即腹腔注射2 g/L的硫化钠溶液,观察40 min后心脏采血,离心分离,取上清测定K+、Na+、Ca2+等离子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钾离子浓度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心电图异常(T波高尖QT间期延长);给予硫化钠治疗后,解救组大鼠血清钾离子浓度显著降低,心电图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硫化钠对KCl所复制的大鼠高钾血症模型具有很好的解救作用。
王国光李伟陆晓华程季鹏
关键词:硫化氢高钾血症
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在机能实验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加强科研实践、增加设计性实验等是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陆晓华张根葆桂常青王丽杨建勤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大学生
一种实验动物动脉插管及其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动脉插管,依次设置硬质结扎插管、插管软管、动脉插管粗段、压力器软管、压力器;在动脉插管粗段上设置采血支管,采血支管与采血器的管路连接;压力器上设置压力器支管,压力器支管与抗凝剂注射装置连接;在采血...
陆晓华李伟陈三送程礼敏董娟陆莹李慧吴明彩刘鑫连立凯曾晓龙樊润林严安桂子刚高璐璐王国光郝伟俞婷婷汪全海徐蕾
文献传递
芒果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链脲佐菌素法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各组血糖、血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心肌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β-catenin蛋白表达;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改变。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较,芒果苷治疗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清及心肌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且心肌羟脯氨酸含量有所下降;治疗组大鼠心肌β-catenin蛋白表达较糖尿病模型组明显下降。结论:芒果苷能够减轻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清及心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心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对糖尿病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张翠张根葆王继胜陆晓华李曙
关键词:芒果苷糖尿病心肌病Β-CATENIN氧化应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新认识及实验诊断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自1951年Schneioler报道在产科病例中发现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以来,DIC就一直是医学上的经典课题,受到基础、临床学界的关注和重视。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复杂病理过程。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消耗性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陆晓华程礼敏李伟丁敏王国光徐蕾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
硫化氢对组织因子诱导的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S)对组织因子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2只健康家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硫氢化钠(NaHS)对照组、DIC模型组、Naris预处理组,每组8只。制模前10min,NaHS对照组和NaHS预处理组经耳缘静脉注射NaHS溶液3.4mg/kg(加生理盐水至5mL混匀溶解),正常对照组和DIC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rain注射完毕后,DIC模型组及NaHS预处理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冻干兔脑组织因子悬液2mL/kg(生理盐水稀释至30mL,以1mL/min×5min、2mL/min×5rain、3mL/min×5rain的速度注人),正常对照组和NaHS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注射组织因子前10rain及注射后3、5、8、10、13、15、45、85、135min颈总动脉采血3mL,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血小板计数(PLT);同时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IC模型组注射组织因子5min时PT、APTT缩短,其变化率明显增大[PT:-8.3(-11.7^-5.3)%比1.3(-2.5.3.8)%,P〈0.01:APTT:-19.1(-30.4~-9.4)%比-2.6(-6.2~3.0)%,P〈0.05];15min后PT、APTT延长,其变化率明显增大[PT:31.0(25.0~36.9)%比-1.3(-6.3—5.0)%,APTT:61.3(50.0~72.9)%比0.0(-10.0~10.0)%,均P〈0.01];注射组织因子后TT逐渐缩短,FIB、PLT逐渐降低,在15min时其变化率明显增大[TT:-9.5(-12.0~-6.2)%比-2.0(-4.0—0.7)%,FIB:-4.3(-9.9~-2.2)%比-1.0(-5.8—4.3)%,PLT:-90.0(-93.4~-86.5)%比-1.0(-3.9~2.6)%,均P〈0.01];注射组织因子后FDP测试板圆圈内均有乳胶颗粒凝集,且在3~15min乳胶颗粒凝集逐渐�
陆晓华李伟王国光汪全海姜玉新高家林赵雪徐蕾
关键词:硫化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肠系膜微循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