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飞

作品数:78 被引量:200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33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9篇布鲁氏菌
  • 16篇细胞
  • 13篇自噬
  • 12篇羊种
  • 11篇羊种布鲁氏菌
  • 11篇胰腺
  • 10篇基因缺失
  • 9篇基因
  • 7篇胰腺炎
  • 7篇侵染
  • 7篇腺炎
  • 7篇巨噬细胞
  • 6篇凋亡
  • 6篇原核表达
  • 6篇基因缺失株
  • 5篇毒力
  • 5篇AIR
  • 4篇动物
  • 4篇毒株
  • 4篇信号

机构

  • 55篇石河子大学
  • 2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0篇铜仁学院
  • 4篇新疆大学
  • 4篇兰州军区乌鲁...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二中...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铜仁市人民医...

作者

  • 78篇郭飞
  • 46篇陈创夫
  • 33篇张辉
  • 17篇王震
  • 16篇王浩
  • 13篇李志强
  • 13篇张俊波
  • 10篇王远志
  • 8篇江雅丽
  • 7篇张科
  • 6篇印双红
  • 6篇李爽
  • 6篇李天森
  • 6篇吴天山
  • 6篇刘江伟
  • 6篇李默
  • 5篇罗静
  • 5篇桂丹
  • 5篇许永华
  • 5篇冉辉

传媒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生物技术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石河子大学学...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南方农机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20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早期臀中肌针对性训练的意义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早期臀中肌针对性训练对患者运动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康复治疗的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18例,其中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69.52±4.3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例,实验组9例。对照组患者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常规康复,实验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于术后第1周至术后第16周行针对性臀中肌肌力训练、运动控制训练和运动模式训练。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患侧颈干角与股骨偏心距测量、臀中肌肌力测定、髋关节Harris评分和体格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颈干角和股骨偏心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经臀中肌针对性训练后,患者患侧臀中肌峰值肌力提升明显(P<0.01),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提高(P<0.05),Trendelenburg征阳性发生率和运动控制及稳定性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内固定术后早期针对性臀中肌训练对维持髋关节力学平衡,减轻髋部疼痛、改善步态和髋关节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鑫白倩白倩郭飞郭飞张开亮王斌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臀中肌术后康复
布鲁氏菌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本研究拟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研制牛布鲁氏菌病诊断试剂条,以期用于布鲁氏菌病的快速检测,尤其是基层畜牧兽医站对本病的初筛.本文拟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新方法.以大肠埃希菌表达、纯化的OMP31与BP26...
程婷婷张辉郭飞李志强桂丹刘娟陈创夫
关键词:动物医学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文献传递
以“PBL+翻转课堂”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在工程力学课程学习中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课题组通过探讨以“PBL+翻转课堂”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及问题,采用小组形式,利用问卷调查、讲座讨论等方法对“PBL+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与PBL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可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孙艳丽郭飞
关键词:教学质量
布鲁氏菌043强毒株BR0524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与毒力的初步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为研究BR0524基因对羊种布鲁氏菌043毒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以BR0524基因外侧的同源臂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将其电转化至布鲁氏菌043感受态细胞,通过卡那抗性筛选和检测引物鉴定之后进而获得羊种布鲁氏菌043-ΔBR0524缺失突变株,且该缺失突变株在15代内未发生回复性突变,遗传性稳定。将羊种布鲁氏菌043-ΔBR0524缺失突变株、羊种布鲁氏菌043和M5以106 CFU剂量腹腔接种小鼠,进行体内感染试验,并以布鲁氏菌与小鼠巨噬细胞为100∶1的感染比例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结果表明:与羊种布鲁氏菌043相比,羊种布鲁氏菌043-ΔBR0524缺失突变株的载菌量几乎没有下降(P<0.05),对小鼠脾脏重量变化的影响也趋于相似(P<0.05);侵染小鼠巨噬细胞试验结果与动物感染试验结果也趋于一致(P<0.05),这表明BR0524基因的缺失不会对羊种布鲁氏菌043毒力功能的发挥产生显著的影响。
纪太旺张辉郭飞张科李志强王震赵庆亮王浩陈创夫
关键词:布鲁氏菌毒力同源重组
布鲁氏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对胚胎滋养层细胞的致炎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本文研究布鲁氏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基因缺失株和PGM蛋白对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的损伤作用及其引起炎症反应时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布鲁氏菌pgm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本文分别用布鲁氏菌pgm基因缺失株和纯化的PGM蛋白感染胚胎滋养层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和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本实验获得了纯化的PGM蛋白,成功构建了pgm基因缺失株,采用该基因缺失株免疫小鼠后,采集血液分离血清,虎红平板实验和试管凝集实验结果显示为阴性;pgm缺失株和PGM蛋白感染HPT-8细胞均能诱发贴壁细胞脱落;而且pgm基因缺失株侵袭HPT-8细胞的能力较M5-90明显降低。pgm基因缺失株侵袭HPT-8细胞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IL-6、TNF-α和LDH均高于M5-90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变化不明显,PGM蛋白感染HPT-8细胞时,其细胞因子LDH表达水平高于PBS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PGM蛋白和pgm缺失株可致胚胎滋养层细胞损伤,且引发滋养层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王震张辉张艳郭飞张豫陈瑞花孟茹李志强张倩陈创夫
关键词:布鲁氏菌
新疆天山雪岭云杉根际土壤中链霉菌的分离培养及其抑菌活性的初步探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新疆天山地区雪岭云杉根际土壤链霉菌进行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为研发新型抗生素提供微生物资源。方法利用5种培养基对所采集的5份样品进行菌株分离培养,以选定的病原菌为靶标,运用牛津杯法对分离的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抑菌实验。同时利用PCR技术,扩增菌株的16SrRNA基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基因PKS1、PKS2以及NRPS。结果本实验共分离得到41株链霉菌,且菌株TS007、TS054、TS066可能为潜在新种。一共22株表现出抑菌活性,其中TS014菌株对所选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有32株菌株具有PSKⅠ、PSKⅡ、NRPS基因中的一种或多种。结论新疆雪岭云杉根际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链霉菌资源,且这些资源具有开发新型抗生素的潜力。
赵磊木沙江·托乎提牛丽娟苟渔林富顺郭飞
关键词:链霉菌属抗生素耐药性抗生素根际土壤
羊种布鲁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ugpB基因的原核表达被引量:5
2009年
对新疆某羊场流产胎儿进行布鲁氏菌病原分离、培养,采用细菌群体形态观察、PCR、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命名为027株。应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027株的ugpB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ugpB,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UgpB,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ugpB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采用Ni-NTAAgarose试剂盒进行蛋白纯化,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
张辉陈创夫王远志盛金良任艳郭飞
关键词:羊种布鲁氏菌蛋白纯化
siRNA干扰S100A4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其对吉西他滨敏感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利用小干扰RNA(siRNA)手段下调人胰腺癌BxPC-3、AsPC-1细胞中S100A4表达后对细胞凋亡、增殖、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100A4特异的siRNA转染人胰腺癌BxPC-3、AsPC-1细胞,以RT-PCR检测转染前后S100A4蛋白表达变化;转染前后BxPC-3细胞生长曲线检测BxPC-3、AsPC-1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凋亡变化;MTT检测不同浓度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RT-PCR结果显示BxPC-3、AsPC-1细胞转染S100A4siRNA 48h后,S100A4mRNA表达明显下调;S100A4siRNA转染后BxPC-3、AsPC-1细胞增殖下降;TUNEL结果显示转染后凋亡明显增加;MTT结果显示,BxPC-3细胞对照组吉西他滨IC50为(9.95±0.34)mmol/L;阴性转染组吉西他滨IC50为(9.641±0.434)mmol/L;干扰组吉西他滨IC50为(1.182±0.175)μmol/L;AsPC-1细胞对照组吉西他滨IC50(64.15±3.41)mmol/L;阴性转染组吉西他滨IC50为(65.19±4.4)mmol/L;干扰组吉西他滨IC50为(1.962±0.113)mmol/L,P<0.05。结论:S100A4沉默后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并提高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提示S100A4可能是治疗胰腺癌的有效靶点。
李鹏刘江伟许永华朱淑萍卢宁张东辉李建瑛郭飞
关键词:胰腺肿瘤
布鲁氏菌rirA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构建布鲁氏菌rir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鉴定。[方法]将rirA基因克隆至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rirA,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及其反应原性,并对该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CR扩增出rir A基因全长为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SDS-PAGE分析表明获得了约19.8 k Da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与羊抗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无跨膜区结构,不存在信号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并利用Phyre2服务器成功构建了该蛋白的三维模型。[结论]成功构建了rir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所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并且作为胞内蛋白参与布鲁氏菌铁代谢的转录调控。
江雅丽王震李爽王勇李天森郭飞张辉陈创夫
关键词:布鲁氏菌原核表达反应原性
羊种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序列分析
2010年
拟建立羊种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的cDNA文库。分别提取布鲁氏菌侵染20min、1h、2h、3h、4h后HPT-8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同源重组法构建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的cDNA文库,测定其库容量和重组率,对文库63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采用BLASTx和BLASTn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并将63个基因进行了功能分类。结果得到的羊种布鲁氏菌侵染人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cDNA文库的库容为1.43×106,重组率是96.92%,插入片段大小为0.2-5.0kb。在63个基因中,与转录、能量代谢、运输及细胞因子相关的基因所占比例较高。构建的羊种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的cDNA文库,为研究宿主细胞受体和布鲁氏菌入侵途径,进一步了解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张辉陈创夫盛金良王远志张科郭飞黎诚耀
关键词:羊种布鲁氏菌CDNA文库EST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